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形式”:1939~1942中国文学“现代性”方案的新想象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86-192,共7页
1939年-1942年,延安文艺界发起了“民族形式”论争。与此相应,国统区的“新启蒙运动”“战国策派”等也对“五四”新文艺进行了再评价。讨论中,向林冰的“民间形式中心论”、胡风的彻底否定“旧形式”均受到批评;周扬则提出在“五... 1939年-1942年,延安文艺界发起了“民族形式”论争。与此相应,国统区的“新启蒙运动”“战国策派”等也对“五四”新文艺进行了再评价。讨论中,向林冰的“民间形式中心论”、胡风的彻底否定“旧形式”均受到批评;周扬则提出在“五四”新文艺基础上,整合旧形式、创制更有包容性的“民族形式”的折中方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民族形式”论争的总结和回答,是以“抗战建国”为核心提出的一整套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现代性方案。“民族形式”的论予实际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赵树理崛起的初始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五四”新文艺 旧形式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现代性方案 赵树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