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
肖明翰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90
|
|
2
|
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
南帆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0
|
|
3
|
“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 |
王侃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1
|
|
4
|
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 |
臧棣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6 |
72
|
|
5
|
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 |
王晓明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1993 |
62
|
|
6
|
论“现代戏曲” |
吕效平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0
|
|
7
|
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刘再复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4
|
|
8
|
简论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
王晓英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46
|
|
9
|
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忆访谈录 |
周新民
王安忆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3 |
41
|
|
10
|
底层:表述与被表述 |
南帆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6
|
|
11
|
文学应如何寻求“大声音” |
阿来
陈祖君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05 |
37
|
|
12
|
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 |
刘守华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13
|
谈元小说 |
童燕萍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6
|
|
14
|
逃遁与陷落──苏童论 |
摩罗
侍春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1
|
|
15
|
论中国现代小说(摘要) |
李欧梵
邓卓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5 |
26
|
|
16
|
审美论回归之路 |
周宪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17
|
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 |
许结
王思豪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6
|
|
18
|
新媒体语境与“文学史的终结”——兼谈文学批评的现实困难 |
吴俊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19
|
“媒介融合”时代的“孵化器”——多重博弈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位置和新使命 |
邵燕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20
|
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 |
郭英德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