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 被引量:515
1
作者 J·希利斯·米勒 国荣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9,共9页
本文从德里达的名作《明信片》谈起 ,依次论述了印刷技术以及电影、电视、电话和国际互联网这些电信技术对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写作的影响。自认为“研究了一辈子文学”的米勒教授坚持认为 ,“文学研究从来就没有正当时的时... 本文从德里达的名作《明信片》谈起 ,依次论述了印刷技术以及电影、电视、电话和国际互联网这些电信技术对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写作的影响。自认为“研究了一辈子文学”的米勒教授坚持认为 ,“文学研究从来就没有正当时的时候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至情 米勒 精神分析学 情书 子文 德里达 存在 哲学 全球化时代
原文传递
互文性理论概述 被引量:372
2
作者 程锡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8,共7页
互文性理论概述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由于语言是作为存在的基础,世界就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而出现。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文本化了。一切语境,无论政治的... 互文性理论概述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由于语言是作为存在的基础,世界就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而出现。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文本化了。一切语境,无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学的、历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 前文本 克里斯蒂娃 互文本 理论概述 符号学 表意实践 文学研究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哈罗德·布鲁姆
原文传递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被引量:169
3
作者 余虹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24,共10页
本文对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逃离文学”的普遍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 ,指出后现代总体文学状况的双重性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统治并存 ,以及前者对后者的掩盖。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终结”的艺术分类学意涵和文化分类学意涵 ,并着... 本文对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逃离文学”的普遍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 ,指出后现代总体文学状况的双重性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统治并存 ,以及前者对后者的掩盖。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终结”的艺术分类学意涵和文化分类学意涵 ,并着重描述了后现代条件下“文学性”在思想学术、消费社会、媒体信息、公共表演等领域中确立的统治及其表现 ,提出重建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克服社会转型期文学研究危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文学研究 文学
下载PDF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 被引量:157
4
作者 蒋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5,共7页
作为诗歌理论批评范畴的意象与意境,至今仍是个模糊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鉴于在意象含义理解上的混乱,本文拟根据诗歌文本在组织层次上的实际单位,引入语象和物象两个概念,尝试在与这些相关概念的辨析和比较中重新定义意... 作为诗歌理论批评范畴的意象与意境,至今仍是个模糊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鉴于在意象含义理解上的混乱,本文拟根据诗歌文本在组织层次上的实际单位,引入语象和物象两个概念,尝试在与这些相关概念的辨析和比较中重新定义意象的概念,使诗歌理论和批评能得到一个方便实用的概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理论 语象 物象 意象 意境 诗歌文本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 被引量:115
5
作者 熊沐清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9-305,共7页
认知诗学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但又不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新的诗学。它以研究文学阅读为主要任务,同时也力图回答历来文学研究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认知诗学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但又不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新的诗学。它以研究文学阅读为主要任务,同时也力图回答历来文学研究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理论体系,是对以往语言学与文学结合的一次本体论意义上的提升,对文学和语言学研究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接面 认知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 被引量:95
6
作者 南帆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13,共10页
本文讨论近期文学研究中围绕"本质主义"产生的争论,进而提出另一种称之为"关系主义"的理论模式。本文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呈现的关系表明了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在关系主... 本文讨论近期文学研究中围绕"本质主义"产生的争论,进而提出另一种称之为"关系主义"的理论模式。本文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呈现的关系表明了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在关系主义的视野之中,无论是文学性质、典型性格、文学之上一些著名概念还是文学经典都将因为复杂的关系网络而得到多重解释,而不是力图将结论还原到某种单一的"本质"。同时,研究者本身也是关系网络之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中立的、超然的客观观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本质主义 关系主义 文学 文学经典
下载PDF
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 被引量:85
7
作者 钱中文 《文艺研究》 1987年第6期13-30,共18页
方法论问题:主导、多样、综合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显示了文学观念的复杂多样。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有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学观念,如表现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接受理论的文学观念;有贯穿“科学主义... 方法论问题:主导、多样、综合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显示了文学观念的复杂多样。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有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学观念,如表现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接受理论的文学观念;有贯穿“科学主义”思想的文学观念,如形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 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文学本体 文学研究 审美文化 系统性特征 文学本质 本质特性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被引量:87
8
作者 陈茂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性别的多重视角进行文学研究,对现代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性别压迫进行文化反思和批判,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开放性和交叉性为文学研究注...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性别的多重视角进行文学研究,对现代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性别压迫进行文化反思和批判,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开放性和交叉性为文学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文学实践将帮助人们改造自然观和妇女观,最终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文学研究 环境保护 妇女解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66
9
作者 林斌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20世纪四十年代 小说 文学研究 美国
下载PDF
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67
10
作者 J·希利斯·米勒 王逢振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2-78,共7页
