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从《文心雕龙·原道》看刘勰的基本文学观,附论我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基本线索 被引量:2
1
作者 漆绪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8,共8页
文学理论家形成自己的文学思想,不管他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以客观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欣赏的实践为基础的。但文学理论家在根据客观的文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文学思想时,总又不可避免地要受一定的政治、哲学观念的指导或制约。产生于南... 文学理论家形成自己的文学思想,不管他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以客观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欣赏的实践为基础的。但文学理论家在根据客观的文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文学思想时,总又不可避免地要受一定的政治、哲学观念的指导或制约。产生于南朝齐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对周、秦以迄齐代一千多年中丰富而复杂的文学实际的理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想 《文心雕龙·原道》 《文心雕龙》 文学理论家 文学实际 文学 文学批评 基本线索 文学创作 哲学观念
下载PDF
文学理论是在何种意义上联系文学实际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4,共6页
"理论联系实际"长期以来不但遭致习惯性的简单理解,而且也被学界许多人视为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获得有效性的出路。但这种看似习以为常的观念却隐藏着三点缺陷:首先,它把"理论联系实践"偷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quo... "理论联系实际"长期以来不但遭致习惯性的简单理解,而且也被学界许多人视为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获得有效性的出路。但这种看似习以为常的观念却隐藏着三点缺陷:首先,它把"理论联系实践"偷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即把动态的、价值性的"实践"概念偷换成了静态的、事实性的"实际"概念,相应地混淆了经验的不同内涵;其次,它夸大了范式观念对人文学科的适用性;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有消解知识分子反思与批判使命的危险。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应避免不加分析地变成文学理论研究的指导原则。只有在反思和批判的意义上,文学理论才是联系文学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实际 经验 范式 反思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
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活动 文学现象 文学 创作活动 文学创作 文学实际 文学因素 表现方式 文学趣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