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小盾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认为,"诗言志,歌永言"是关于古代仪式语言的命题,原指从读诵到歌唱的发生学关系。其背景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分工传统,即巫师掌祝诵、瞽蒙掌歌舞的分工。它后来发展为知识分子(代表读诵)与乐工艺人(代表歌舞)的分工。诗、... 本文认为,"诗言志,歌永言"是关于古代仪式语言的命题,原指从读诵到歌唱的发生学关系。其背景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分工传统,即巫师掌祝诵、瞽蒙掌歌舞的分工。它后来发展为知识分子(代表读诵)与乐工艺人(代表歌舞)的分工。诗、赋等作家文学文体正是通过分工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亦即通过讽诵和"不歌而诵"的路线建立起来的。中古时期,随着外族文化的传入,大批同屈折语相联系的音乐流传于中土,形成歌不永言的风尚,也造成了声诗传统和曲子传统的对立。作为声诗传统的代表,宋代出现了强大的反对"歌不永言"的思潮,也出现了苏轼等人"以诗为词"的创作风尚。这一思潮的实质,是强调文人在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决定地位,强调以夏变夷、以文化乐等汉文化的雅正传统。但它同时也说明:必须考虑到汉语的特性,从诵与歌之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古老的"诗言志,歌永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汉文化 传统 文学创作 知识分子 相互作用 文学文体 中古时期
原文传递
文体研究和翻译 被引量:20
2
作者 侯维瑞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年第3期18-27,79-80,共12页
语言运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形成不同的文体,例如法律文体、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广告文体、文学文体等等。它们分别行使表事和寄情两大基本职能。表事的文体以科技文体为代表,以传递信息,阐述事由为主要目的,它的语言准确、凝炼... 语言运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形成不同的文体,例如法律文体、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广告文体、文学文体等等。它们分别行使表事和寄情两大基本职能。表事的文体以科技文体为代表,以传递信息,阐述事由为主要目的,它的语言准确、凝炼,具有客观的性质;寄情的文体以文学文体(尤其是诗歌)为代表,以抒发胸臆、交流感情为主要目的,它的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具有主观的色彩,还追求音韵美、节奏美和风格美。新闻文体和广告文体可以视为介乎表事、寄情两种功能之间的文体。对各种文体的功能、特点和作用方式的了解和研究会有助于翻译的成功。 科技和法律等表事的文体只有单一层次的意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趋向一致。翻译科技、法律文体要忠实、全部地转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并掌握适当的语言正式程度。在以寄情为职能的文学文体中,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呈分离的倾向,它可以通过形象、象征、讽刺、含蓄、双关等各种语言、修辞、文学技巧表达层次丰富的意义。翻译文学文体的关键在于寻找文学语篇表层意义以下的深层涵义,并确认造成多层次理解的技巧方法,运用相应的或适当的方式转述这些“弦外之音”或“言外之意”,取得与原文相似的效果,并复现与原文相当的语言正式程度与风格韵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研究 文学文体 科技文体 新闻文体 正式程度 表层意义 深层意义 广告文体 法律文体 翻译文学
原文传递
五四文学文体新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德发 张光芒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1-145,207,共16页
本文认为 ,五四文学文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语言符号革命、语言符号文学性规范和各种文体形式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 ,五四文学作家紧紧抓住了艺术思维方式这一中心命题。五四文学文体自觉与人... 本文认为 ,五四文学文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语言符号革命、语言符号文学性规范和各种文体形式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 ,五四文学作家紧紧抓住了艺术思维方式这一中心命题。五四文学文体自觉与人的自觉取得圆满的共振性和同构性 ,五四文学文体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 ,同时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语言符号 文体自觉 郭沫若 文学文体 “五四”作家 深层结构 文体革命 思想革命 表层结构
原文传递
“身份认同”与生命悲情--评李锐、蒋韵长篇小说《人间》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春林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0-85,共6页
不同的文学文体有着不同的文体属性。话剧、电影当然只能是多人合作的产物,而小说、诗歌或者散文,从根本上说,则只能够被看作是个人性特别突出的文体。放眼古今中外的文学史,确实也鲜有两人或多人合作的优秀小说、诗歌或者散文作品... 不同的文学文体有着不同的文体属性。话剧、电影当然只能是多人合作的产物,而小说、诗歌或者散文,从根本上说,则只能够被看作是个人性特别突出的文体。放眼古今中外的文学史,确实也鲜有两人或多人合作的优秀小说、诗歌或者散文作品存在。因此,当我听说李锐与蒋韵夫妇要首度合作,完成“重述神话”项目之一“重述白蛇传”的长篇小说《人间》的创作的时候,内心中其实是很为他们的合作捏着一把汗的。作为李锐、蒋韵小说创作一向的关注者,我深知李锐与蒋韵都是艺术风格或熟且艺术个性等异甚大的当代优秀小说家。而且.在我的理解中,李锐与蒋韵都是用汉语准确优美地表达着他们各自对于世界与存在的认识和领悟的当下时代中国为数不多的一流小说家。两位艺术风格成熟且个性独异的小说家合作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人间》 李锐 蒋韵 生命悲情 身份认同 文学文体 散文作品
