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与他者的距离——《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译介与认同
1
作者 周晓梅 《外国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9,共11页
本文尝试运用文学形象学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特征,以探知红色经典中知识女性形象的书写特色、译介方式和认同过程。研究发现,源语文本中林道静的自我形象呈现多元化的性格侧面,目标语文本中的他者形象则更强化其作为革命者... 本文尝试运用文学形象学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特征,以探知红色经典中知识女性形象的书写特色、译介方式和认同过程。研究发现,源语文本中林道静的自我形象呈现多元化的性格侧面,目标语文本中的他者形象则更强化其作为革命者的角色特征。而由于核心价值观、文化身份、政治语境、形象认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国外研究者对这一他者形象进行了差异化解读,由此加大了与自我形象的距离。本研究突显了红色经典译介中形象建构与社会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 文学形象 自我形象 他者形象 认同
原文传递
“空洞”的所指:《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文学形象学的另议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茜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3-194,共12页
在对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进行研究时,人们往往会基于直觉将作品中的"异国"当作对现实中异国的真实写照,然而在一些作品中,异国形象很可能是作者虚构出的"空洞"形象,它从作为一个内在自足的符号系统的文学文本中,... 在对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进行研究时,人们往往会基于直觉将作品中的"异国"当作对现实中异国的真实写照,然而在一些作品中,异国形象很可能是作者虚构出的"空洞"形象,它从作为一个内在自足的符号系统的文学文本中,而不是文学对现实的依附性中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凡尔纳小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中的中国形象,正是作者基于一种以理性主义为本质的浪漫主义精神的虚构。作品中无论是中国人、中国的历史事件或者文化地理景观,都被消解了其真实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而成为传递作品"理性—非理性"深层叙事结构的能指符号。这种以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可被视为当代形象学在转向研究形象注视者一方时的一种具体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科幻文学 文学形象 结构主义 符号 儒勒·凡尔纳
原文传递
当代旅日华文女作家的日本书写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蓝 《职大学报》 2019年第6期45-50,63,共7页
异国形象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身为异域在场作家,在审视和描述作为“他者”的日本的同时,作家们也在进行着自我思想的审视和反思。从创作上看,当代旅日华文女作家的日本书写,在直接表达上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的散文随笔体裁完成,日本书... 异国形象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身为异域在场作家,在审视和描述作为“他者”的日本的同时,作家们也在进行着自我思想的审视和反思。从创作上看,当代旅日华文女作家的日本书写,在直接表达上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的散文随笔体裁完成,日本书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感恩式创作,处处展示日本优越或美好的一面,多数表达出对日本的喜爱与享受;二是边缘化创作,日本再好永远是日本的,作家多数以中日之间的边缘人心态审视当下,作品多是填充式或治愈系,以求自我心灵上的救赎与安慰。而当代旅日华文女作家的日本书写,也有两个问题点,一是作家老龄化,目前日本华文作家中,绝大多数是五零后、六零后等接近或已到退休年龄的作家,新生代力量薄弱,这是日华文学在延续与继承上堪忧与重视的问题。二是从阅读价值上,当代旅日华文女作家的日本书写,存在着“写给谁看”的两难问题,因为华文作品在日本的受众面很小,主要是面向国内读者,但作家本人旅居海外,作品被关注度相对于国内作家要弱,因此需要当代旅日华文女作家的日本书写,在创作与出版质量上要有更高的追求,并在作品宣传与推介力度上下足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华文文学 旅日女作家 日本书写 文学形象
下载PDF
解读《亚当夏娃的秘密日记》:以文学形象学为视角
4
作者 赵晓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23-124,共2页
马克·吐温的《亚当夏娃的秘密日记》运用时代错位的方法对《圣经·失乐园》的神话进行戏拟,使其变成颂扬人类之爱的爱情寓言,亚当、夏娃的形象也因此具有男性原型和女性原型的象征意义。但是,尽管夏娃的日记也是以"我&qu... 马克·吐温的《亚当夏娃的秘密日记》运用时代错位的方法对《圣经·失乐园》的神话进行戏拟,使其变成颂扬人类之爱的爱情寓言,亚当、夏娃的形象也因此具有男性原型和女性原型的象征意义。但是,尽管夏娃的日记也是以"我"的口吻叙述,但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其实质是马克·吐温等男性的他者视角下对女性的审视,反映了典型的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自恋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象 他者 原型 逻各斯中心主义
下载PDF
“空洞”的所指:《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文学形象学的另议
5
作者 王茜 《中国文学年鉴》 2018年第1期877-878,共2页
对于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凡尔纳来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是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在小说中,凡尔纳全凭二手资料想象了年轻中国富翁金福的一段人生遭遇。《遭遇》的互文性表现为它分享了凡尔纳众多科幻小... 对于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凡尔纳来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是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在小说中,凡尔纳全凭二手资料想象了年轻中国富翁金福的一段人生遭遇。《遭遇》的互文性表现为它分享了凡尔纳众多科幻小说共有的双重叙事结构:表层叙事中“平静—动荡—平静”的循环结构与深层叙事中“理性—非理性”的矛盾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凡尔纳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 文学形象 人生遭遇 双重叙事结构 循环结构 互文性