今天,人们到处都在谈论全球化。什么是全球化呢?这个词显得有些奇怪。它既指一个过程,也指一种模糊的完成状态。全球化既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同时也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也许到完成还非常遥远。我们大家一直都在全球化,例如都受全球气候或气... 今天,人们到处都在谈论全球化。什么是全球化呢?这个词显得有些奇怪。它既指一个过程,也指一种模糊的完成状态。全球化既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同时也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也许到完成还非常遥远。我们大家一直都在全球化,例如都受全球气候或气候变化的制约。甚至最封闭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国际贸易或其它外来的影响,例如古代穆斯林对中国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等等。然而今天,人人都感到全球化已经达到了一个双曲线阶段。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许多领域里,都可以确证它是一个独特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文学 大众文化 莎士比亚 文学作品 互联网络 数控 英语文学 跨国公司
原文传递
《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 被引量:74
11
作者 任晓晋 魏玲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深受清教意识、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三种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十分隐晦 ,表现出一种困惑、犹疑和彷徨的心态。《红字》最好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本文从探讨《红字》中的象...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深受清教意识、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三种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十分隐晦 ,表现出一种困惑、犹疑和彷徨的心态。《红字》最好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本文从探讨《红字》中的象征与原型入手 ,重点剖析了红字“A”、成年礼仪式和母亲主题的模糊的、矛盾的多重意义 ,指出作家在创作时的复杂情感和客观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象征 原型 美国 小说 霍桑 文学研究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67
12
作者 王富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6,共36页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叙事艺术 文学研究 第三人称叙事
下载PDF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60
13
作者 陈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106,共12页
“现代性”这个概念可以提供从整体上把握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论框架 ,它使历史变异和承继关系显示出更为复杂的结构。本文在梳理现代性的核心理论范畴的同时 ,试图提出深入到中国文学的内部中去探讨现代性的理论方案。本文认为 ,“断... “现代性”这个概念可以提供从整体上把握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论框架 ,它使历史变异和承继关系显示出更为复杂的结构。本文在梳理现代性的核心理论范畴的同时 ,试图提出深入到中国文学的内部中去探讨现代性的理论方案。本文认为 ,“断裂”这个概念可以透视出中国现代性与文学的双重关系 ,文学既强烈地表达现代性的剧烈变革 ,同时又努力去掩盖和抚平历史的裂痕。文学的现代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它所表达的一套社会理念方面 ,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表达方式 ,它所显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气质、态度和情感记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文学研究 内涵 特征 文学 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 被引量:58
14
作者 刘康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1期38-52,共15页
红色经典是中国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是建立革命文化霸权和话语体系的有机部分.在全球化与世纪转换时刻,由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红色经典通过小说再版和电子媒体(电影、电视剧等)得以再造.其目... 红色经典是中国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是建立革命文化霸权和话语体系的有机部分.在全球化与世纪转换时刻,由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红色经典通过小说再版和电子媒体(电影、电视剧等)得以再造.其目的是重建文化遗产和打造文化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国家意识形态 文化遗产 革命文化霸权 革命题材 文学研究 中国
原文传递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 被引量:50
15
作者 李衍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关于文学时代的终结论和文学研究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的观点,在历史上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相通,在现实中则与美国当今社会文学界的处境、与技术理性的张扬、人文主义精神的失落和解构主义的危机有关。信息时代出现的“世界图像”,... 关于文学时代的终结论和文学研究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的观点,在历史上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相通,在现实中则与美国当今社会文学界的处境、与技术理性的张扬、人文主义精神的失落和解构主义的危机有关。信息时代出现的“世界图像”,对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与传播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它并未导致文学时代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希利斯·米勒 文学 幽灵 处境 文学研究 时代 黑格尔 终结论 技术理性
原文传递
重返八十年代 主持人的话 被引量:60
16
作者 程光炜 李杨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4,共10页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 研究 人大 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历史 现代派文学
下载PDF
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 被引量:51
17
作者 周宪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32,共7页
本文指出 ,文化研究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研究的新的理论范式。它反对制度化和学院化 ,强调与社会文化运动和实践的密切关系 ,关注对社会文化的干预作用。同时 ,文化研究不同于强调文学性的文学研究 ,它以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来考察 ,着... 本文指出 ,文化研究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研究的新的理论范式。它反对制度化和学院化 ,强调与社会文化运动和实践的密切关系 ,关注对社会文化的干预作用。同时 ,文化研究不同于强调文学性的文学研究 ,它以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来考察 ,着重于文化政治。因此 ,注意到这个特性 ,就有必要把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策略而非一种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学院化 传统文学 文化政治 文学研究 文学 文化视野 反对
下载PDF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 被引量:48
18
作者 谢有顺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3,共10页
关键词 东西 《后悔录》 叙事伦理 中国 小说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 被引量:60
19
作者 冯时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7,共9页
1983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发现了属于考古学红山文化晚期的“积石冢”群等重要遗迹(图一),年代依经树轮校正的碳一14数据约为公元前3000年①。其中编号为Z3的三环石坛颇具特色,遗迹整体由规整的淡红色圭状石桩组成三个叠起的同心圆坛,... 1983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发现了属于考古学红山文化晚期的“积石冢”群等重要遗迹(图一),年代依经树轮校正的碳一14数据约为公元前3000年①。其中编号为Z3的三环石坛颇具特色,遗迹整体由规整的淡红色圭状石桩组成三个叠起的同心圆坛,剖面呈拱形(图一:1)。研究表明,三环石坛是迄今所见史前时期最完整的盖天宇宙论图解,这对中国早期天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丘 公元前 圜丘 三环石坛 红山文化 牛河梁 古人 星象图 天象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 被引量:57
20
作者 周宪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7,共6页
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文学理论、理论和后理论三种不同的形态:文学理论是在现代人文学科构架中形成的,它强调文学研究的语言学模式和审美特性,因而是现代性学科分化和专业化的产物;理论则是在人类科学语境中诞生的,它越出了文... 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文学理论、理论和后理论三种不同的形态:文学理论是在现代人文学科构架中形成的,它强调文学研究的语言学模式和审美特性,因而是现代性学科分化和专业化的产物;理论则是在人类科学语境中诞生的,它越出了文学研究的边界,强调某种"理论的政治",形成了某种"大理论";后理论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境,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后理论一方面更具反思性,另一方面更具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语言学模式 文学 审美特性 学科分化 专业化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