原文传递
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晓进 何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研究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现代汉语的变革史。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决不是文学形式对文学语言一边倒的简单顺应,而是文学不断以自身语言的"文学... 研究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现代汉语的变革史。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决不是文学形式对文学语言一边倒的简单顺应,而是文学不断以自身语言的"文学性"推动了现代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从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关系的角度,能够观察和揭示白话文运动到底以何种方式,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的现代文学形式的变化,文学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如何左右、影响乃至决定了文学形式的基本走向以及文学形式的基本的甚至是主要的状况和特征,从而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白话文运动 文学形式 文学体裁 文学文体
下载PDF
作为文体的散文:灵魂的彰显与照亮──兼论史铁生、余秋雨的散文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林荣 《文艺争鸣》 CSSCI 1998年第4期31-40,共10页
作为文体的散文:灵魂的彰显与照亮——兼论史铁生、余秋雨的散文○李林荣一同许多理论体系内部的基本概念一样,“文体”作为一个术语,在其专属的文体学范畴,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①,然而,在关涉个案研究的著述里,它却得到了相当普... 作为文体的散文:灵魂的彰显与照亮——兼论史铁生、余秋雨的散文○李林荣一同许多理论体系内部的基本概念一样,“文体”作为一个术语,在其专属的文体学范畴,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①,然而,在关涉个案研究的著述里,它却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运用。这表明:“文体”的意义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史铁生 散文创作 《我与地坛》 散文写作 反现实 真实性 文学文体 文体价值 言说方式
原文传递
继承与断裂:走向后新时期文学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宁 《文艺争鸣》 CSSCI 1992年第6期11-12,共2页
本文仅想在这有限的篇幅内,对近15年来中国文学的历史进行新的分期。对于粉碎“四人帮”以来的这15年的文学进行分期似乎并无太大的出入,理论批评界一般称之为新时期,以1976年为起点。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曾指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
关键词 后新时期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文体 四人帮 文学创作 人文精神 政治色彩 文学 文革
原文传递
近现代文体演变的历史鸟瞰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宝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7,共22页
关键词 文体演变 文体意识 现代文体 《新青年》 小说 文学文体 戏剧文体 文体规范 叙述方式 梁启超
下载PDF
跨界、跨文体与文学性重建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尧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共3页
中国有悠久的文章传统,如果沿用文章的概念,"跨界写作""跨文体写作"的命名也许没有太多的意义,传统的文章不是现代的文体概念,包含了文学的、非文学的各种文体或门类。当"文章"中的"文学文体"... 中国有悠久的文章传统,如果沿用文章的概念,"跨界写作""跨文体写作"的命名也许没有太多的意义,传统的文章不是现代的文体概念,包含了文学的、非文学的各种文体或门类。当"文章"中的"文学文体"单列出来,通常把"文章"中具有审美价值的那一部分视为"文学",小说、散文、诗歌与戏剧成了文学的四种文体,小说则主导了文学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体 文体写作 跨界写作 文体概念 审美价值 文学 戏剧
原文传递
论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无体之体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中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8-92,共5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生成,经历了寄生、借用和仿制三个阶段,从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文体、史学文体和文学文体发生互渗,并最终形成"无体之体"的文体特质。追问古代文学批评无体之体的文体成因及通变,对于疗救当今文学批评书...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生成,经历了寄生、借用和仿制三个阶段,从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文体、史学文体和文学文体发生互渗,并最终形成"无体之体"的文体特质。追问古代文学批评无体之体的文体成因及通变,对于疗救当今文学批评书写的类型化、格式化和工具化等文体弊端有着重要的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批评文体 古代文学批评 哲学文体 文学文体 文体特质 类型化 工具化
原文传递
