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杰 徐方赋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87,共7页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年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历史与文化学院"爱德华.泰勒讲座教授",英国学术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伊格尔顿是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年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历史与文化学院"爱德华.泰勒讲座教授",英国学术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伊格尔顿是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任教,曾任牛津大学"托马斯.沃顿讲座教授",他的著作已有10种中译本,其中《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之后》等在我国学术界有广泛影响。伊格尔顿的近期著作包括:《生活的意义》(2007)、《怎样读诗》(2006)、《神圣的恐怖》(2005)、《英国小说:一个导论》(2004)、《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2002)、《文化的观念》(2000)、《后现代主义幻象》(1996)以及《文学理论导论》第三版(2008)等。2008年5月2日,正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访问研究的南京大学文学院王杰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徐方赋教授在伊格尔顿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学术访谈,应《文艺研究》编辑部的要求,现将访谈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者 伊格尔顿 访谈录 当代马克思主义 文学批评 曼彻斯特大学 西方文学理论 审美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32
2
作者 谢有顺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112,共18页
一、叙事伦理与中国小说据英国叙事理论家马克·柯里转述,新批评派代表人物约翰·克罗·兰塞姆在一九三七年写了一篇题为《批评公司》的很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在这职业化的新时代,文学批评家的学术特征是... 一、叙事伦理与中国小说据英国叙事理论家马克·柯里转述,新批评派代表人物约翰·克罗·兰塞姆在一九三七年写了一篇题为《批评公司》的很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在这职业化的新时代,文学批评家的学术特征是很弱的,批评家必须开拓不同于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兰塞姆认为,文学研究中的身份危机是可以通过发展独特的专门知识来解决的,这一专门知识应该能使批评家提高描述文本本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中国小说 文学批评 重构 批评 专门知识 代表人物 学术特征
原文传递
《过秦论》:一个文学经典的形成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承学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本文以《过秦论》为个案,研究文学经典的形成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自汉代以来,《过秦论》一直是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其文本固有的史论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的推崇以及后世审美风尚、社会风气等外在因... 本文以《过秦论》为个案,研究文学经典的形成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自汉代以来,《过秦论》一直是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其文本固有的史论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的推崇以及后世审美风尚、社会风气等外在因素对《过秦论》经典地位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文学经典形成过程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文学经典 中国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文学价值 审美风尚 外在因素 社会风气 形成过程 审美需求 公众心理 史学 文本
原文传递
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彬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4,共5页
这里的“修辞”不是一个狭义的与“语法”相对应的语言学概念,而指那种广义的文学性表达的手段、方法、技巧,也就是美国文学批评家布斯在小说理论名著《小说修辞学》中所说的“修辞”。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把体现在一部小说中的作... 这里的“修辞”不是一个狭义的与“语法”相对应的语言学概念,而指那种广义的文学性表达的手段、方法、技巧,也就是美国文学批评家布斯在小说理论名著《小说修辞学》中所说的“修辞”。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把体现在一部小说中的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视作是一种修辞性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则是作者通过种种修辞性的考量、选择、经营所构造的。本文就是在这一意义上,谈论毕飞宇小说的修辞艺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修辞 毕飞宇 艺术片 文学批评 小说理论 修辞艺术 修辞学 修辞性
原文传递
关于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邹建军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主持人语:2012年自然四季已然开始,生命的季节进入另一个轮回,在万物始发勃勃生机之际、桃李芬芳春暖花开之时,“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境界”系列网上研讨会之开篇——“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于2月28—29日在“中... 主持人语:2012年自然四季已然开始,生命的季节进入另一个轮回,在万物始发勃勃生机之际、桃李芬芳春暖花开之时,“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境界”系列网上研讨会之开篇——“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于2月28—29日在“中外文学讲坛”与“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两个群中举行。自古以来,许多文艺理论家与文学批评家对文学起源的问题,发表过种种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模仿,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神示,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游戏,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心灵表现,有入认为文学起源于巫术,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本能,也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伦理需要,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到底产生于何处?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相统一的作家生存与发展的起点究竟在哪里?一部文学作品到底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通过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及其实实在在的个案研究,也许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与地理之间时时刻刻存在的源与流的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在地理基因方面存在的同构关系,地理因素对于文学所产生的基础性与决定性的影响,如此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方法 文学地理学 基因问题 文学起源 文学批评 审美意识形态 地理学研究 文艺理论