原文传递
一曲武士精神的挽歌——浅析电影文本《最后的武士》
6
作者 王木祥 刘胜男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电影文本《最后的武士》展示了一幅美国人眼中的近代日本形象,即注重于军事和经济等物质因素的发展,忽视甚至摧毁了民族精神的根基——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在批评和否定日本形象的同时,也折射出美国人对于自身的反思,即不断地对外族发动... 电影文本《最后的武士》展示了一幅美国人眼中的近代日本形象,即注重于军事和经济等物质因素的发展,忽视甚至摧毁了民族精神的根基——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在批评和否定日本形象的同时,也折射出美国人对于自身的反思,即不断地对外族发动侵略战争的同时也背弃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民族精神。这些批判和反思对当今中国有启示作用,即只有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不至于在多元的世界格局中迷失自我,才能找到未来的自我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象 《最后的武士》 武士道
下载PDF
比较文学形象学 被引量:62
7
作者 狄泽林克 方维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67,共16页
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 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 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Eine Einfiz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Komparatistische Imagologie”)。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形象 代表人物 文学 教科书 历史 中国 译介
原文传递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迁移 被引量:6
8
作者 代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3,共7页
近年来 ,中国形象的异文化表述已经成为学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形象入手 ,考察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集体想象的嬗变过程 ,同时对照了中国的自我表述 ,勾勒了学界对中国形象的理解 ,试图澄清其中的理论逻辑混乱 ,并对比较文学形... 近年来 ,中国形象的异文化表述已经成为学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形象入手 ,考察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集体想象的嬗变过程 ,同时对照了中国的自我表述 ,勾勒了学界对中国形象的理解 ,试图澄清其中的理论逻辑混乱 ,并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途径作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 比较文学形象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形象学本土化二题 被引量:4
9
作者 尹德翔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5,共3页
比较文学形象学本土化问题应该引起中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拓展中国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中国文献中的西方形象;地域文学的形象学研究;形象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批评理论,存... 比较文学形象学本土化问题应该引起中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拓展中国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中国文献中的西方形象;地域文学的形象学研究;形象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批评理论,存在着一个如何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必须经过某种调适以加强其有效性,必须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把握它的一般性特点和特殊形态,换句话说,中国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形象 西方形象 地域文学 本土化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汉学家庄延龄《鞑靼千年史》中北方少数民族形象研究
10
作者 苏美惠 臧学运 《汉字文化》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鞑靼千年史》(A Thousand Years of the Tartars)是19世纪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研究中国北亚部族的代表作,对于梳理鞑靼地区的民族关系、渊源流变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出发,以婚娶嫁俗、丧葬祭奠两个方面为主线... 《鞑靼千年史》(A Thousand Years of the Tartars)是19世纪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研究中国北亚部族的代表作,对于梳理鞑靼地区的民族关系、渊源流变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出发,以婚娶嫁俗、丧葬祭奠两个方面为主线,对《鞑靼千年史》中涉及的北方少数民族形象进行探赜,强调少数民族形象在中国形象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学界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为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提供相应的理论范式,助力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形象 《鞑靼千年史》 少数民族形象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视域下竹枝词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书写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7,177,共11页