论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光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84-88,共5页
“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首先体现在先驱者既推崇语言符号体系的革命,又认识到它毕竟代替不了文学文体的革命,并由此进一步从话语方式的根本变革上实现能指对所指的充分表达与创造;其次,“五四”文体革命与思想解放运动表... “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首先体现在先驱者既推崇语言符号体系的革命,又认识到它毕竟代替不了文学文体的革命,并由此进一步从话语方式的根本变革上实现能指对所指的充分表达与创造;其次,“五四”文体革命与思想解放运动表现为一种异质同构、同步发展的关系,从而保证了“五四”文体的现代意识与人本价值;再次,在文体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上,“五四”先驱者不仅将文体革命视为文学革命的首要战略重点,而且始终以现代文体的实践与探索为主旋律。文章同时还对现代文体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体意识 文体革命 五四文学 文体风格 语言符号 话语方式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深层结构 文学文体
下载PDF
关于破体为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路 朱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在创作中常常会出现破体为文的现象。考察其原因是文体自身发展、社会诸因素影响、创作主体活动三者合力的作用。从文体自身规范出发,可将破体为文的方式归为以下三种情况:(1)文体内部支配性规范移位;(2)一种文学体裁借用他种... 在创作中常常会出现破体为文的现象。考察其原因是文体自身发展、社会诸因素影响、创作主体活动三者合力的作用。从文体自身规范出发,可将破体为文的方式归为以下三种情况:(1)文体内部支配性规范移位;(2)一种文学体裁借用他种文学体裁的结构要素进行创作;(3)文学文体与非文学文体进行杂交。破体为文不可刻意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体 文学创作 文体规范
下载PDF
文学语言变革与“儿歌”文体的自觉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现代文学发生期,思想变革为"儿歌"的诞生提供了契机,而文学语言变革则是决定"儿歌"能否获得"自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文言制约下"儿歌"发展的困境、文学革命作用下"儿歌"... 在现代文学发生期,思想变革为"儿歌"的诞生提供了契机,而文学语言变革则是决定"儿歌"能否获得"自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文言制约下"儿歌"发展的困境、文学革命作用下"儿歌"文体规约的确定和文学性对于思想性的超越,揭示出"儿歌"文体自觉与文学语言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革命对于儿童文学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变革 儿歌 文学文体
下载PDF
“散文诗”的误区以及真正的诗
14
作者 唐翰存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7,共6页
在近代以来文学文体的演变过程中,“散文诗”的出现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古代有“诗”“文”之说,并无“散文诗”这一概念。所谓“文”,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说法,是指除诗赋之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姚鼐在《古文辞类纂》里,将“文... 在近代以来文学文体的演变过程中,“散文诗”的出现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古代有“诗”“文”之说,并无“散文诗”这一概念。所谓“文”,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说法,是指除诗赋之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姚鼐在《古文辞类纂》里,将“文”分为13类,即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可以说包容性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辞类纂》 散文诗 文学文体 箴铭 哀祭 诗赋
原文传递
影视剧文学人物语言的特征及其审美运作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爱华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2期18-21,共4页
影视剧文学是特殊的文学文体,其特殊性就表现在它们是以“剧本”——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的形式出现,以代言体方式为主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而且还受到戏剧影视艺术特性的制约和支配。 所谓“代言体”,就是由角... 影视剧文学是特殊的文学文体,其特殊性就表现在它们是以“剧本”——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的形式出现,以代言体方式为主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而且还受到戏剧影视艺术特性的制约和支配。 所谓“代言体”,就是由角色代替作者说话的文体形式。这“角色的话”就是人物语言,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台词”。台词一般包括对白(或对唱)、独白,以及旁白等等。正是由于创作者主体不能直接出来说话,这就使得影视剧文学有别于其他像诗歌、散文、小说这些以创作者的主观抒情或客观叙述为主的文学文体。在影视剧剧本创作中,人物语言是决定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物语言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特征 影视剧 人物语言 文学人物 哈姆雷特 性格特征 动作性 文学语言 文学文体 代言体
下载PDF
