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费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6,共7页
当代中国的“文学危机”论述 ,常常陷于三个陷阱 ,首先是“雅”与“俗”的二分法 ;其次 ,混淆了“文学应该是什么”与“文学是什么” ,把应该是什么当作了是什么 ;第三 ,怀旧式地想象了一个文学乌托邦。因此 ,“文学”与“诗”这两个词... 当代中国的“文学危机”论述 ,常常陷于三个陷阱 ,首先是“雅”与“俗”的二分法 ;其次 ,混淆了“文学应该是什么”与“文学是什么” ,把应该是什么当作了是什么 ;第三 ,怀旧式地想象了一个文学乌托邦。因此 ,“文学”与“诗”这两个词在当代中国往往成为一个空洞的语符 ,一个形而上的想象物 ,或者 ,成为一种习见 ,一种惯例 ;然而 ,它们决非只是概念 ,必须把它们置于与它们对应的现实事物之中去 ,才能理解它们到底是何物。那么 ,到底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 ?这个含有颠覆功效的提问可以把我们从虚浮的概念、理论的纠缠里拉到平实的现在 ,沉思正在发生着的无法命名的事物和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理念 文学危机 诗学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尧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25,共11页
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历史和文化的整合是克服当下文化与文学危机的途径之一时,在文化结构和文学思潮的关联中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便显得重要起来。对“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叙述,同时还在探寻我们当下... 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历史和文化的整合是克服当下文化与文学危机的途径之一时,在文化结构和文学思潮的关联中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便显得重要起来。对“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叙述,同时还在探寻我们当下处境的由来。省略“九十年代文学”而将其置于过渡阶段,或者删除“九十年代文学”的复杂性而将其诠释为简单的意识形态分歧,都会阻断我们对近三十年文学的全面认识。本文试图通过相关联的几个侧面研究,重新解读“九十年代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文学 再认 文化结构 意识形态 文学危机 20世纪 文学思潮 文学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终结”——兼及《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的争论 被引量:7
3
作者 方汉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1期61-72,共12页
1886年恩格斯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评价了法国大革命后世界思想界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历史意义及其贡献。
关键词 中国 学科理论 《比较文学高等原理》 文学危机 学科界限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90年代文学危机原因透视 被引量:4
4
作者 汤学智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90年代 文学危机 中国 危机原因 文学工作者
原文传递
AI与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转向
5
作者 聂珍钊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革命的话题,实际上是关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话题,就文学而言,就是关于文学危机的话题,关于文学理论科学化或者根据科学观点重构文学理论的话题。一、文学的危机:作者和文学之死数字人文的飞速发展对文学产生的影... 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革命的话题,实际上是关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话题,就文学而言,就是关于文学危机的话题,关于文学理论科学化或者根据科学观点重构文学理论的话题。一、文学的危机:作者和文学之死数字人文的飞速发展对文学产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不仅导致人文研究观念的革命,而且导致文学的危机。用罗兰·巴特和希利斯·米勒的话说,就是作家的死亡和文学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希利斯·米勒 文学危机 文学理论 数字人文 人文研究 文学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网络传媒革命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嬗变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鸣奋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2,共5页
自从网络传媒问世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三波浪潮,每次浪潮都可能存在对它持不同态度、着眼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文学批评。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关系变得纷繁复杂,但各个时期的电子文学批评仍然有其可辨认的特点:... 自从网络传媒问世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三波浪潮,每次浪潮都可能存在对它持不同态度、着眼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文学批评。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关系变得纷繁复杂,但各个时期的电子文学批评仍然有其可辨认的特点:第一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并推动电脑技术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热衷此道的批评家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编程高手,他们往往同时就是电子文学的创作者。第二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建构数据自我,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与见解,在线文学社区成为他们与创作者交流的公共空间。第三波电子文学批评更多关注在线文学社区的相互协作、基于不同媒体的文学的相互转变与流动,具备更恢弘的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媒世代 电子文学 电子文学批评 文学危机
原文传递
