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书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5-240,共6页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并非其本身价值的危机,而是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中国心"教育、创造力教育、意志力教育、情感力教育、审美力教育,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人才的软实力。学生因为受了文学经典教育,才更加充满人文灵性和创造力,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教育要摆脱当前的困境、重现文学经典的价值魅力,应寄希望于整体人文环境的改善和经典研读方法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教育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的点、线、面、体——以《朝花夕拾》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伏荣超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第10期4-6,共3页
整本书阅读不是"新生儿",更不是语文学科的"专职"。正如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郑朝晖所言:"正经八百的阅读从来就应该是‘整本书阅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认为:"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必须上升为贯... 整本书阅读不是"新生儿",更不是语文学科的"专职"。正如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郑朝晖所言:"正经八百的阅读从来就应该是‘整本书阅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认为:"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必须上升为贯通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不仅仅是文学经典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共识,才有可能巩固地位,成为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特级教师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文学 文学经典教育 各科教学 教育共识 王栋生
下载PDF
文学经典教育的知识论域与审美重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左其福 钟雯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文学经典教育具有知识生产和审美教育的双重属性。高校的文学经典教育往往重知识生产,而轻审美教育。教师不去引导学生把握经典作品的艺术本质和人文情怀,而是将经典作品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试验场。文学经典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中心,... 文学经典教育具有知识生产和审美教育的双重属性。高校的文学经典教育往往重知识生产,而轻审美教育。教师不去引导学生把握经典作品的艺术本质和人文情怀,而是将经典作品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试验场。文学经典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中心,处理好知识、学术与审美三者之关系,真正实现用经典作品来培养人、塑造人的崇高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教育 知识生产 审美重构
下载PDF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教学改革
4
作者 陈润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5-106,共2页
在消费主义意识影响下,文学经典的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使文学经典重现魅力,重获活力,首先要与"狼"共舞,在大众文化意识和精英文化意识两级寻求价值互补;其次是用审美标准统摄"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 在消费主义意识影响下,文学经典的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使文学经典重现魅力,重获活力,首先要与"狼"共舞,在大众文化意识和精英文化意识两级寻求价值互补;其次是用审美标准统摄"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的教学;最后是重新发现新的阐释空间,在文学经典教学中体现当下关怀与创新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教育 经典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文学经典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文学经典选读”课程建设为例
5
作者 才志华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89-92,共4页
文学经典教育对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经典教育面临重大挑战。以此为背景,“文学经典选读”课程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进行教改实践,认为坚持有效阅读,提升专业... 文学经典教育对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经典教育面临重大挑战。以此为背景,“文学经典选读”课程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进行教改实践,认为坚持有效阅读,提升专业素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培育课程的民族地方特色,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文学经典教育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教育 教学改革 有效阅读 职业能力 民族地方特色
下载PDF
试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大学语文教育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俊 刘佳人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48-52,共5页
面对功利主义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文学、文化经典教育应该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大学生应在文学、文化经典的滋润下提升思想品格,形成道德自律,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面对功利主义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文学、文化经典教育应该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大学生应在文学、文化经典的滋润下提升思想品格,形成道德自律,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的培养除思政课以外,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大学语文教育是多维度的,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的渗透,其侧重点在于对作品的哲学意蕴、文化内涵、审美特质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揭示。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触及灵魂,有思想启迪,即要借助文学文化"文本"这一"他者"认识周遭世界,看到自己的人生处境,感到自我精神的缺失,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养培养 文学文化经典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