下载PDF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托多罗夫——从结构主义到对话批评 被引量:10
6
作者 段映虹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5,共12页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托多罗夫———从结构主义到对话批评段映虹法国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茨维坦·托多罗夫(TzvtanTodorov)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界占有重要地位。他1963年从保加利亚移居法国,30多年来,笔耕不辍。...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托多罗夫———从结构主义到对话批评段映虹法国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茨维坦·托多罗夫(TzvtanTodorov)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界占有重要地位。他1963年从保加利亚移居法国,30多年来,笔耕不辍。综观托多罗夫的主要著述,可以将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巴赫金 幻想作品 文学 对话批评 叙事语法 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 历史考察 批评
原文传递
希尼的诗歌艺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德安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诗歌艺术 诺贝尔文学 爱尔兰人 文学批评 1995年 英文写作 优秀学生 文学修养 大学 诗人
原文传递
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跃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8,共11页
关键词 病理 求新 中国古典诗歌 永明文学 文学批评 永明体 方法问题 《诗式》
原文传递
哈罗德·布鲁姆与对抗式批评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龙海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西方文学批评流派众多,名人辈出,但在20世纪后半叶另起炉灶、自成一派的文学批评家之中,哈罗德·布鲁姆榜上有名.他在1973年发表《影响的焦虑》(The Anxiety of Influence)以后,独树一帜,推出"对抗式批评"(antithetical c... 西方文学批评流派众多,名人辈出,但在20世纪后半叶另起炉灶、自成一派的文学批评家之中,哈罗德·布鲁姆榜上有名.他在1973年发表《影响的焦虑》(The Anxiety of Influence)以后,独树一帜,推出"对抗式批评"(antithetical criticism)理论,在文论界引起了轰动,并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正如理查德·霍华德(Richard Howard)所说:"这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接受哈罗德·布鲁姆的教育.透过表层,我们惊讶地发现:他是我们活的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 西方文学批评 文论 文学批评 对抗 流派 发表 霍华德 理论 产生
下载PDF
救救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 被引量:9
10
作者 路文彬 《文艺争鸣》 CSSCI 1998年第1期66-70,共5页
救救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路文彬回首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浮映于我们眼前的总是“传世”与“济世”那么两种话语在同文学本体孜孜不倦地纠缠无休,而且也总是后者会取得暂时的大获全胜。文学要履行自身的启蒙使命,... 救救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路文彬回首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浮映于我们眼前的总是“传世”与“济世”那么两种话语在同文学本体孜孜不倦地纠缠无休,而且也总是后者会取得暂时的大获全胜。文学要履行自身的启蒙使命,必须面对来自传统以及时代的强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化批评 “新历史主义” 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文学 “新批评 批评 “后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强悍的宿命与无力的反抗——对“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反思 被引量:10
11
作者 惠雁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4-198,共5页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文化研究” 文学批评 文学 文艺争鸣
原文传递
当传统批评家遭遇网络 被引量:9
12
作者 欧阳友权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一当网络文学猝不及防挺进中国文坛,借助技术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双重力量迅速成长,并开始改写当代文化版图、重整文学格局时,有传统的文学批评家不但大感诧异,甚至还有“集体失语”的尴尬。与燎原而起的网络写作相比,时下的网络文学... 一当网络文学猝不及防挺进中国文坛,借助技术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双重力量迅速成长,并开始改写当代文化版图、重整文学格局时,有传统的文学批评家不但大感诧异,甚至还有“集体失语”的尴尬。与燎原而起的网络写作相比,时下的网络文学批评显得十分薄弱,人们不难感到,批评的缺席和理论研究不足已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一大短版,在为数不多的网络文学批评中,我们很少看到传统批评家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 传统 中国文坛 文化市场 文化版图 文学格局 集体失语
原文传递
译介动机与阐释维度——试论阎连科作品法译及其阐释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安江 祝一舒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2,共8页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梁丽芳(LaifongLeung)在2011年发表的《阎连科:一位作家的道义》(“YanLianke:AWriter’sMoralDuty”)的开篇,曾这样描述中国作家阎连科:“阎连科是一位精力充沛、悲天悯人和开拓创新的作家,他同时也是当代中...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梁丽芳(LaifongLeung)在2011年发表的《阎连科:一位作家的道义》(“YanLianke:AWriter’sMoralDuty”)的开篇,曾这样描述中国作家阎连科:“阎连科是一位精力充沛、悲天悯人和开拓创新的作家,他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高产、最成功和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①梁丽芳认为,正是由于阎连科的“悲天悯人”以及他在描写中国农村图景时带给读者的持续“创新手法”②,阎连科近年来受到海内外读者的高度瞩目与持续关注。梁丽芳甚至认为,阎连科的文学成就毫不逊色于有着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家莫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阐释 中国作 作品 维度 译介 创新手法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国栋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4-17,共4页