“文学图像论”视野下的中国“诗画关系”学术史重估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敬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文学图像论"当属新世纪的"新学问",就这项回应图像时代的课题而言,百年来的中国"诗画关系"研究,脉络清晰并且极具启发性。现代意义上的"诗画关系"问题域在20世纪20年代便初具规模,较之古代学... "文学图像论"当属新世纪的"新学问",就这项回应图像时代的课题而言,百年来的中国"诗画关系"研究,脉络清晰并且极具启发性。现代意义上的"诗画关系"问题域在20世纪20年代便初具规模,较之古代学术的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文人雅趣。但是,由于脱离了文学现实,"诗画关系"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悄然演变为纯粹的文献考证与叠加。进一步研究表明,现代学人在与西学的对话中开创了"语-图"符号比较方法,由此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这一方法既能够切中当前"文学危机"之肯綮,同时又是"文学图像论"自身的学理逻辑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图像论” “诗画关系” 文学危机 “语-图”符号
下载PDF
回归历史本位,重审文学危机 被引量:5
8
作者 郝春燕 《东疆学刊》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文学危机成为理论家关注的焦点,文学的衰落有着更深的内在机制。文学的危机实际上一方面是对文学概念的理解的狭隘化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文学精神在大众文化的解构策略下出现了危机,而文学精神的危机和人类生存的危机息息相关,文学的危... 文学危机成为理论家关注的焦点,文学的衰落有着更深的内在机制。文学的危机实际上一方面是对文学概念的理解的狭隘化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文学精神在大众文化的解构策略下出现了危机,而文学精神的危机和人类生存的危机息息相关,文学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本位 文学危机 大众文化
下载PDF
基于想象力的文学阅读及价值重构 被引量:1
9
作者 樊亚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5-92,共8页
进入21世纪,文学的价值逐渐让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其道德教化功能备受忽视。想象力是化解当前文学与社会困境的方法之一。汉娜·阿伦特、玛莎·纳斯鲍姆和马克辛·格林等学者对想象力这一概念进行... 进入21世纪,文学的价值逐渐让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其道德教化功能备受忽视。想象力是化解当前文学与社会困境的方法之一。汉娜·阿伦特、玛莎·纳斯鲍姆和马克辛·格林等学者对想象力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和论述。在当前文学危机下,通过想象力的培养,回归文学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其重要性与可能性。在教育场域中,文学及文学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文学想象力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 文学危机 道德教育 想象理论 立场
下载PDF
文学批评要回到常识——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反思
10
作者 魏建亮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3-79,共7页
新时期以来,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有过多次“最坏或最好”的整体性评价。这种状况的产生,与研究者殊异的学术身份、文学史观、文学观等多个因素有关。然而,在“最坏或最好”的评价及上述种种差异背后,却隐含着研究者的某种共识—忽视读者... 新时期以来,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有过多次“最坏或最好”的整体性评价。这种状况的产生,与研究者殊异的学术身份、文学史观、文学观等多个因素有关。然而,在“最坏或最好”的评价及上述种种差异背后,却隐含着研究者的某种共识—忽视读者。此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代文学危机的形成。这是因为此种评价的情绪化过于突出,让文学批评丧失了应有的公信力,进而让读者对当代文学产生信任危机。因此,研究者在进行当代文学的评价、批评及理论研究时,应力避“最坏或最好”的言述方式,回到“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的基本常识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评价 文学危机 常识 文学批评
下载PDF
“文学危机”和危机的政治性诉求——读蔡翔《何谓文学本身》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海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关键词 文学危机 文学 性诉求 政治 文学批评 文学 文学体系 八十年代
下载PDF
逝去的伊甸园——关于“文学危机”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靖辉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我们至少可以从时间概念上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神秘的魔力悄然地冲着文学而来,它在看似不经意间将文学家从既往所陶醉的伊甸园中淡然挤出,与文学家一同被“边缘化”的是文学曾经所享有的那份崇高与神圣。并且这种神秘的魔力... 我们至少可以从时间概念上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神秘的魔力悄然地冲着文学而来,它在看似不经意间将文学家从既往所陶醉的伊甸园中淡然挤出,与文学家一同被“边缘化”的是文学曾经所享有的那份崇高与神圣。并且这种神秘的魔力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不仅强化着它的力量,还在显示着它的速度。文学家们被迫失去了自己的伊甸园,他们发出痛苦的惊呼——“文学在走向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危机 伊甸园 80年代后期 文学 时间概念 边缘化 神秘 神圣
原文传递
文学转型期与人文精神
13
作者 王秀珍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0-82,共3页
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1992—1993年间酝酿并发端于上海学术界.最早讨论“人文精神”的文章是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上发表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文章提出当前的文学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 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1992—1993年间酝酿并发端于上海学术界.最早讨论“人文精神”的文章是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上发表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文章提出当前的文学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此后《读书》、《东方》等杂志也参与了讨论.两年来,讨论的范围甚至扩大到海外知识界.人文精神引起了文坛广泛深入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新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对自身价值和社会角色的深刻反省与认定.同时也为跨世纪的文学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学转型 文学创作 人文精神危机 当代文学 文学危机 “终极关怀” 当代知识分子 终极价值 场经济
