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 |
J·希利斯·米勒
国荣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15
|
|
2
|
互文性理论概述 |
程锡麟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72
|
|
3
|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
余虹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69
|
|
4
|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 |
蒋寅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7
|
|
5
|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 |
熊沐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5
|
|
6
|
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 |
南帆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5
|
|
7
|
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 |
钱中文
|
《文艺研究》
|
1987 |
85
|
|
8
|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
陈茂林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7
|
|
9
|
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述评 |
林斌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6
|
|
10
|
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J·希利斯·米勒
王逢振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7
|
|
11
|
《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 |
任晓晋
魏玲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0 |
74
|
|
12
|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
王富仁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7
|
|
13
|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
陈晓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0
|
|
14
|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 |
刘康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
2003 |
58
|
|
15
|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 |
李衍柱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0
|
|
16
|
重返八十年代 主持人的话 |
程光炜
李杨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0
|
|
17
|
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 |
周宪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1
|
|
18
|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 |
谢有顺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8
|
|
19
|
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 |
冯时
|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
1993 |
60
|
|
20
|
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 |
周宪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