明清时期,竹枝词中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题材、主题呈现出"异域"及族群想象倾向,文人以竹枝词的范式书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细节、文化生态等。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分析竹枝词中建构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可以了解书写者对异己... 明清时期,竹枝词中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题材、主题呈现出"异域"及族群想象倾向,文人以竹枝词的范式书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细节、文化生态等。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分析竹枝词中建构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可以了解书写者对异己的书写策略、书写心态与文化认同,并探索竹枝词文人如何运用寓居、游记、追忆的滇地体验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及深层文化意蕴。竹枝词中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书写,不仅记录了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彰显了文人借由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竹枝词书写,对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构筑,体现了一种自觉的身份认同,可更好地认识异质文化间的少数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云南少数民族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 族群想象 社会集体想象物
原文传递
《利玛窦中国札记》与《马可·波罗行记》的跨文化想象的异同——两个意大利人的文本的中国形象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岱 《东方丛刊》 2006年第4期82-97,共16页
对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来说,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的《游记》(新译本作“行记”),无异于茶余饭后解闷的海外奇闻,是那种“虚拟的”所谓东方时空想象的独特世界。然而,参证《元史》... 对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来说,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的《游记》(新译本作“行记”),无异于茶余饭后解闷的海外奇闻,是那种“虚拟的”所谓东方时空想象的独特世界。然而,参证《元史》,又不能怀疑“马可百万”口述具有相当真实的史料性。他途经丝绸之路来到元大都,“仕元十七年,游历几遍中国”,又循海路回国的旅游传奇,不仅对中西交通史、文化史有补益,也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的重要研究资料。该《游记》还是欧洲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代过渡的一面神奇的文学镜子。北京大学《欧洲文学史》(修订本)就将马可·波罗和《游记》在中世纪文学中专列一节。可见《游记》在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地位的重要性,而四百年前抵京的另一位意大利人利马窦,则接续着马可·波罗的事业,他以文化传教的新形式,“开启了中西文明交流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中国札记》 意大利人 文化想象 比较文学形象 《欧洲文学史》 中西交通史
原文传递
经典中国与现实中国——近代日本作家中国之行的想象与误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雁南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7-52,64,共7页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分析近代日本作家的中国游记文本,诠释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对现实中国的亲身体验破坏了日本近代作家们通过汉文学经典所构筑的近于完美的中国幻象,他们在殖民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对现实中国产生了新的误读。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比较文学形象 文化交流 游记
下载PDF
近代中外调查记及史志的纳西族服饰比较研究
14
作者 林儒凡 张粤湘 夏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5,共7页
鉴于现有文献中缺少对近代纳西族服饰直观而鲜活的个案记录的问题,文章从8部西方人调查记中整理出记载有纳西族服饰的相关史料,通过摘录、梳理、分类,以“他我”视角将零散、碎片化却直观而鲜活的纳西族服饰文化形象按服饰设计学规则进... 鉴于现有文献中缺少对近代纳西族服饰直观而鲜活的个案记录的问题,文章从8部西方人调查记中整理出记载有纳西族服饰的相关史料,通过摘录、梳理、分类,以“他我”视角将零散、碎片化却直观而鲜活的纳西族服饰文化形象按服饰设计学规则进行构成及语义研究;同时,对近代该地域的地方史志等史料中的纳西族服饰记载进行查核补充,继而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与“双过程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在纳西族服饰形象描述上相似,但记录方法和视角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西方人提供了对着装者更为直观的形象描述,并带有鲜明的“自我”文化属性和情感色彩。而中国本土地方史志,则侧重于从“分析过程”的全貌性、理性地记录服饰客观形制和文化环境。通过对两者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同时期纳西族服饰文化更全面、科学、系统的认知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西方人调查记 纳西族服饰 双过程理论 比较文学形象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他者”:考察伪满洲国文学的一种方式——以山丁小说为中心
15
作者 王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伪满洲国在客观上提供了一个东亚各民族交流与交锋的空间,如果按照官方宣传,汉、满、蒙、朝、日五个民族应在此依循着“五族协和”的理念共同生活。但实际上,殖民与被殖民双方都很清楚,“五族协和”“日满一德一心”这样的口号只不过是... 伪满洲国在客观上提供了一个东亚各民族交流与交锋的空间,如果按照官方宣传,汉、满、蒙、朝、日五个民族应在此依循着“五族协和”的理念共同生活。但实际上,殖民与被殖民双方都很清楚,“五族协和”“日满一德一心”这样的口号只不过是殖民话术而已,是无法也不可能施行的。在殖民当局设想的民族关系“乌托邦”之外,存在着另一个真实的“满洲国”。借助伪满时期小说、散文、游记等虚构和非虚构文本的异族他者形象,可以窥见这种殖民地民族关系的真相。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他者形象并不是客观存在,而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是作为注视者的主体对异国、异族他者的塑造、描述与想象。同时,形象学也强调主体与他者的互动性,即“‘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②)。其启示价值在于,对产生于殖民地文化语境的伪满洲国文学来说,他者形象研究不仅是解读殖民地复杂民族关系的有力视角,更是剖析作家文学心态及所处社会总体文化心态的重要途径。因此,以“他者”作为方法能够为我们开启深入理解伪满洲国文学乃至整个东亚殖民地文学的又一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他者形象 文化心态 比较文学形象 伪满时期 言说者 殖民地文学 注视者