下载PDF
试论“泛文学化时代”的文学——在商洛学院的演讲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英文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当今中国文学业已进入"泛文学化时代","泛文学化"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文学的主流与支流各自存在,其方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主流作家与非主流作家同构文学生产群体,文学生产者多元化。"泛文学化时... 当今中国文学业已进入"泛文学化时代","泛文学化"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文学的主流与支流各自存在,其方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主流作家与非主流作家同构文学生产群体,文学生产者多元化。"泛文学化时代"的文学,危机与机遇并存,文学生产者亟需皈依文学的本质,真正的文学繁荣的曙光或许才会展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文学化” 文学生产 文学危机
下载PDF
文学:孕育着新机
15
作者 周晓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2-67,共6页
文学从意识形态中心退居边缘,是文学在更为本真意义上的复归,文学能够在更为现实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谓“文学危机”说,来源于对文学复归本位现象和社会转型期的不适应,是一种对文学的误解;文学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商品大潮冲击下... 文学从意识形态中心退居边缘,是文学在更为本真意义上的复归,文学能够在更为现实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谓“文学危机”说,来源于对文学复归本位现象和社会转型期的不适应,是一种对文学的误解;文学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商品大潮冲击下的必然现象,它能使我们理清文学、作家的一些基本含义和关系,把握时机,促进文学的更加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危机 机遇 发展
原文传递
转型期文学危机原因透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5-58,共4页
转型期的中国当代文学面临危机,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强力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全面渗透,文学自身偏离发展方向共同导致的。这一危机全面表现在整个文学活动中。
关键词 文学危机 中国 当代文学 市场经济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比较文学危机的原因何在
17
作者 周旋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近几年,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已渗透在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如果我们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以及《文艺理论研究》等的目录随加翻阅,便不... 近几年,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已渗透在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如果我们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以及《文艺理论研究》等的目录随加翻阅,便不难发现上述这些期刊上差不多每期都有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论文。可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确是目前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与其它一些“热点”还有所不同,其它很多“热点”,是“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文学危机 文学创作 现当代文学研究 人类文学 批评方法 作品 左拉 影响研究
下载PDF
地球村时代的文学危机──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一书的启示
18
作者 王韬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文学危机 现代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地球村 遗嘱 生存方式 卡夫卡的小说 启示 拉伯雷
下载PDF
读有关《暗示》的批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子诚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暗示》的批评文章,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文体”。在并不深奥的层面上,它最受注意,也最引起争议。具体说到《暗示》究竟“是什么”,不同文章有不同理解,有时同一文章也经常出现判断上的犹豫。在“文体”上,《暗示》的评论提出的另一问题... 《暗示》的批评文章,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文体”。在并不深奥的层面上,它最受注意,也最引起争议。具体说到《暗示》究竟“是什么”,不同文章有不同理解,有时同一文章也经常出现判断上的犹豫。在“文体”上,《暗示》的评论提出的另一问题,是它的出现能否看作“传统”小说艺术形式疲惫、衰落的一个征兆?答案似乎是,《暗示》于小说整体变革之间的征兆式关系是否能够成立,现在还不得而知。如果说《暗示》是一种“新的”文体,那么,对批评者来说,就需要寻找文本中的“新的”元素,观察各种元素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一些批评文章中被提到的几组关系有:“叙事”(具象描述)与说理,“真实”与“虚构”,片断与整体等。《暗示》的出版似乎意味着一个“事件”,原因是出于《暗示》本身的力量,部分则由批评的合力所促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示》 文学危机 反叛 发现 内心矛盾
下载PDF
电子媒介·文学危机·文化研究——克莱尔·科尔布鲁克教授专访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惠敏 胡菊兰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金惠敏(以下简称“金”):由于电子媒介的弥漫,近年中国学者关于文学存在的命运有很多争论,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在中国撰文启动了这样的争论,他担忧电子媒介将导致“文学”的终结。在这些论辩中,学者们经常将印刷文化... 金惠敏(以下简称“金”):由于电子媒介的弥漫,近年中国学者关于文学存在的命运有很多争论,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在中国撰文启动了这样的争论,他担忧电子媒介将导致“文学”的终结。在这些论辩中,学者们经常将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尖锐地对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危机 电子媒介 文化研究 专访 教授 科尔 中国学者 电子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