文学与公文翻译标准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升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9-13,共5页
翻译标准历来是翻译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但各家看法不一,如“信、达、雅”,“忠实、通顺、美”,“形似、意似、神似”等等,不一而足,迄今并无定论。然而,不论那种提法,讲的都是翻译的一般标准,是适用于一切文体翻译的笼统的,普遍的标准。... 翻译标准历来是翻译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但各家看法不一,如“信、达、雅”,“忠实、通顺、美”,“形似、意似、神似”等等,不一而足,迄今并无定论。然而,不论那种提法,讲的都是翻译的一般标准,是适用于一切文体翻译的笼统的,普遍的标准。很少有人提及不同文体需要不同的翻译标准,把不同文体进行比较阐述此问题的则更是为数不多。文体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文学作品 公文文体 文化背景 成语典故 文学文体 外商投资企业 国际贸易惯例 文体翻译 不同文体
下载PDF
边缘文体简论
17
作者 叶良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1-95,共5页
边缘文体简论叶良旋在写作学研究中,“边缘文体”这个概念正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语汇中。但人们在对待边缘文体的态度上,却一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方面,有些人总是漠视甚至否认它的存在,例如在关于报告文学、杂文究... 边缘文体简论叶良旋在写作学研究中,“边缘文体”这个概念正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语汇中。但人们在对待边缘文体的态度上,却一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方面,有些人总是漠视甚至否认它的存在,例如在关于报告文学、杂文究竟属于何种文体的争论中,一说它们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文体 当代文体 报告文学 文体分类 文体属性 文学文体 散文诗 新闻文体 文体 传记文学
下载PDF
略论30年代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倾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晓进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30年代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倾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30年代文学是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与社会科学结缘的,它是30年代独特文学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多少... 30年代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倾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30年代文学是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与社会科学结缘的,它是30年代独特文学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多少决定了作家们文学创作的风貌,带来了文学形式和文学文体等方面的诸多变化,并导致了30年代文学的一些重要特征的形成。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30年代文学的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化 30年代 文学现象 文化语境 文学环境 文学选择 文学创作 文学文体
原文传递
从“文体论”看《文心雕龙》的学术性质 被引量:4
19
作者 莫恒全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1-46,共6页
《文心雕龙》“文体论”深刻揭示了各种非文学文体和文学文体写作的个性特点及其特殊规律 ,是《文心雕龙》全书理论体系的基石。其所论述的文体 ,80 %是非文学文体 ,2 0 %是文学文体 ,这种客观存在的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部写作学著作而非... 《文心雕龙》“文体论”深刻揭示了各种非文学文体和文学文体写作的个性特点及其特殊规律 ,是《文心雕龙》全书理论体系的基石。其所论述的文体 ,80 %是非文学文体 ,2 0 %是文学文体 ,这种客观存在的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部写作学著作而非纯粹的“文学理论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文心雕龙》 学术性质 文学文体 文学理论 写作学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共和国叙事理论发展六十年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炎秋 《理论与创作》 2009年第4期4-7,30,共5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四分法源于“五四”时期。主要提倡者是周作人。孙绍振认为,周作人根据自己阅读西方文学和明人性灵小品的经验,抽取“两者之间最大公约数,首先把散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文体,和理性的‘论文...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四分法源于“五四”时期。主要提倡者是周作人。孙绍振认为,周作人根据自己阅读西方文学和明人性灵小品的经验,抽取“两者之间最大公约数,首先把散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文体,和理性的‘论文’分开;其次,在文学中,又和诗歌和小说对立起来;再次,在智性与隋感的矛盾中,选择了抒隋”。由此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共和国 “五四”时期 中国小说 西方文学 最大公约数 性灵小品 文学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