原文传递
“瓷亭”抑或“蝮蛇”:古米廖夫笔下的中国形象解读
16
作者 张帅臣 《俄罗斯文艺》 2023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有学者认为,尼古拉·古米廖夫在关于中国主题的诗作中表达了对中国的向往,在古米廖夫诗作汉译中诗人笔下的中国形象也有意或无意地被美化。然而,我们对古米廖夫诗作进行解读后发现,诗人笔下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既是“瓷亭”般令人... 有学者认为,尼古拉·古米廖夫在关于中国主题的诗作中表达了对中国的向往,在古米廖夫诗作汉译中诗人笔下的中国形象也有意或无意地被美化。然而,我们对古米廖夫诗作进行解读后发现,诗人笔下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既是“瓷亭”般令人神往的,也是“蝮蛇”般令人恐惧的。这种矛盾的中国形象凸显了诗人和俄国社会对中国的想象,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古米廖夫而言,中国是一个“想象的地域”,是诗人的一个东方学意义上的审美对象。中国学者在解读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时要避免陷入“自我东方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米廖夫 中国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 东方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何为?比较学者何为?——读孟华老师三篇文章之感悟
17
作者 卢丹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孟华(1944—)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其治学方法与治学精神值得后学借鉴学习。基于对她的三篇代表性文章《汉学与比较文学》(2003)、《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2004)、《从艾儒略到朱自清:游记与“浪漫法兰西”形象的生... 孟华(1944—)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其治学方法与治学精神值得后学借鉴学习。基于对她的三篇代表性文章《汉学与比较文学》(2003)、《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2004)、《从艾儒略到朱自清:游记与“浪漫法兰西”形象的生成》(2006)的解读分析,评述其对汉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关系的见解、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设计构想及其在比较文学形象学领域的具体学术实践,旨在整体勾勒出她的述学文体之特色及作为治学主体的学者魅力和对治学传统的坚守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华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形象 主体与实践
下载PDF
“奥菲莉娅”形象跨文本流变研究
18
作者 段博文 王磊(指导)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S01期74-82,共9页
“奥菲莉娅”形象源于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其形象随着文本空间的转换而具有典型的悲剧审美价值。戏剧文本中的奥菲莉娅因丧父与背叛而成为“疯女人”;诗歌文本中的奥菲莉娅是“盛大的百合”,代表着永恒的爱与自由的向往;绘画... “奥菲莉娅”形象源于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其形象随着文本空间的转换而具有典型的悲剧审美价值。戏剧文本中的奥菲莉娅因丧父与背叛而成为“疯女人”;诗歌文本中的奥菲莉娅是“盛大的百合”,代表着永恒的爱与自由的向往;绘画文本中的奥菲莉娅静谧地安睡于自然,是米莱斯画笔中的“女神”;电影文本中的奥菲莉娅则一跃成为“女性觉醒的先锋”。文章基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以“跨文本流变”切入,全面分析不同文本空间中“奥菲莉娅”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而阐发“奥菲莉娅”形象中的悲剧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菲莉娅” 比较文学形象 跨文本流变 悲剧审美
下载PDF
明清竹枝词中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审美建构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3-121,共9页
随着明清时期文学疆域的拓展、书写权下沉、微观视角与纪实功能的突显、"经世致用"和务实学风的兴起,竹枝词中出现了众多鲜活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他们有着自唐宋以来积淀的"西南夷"的群体记忆符号、鲜明的民族性格... 随着明清时期文学疆域的拓展、书写权下沉、微观视角与纪实功能的突显、"经世致用"和务实学风的兴起,竹枝词中出现了众多鲜活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他们有着自唐宋以来积淀的"西南夷"的群体记忆符号、鲜明的民族性格及滇地民族文化的审美特征,同时具有异质文化间互动下的"他者"形象特质。这类民族形象在文化互动中生成、发展、影响,在中国文学舞台上日趋成熟,基于底层文人在国家、民族、诗学观念下跨文化交流的心理诉求,以及文人审美建构的自觉,书写者通过滇地体验、追忆、纪实的呈现,在竹枝词中审美建构了民族形象,使之从滇地文化中的生活原型转变为文学形象。文章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对竹枝词中云南少数民族形象予以考察,探究其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中承载的审美价值,以拓展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比较文学形象 审美建构 民族形象 文学
下载PDF
茨威格笔下的东方他者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雅萍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56-58,共3页
茨威格笔下的东方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时代而异,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变化,东方他者形象分别以理想化形象或负面形象出现,从整个东方他者形象体系来看,他者形象表现出概念化、极端化特点。其中晦暗的近现... 茨威格笔下的东方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时代而异,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变化,东方他者形象分别以理想化形象或负面形象出现,从整个东方他者形象体系来看,他者形象表现出概念化、极端化特点。其中晦暗的近现代东方他者服务于确证和陪衬着文明先进的欧洲(西方),受作家的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和欧洲中心主义思潮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 东方他者形象 人道主义精神 欧洲中心主义 奥地利 比较文学形象 文学评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