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文学批评家、文化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详细地从词源学角度对文化进行分析阐释,并深刻地指出:“如果说‘culture’这个词追溯了一种重要的历史变迁.那么它也编码了许多关键性的哲学问题。... 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文学批评家、文化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详细地从词源学角度对文化进行分析阐释,并深刻地指出:“如果说‘culture’这个词追溯了一种重要的历史变迁.那么它也编码了许多关键性的哲学问题。在这个单一的术语之中.关于自由与决定论、主体性与持久性、变化性与同一性、已知事物和创造物的问题得到了模糊的凸现。”对于文化的哲学思考也提示了大学文化建设研究的新思路.即以哲学的视角进一步总结大学文化建设并探求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而从现实角度来看。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文化及其建设实践,在话语体系及实践体系的双重交织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探讨似乎更加玄妙.更加远离文化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建设 学思 《文化的观念》 CULTURE 哲学问题 实践体系 文学批评 伊格尔顿
原文传递
为什么要写《繁花》?——从金宇澄的两篇访谈和两本书说起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光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4,共11页
金宇澄的《回望》、《洗牌年代》和两篇访谈涉及《繁花》的创作意图,它们提供了许多作品之外的史料文献,其中有不少珍贵的信息。目前关于《繁花》的评论,大多认为它是都市市井题材小说,单纯从文本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不过,如借助上述... 金宇澄的《回望》、《洗牌年代》和两篇访谈涉及《繁花》的创作意图,它们提供了许多作品之外的史料文献,其中有不少珍贵的信息。目前关于《繁花》的评论,大多认为它是都市市井题材小说,单纯从文本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不过,如借助上述材料加以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有"通俗"和"精英"两层叙事。金宇澄的家世及丰富曲折的生活,显然没有被大多数文学批评家注意。一定程度上,这正说明金宇澄以"通俗"为幌子,掩藏了"精英叙事"的真实用意。对《繁花》创作意图的揭示,表明研究者不再满足于批评在作品层面所做的初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花》 文学批评 书说 创作意图 《回望》 作品 研究者 叙事
原文传递
消费社会的叙事处境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有顺 《花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0-208,共9页
一 1937年,新批评派代表人物约翰·克罗·兰塞姆写了一篇题为《批评公司》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观点,即在这职业化的新时代,文学批评家的学术特征是很弱的,批评家必须开拓不同于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属于自己的专业... 一 1937年,新批评派代表人物约翰·克罗·兰塞姆写了一篇题为《批评公司》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观点,即在这职业化的新时代,文学批评家的学术特征是很弱的,批评家必须开拓不同于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兰塞姆认为,文学研究中的身份危机是可以通过发展独特的专门知识来解决的,这一专门知识应该能使批评家提高描述文本本身的能力,而无需参照历史语境或哲学思想。这个观点一度赢得了中国批评家的赞赏,以致相当长一段时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本雅明 元叙事 文学批评 小说 叙事革命 小叙事 叙事艺术 文学叙事
原文传递
《鲁迅批判》与中国现代独立学术品格——写在李长之《鲁迅批判》出版70周年之际 被引量:4
17
作者 文学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3,共7页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批评家,他的《鲁迅批判》是一部特异、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不同凡响的独立品格和学术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本文从独立的学术批评精神、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这部著作...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批评家,他的《鲁迅批判》是一部特异、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不同凡响的独立品格和学术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本文从独立的学术批评精神、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这部著作的理论意义及深刻内涵,并指出了它在精神史上对后人的警醒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批判》 李长之 学术品格 中国现代文学 出版 文学批评 学术著作 学术价值 独立品格 批评精神 理论意义 批评方法 学术见解 精神史
下载PDF
《繁花》的情感结构与悲剧意味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永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43,共9页
如何从整体上评论《繁花》,就像评价上海人一样,注定是难的,或者根本就是徒劳。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观点,文学批评家的根本任务是参与并促进大众的文化解放。文艺批评不仅参与了文艺作品的“意义”的阐释和生产,也积极推动了... 如何从整体上评论《繁花》,就像评价上海人一样,注定是难的,或者根本就是徒劳。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观点,文学批评家的根本任务是参与并促进大众的文化解放。文艺批评不仅参与了文艺作品的“意义”的阐释和生产,也积极推动了“意义”传播,以特有的方式参与了历史主体的改造,使得作家和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彰显,从而实现审美对于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如果伊格尔顿的话确实反映了普罗大众(自然包括了喜欢《繁花》的数以万计的读者)沉默的希望的话,具体到《繁花》该如何开展批评实践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花》 悲剧意味 情感结构 “意义” 伊格尔顿 文艺作品 文学批评 文艺批评
下载PDF
工具与人文相合 文学与人学统一——访北大著名批评家、诗人谢冕教授 被引量:8
19
作者 桑哲 谢冕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教授 谢冕 诗人 文学批评 人文性 工具性 个人简历 中小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解读《独角兽》:在偶然世界里对真和善的求索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伟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1,共7页
《独角兽》是被文学批评家研究得最细致的小说之一 ,为他们“在意思中发现意思提供了狩猎场”。解读《独角兽》的关键是柏拉图的洞喻。小说是对洞喻的评论 ,默多克在小说中通过构建“现实世界”、盖兹堡和雷德斯等三个世界 ,艺术化地演... 《独角兽》是被文学批评家研究得最细致的小说之一 ,为他们“在意思中发现意思提供了狩猎场”。解读《独角兽》的关键是柏拉图的洞喻。小说是对洞喻的评论 ,默多克在小说中通过构建“现实世界”、盖兹堡和雷德斯等三个世界 ,艺术化地演绎了在相对和偶然的世界里对真和善等绝对概念的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偶然 文学批评 解读 现实世界 相对 柏拉图 绝对 演绎 艺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