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石刻对文学传播的贡献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7,共7页
在历史上流行过的诸种载体如甲骨、竹简、木牍、丝帛、皮革、纸张、金属与山石中,石刻以其独特的优势,以持久、及时、开放的传播方式,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甚大的帮助:一是提供方便的学习平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二是彰显文学的魅力,延...
在历史上流行过的诸种载体如甲骨、竹简、木牍、丝帛、皮革、纸张、金属与山石中,石刻以其独特的优势,以持久、及时、开放的传播方式,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甚大的帮助:一是提供方便的学习平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二是彰显文学的魅力,延续文学作品的生命,从而繁荣了文学创作;三是保存了大量的作家与作品。石刻对文学的传播具有其他传播形式不具备的功能,在历史上为文学繁荣做出的贡献应该得到重视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文学
文学
传播
文学
传播方式
文学
传播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文人对新旧传播方式的态度与选择——兼与当代数字化出版浪潮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王兆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9-203,共5页
宋初百年,雕版印本开始蔚然成风。宋初文人在文集序跋中常常会特意点明选择雕版印刷作为传播方式,并对这一技术充满欣喜与赞叹。朝廷对此更是大力扶持和推行,设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营运。但还有不少人坚持传统的刻石传播,这其中深含着著...
宋初百年,雕版印本开始蔚然成风。宋初文人在文集序跋中常常会特意点明选择雕版印刷作为传播方式,并对这一技术充满欣喜与赞叹。朝廷对此更是大力扶持和推行,设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营运。但还有不少人坚持传统的刻石传播,这其中深含着著述能够长久流传的期待。同时,写本也并存不废。雕版印刷作为一种新媒介,促成了有宋一代的文化昌盛。另外,宋代书籍的大规模产生,使一些人从精读走向泛读。但雕版繁荣所带来的阅读效果,还是功大于过。如今,数字化出版在传统的纸媒体面前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这和一千年前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有一定的可类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学
文学
传播方式
雕版印刷
数字化出版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军东征”的文学传播意义
3
作者
董斌
郑林丽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3-36,共4页
"陕军东征"是1990年代中国文学市场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但它本身并不是精心策划的商业性事件,而是文学传播方式的一次有效整合,具有文学传播的意义。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陕军东征"的长篇小说总体上具有较...
"陕军东征"是1990年代中国文学市场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但它本身并不是精心策划的商业性事件,而是文学传播方式的一次有效整合,具有文学传播的意义。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陕军东征"的长篇小说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契合了当时文学接受者的审美期待。"陕军东征"现象具有不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军东征
文学
市场化
文学
传播方式
长篇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背景下文学传播方式的发展趋势——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昕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132,共1页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正通过各种媒介迅速扩散。在此基础上文学研究领域衍生出了媒介文艺学理论,由单小曦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成果。该书将传统文艺学和现代文艺学进行比较研...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正通过各种媒介迅速扩散。在此基础上文学研究领域衍生出了媒介文艺学理论,由单小曦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成果。该书将传统文艺学和现代文艺学进行比较研究,作者采用全新的视角、对比分析的方法,有效地引领当前媒介文艺学理论研究方向,对于当代媒介文艺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艺学
汉语言
文学
现代文艺学
商务印书馆
文学
传播方式
新媒体背景下
发展趋势
引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石刻对文学传播的贡献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海军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ZW001)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1419)
文摘
在历史上流行过的诸种载体如甲骨、竹简、木牍、丝帛、皮革、纸张、金属与山石中,石刻以其独特的优势,以持久、及时、开放的传播方式,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甚大的帮助:一是提供方便的学习平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二是彰显文学的魅力,延续文学作品的生命,从而繁荣了文学创作;三是保存了大量的作家与作品。石刻对文学的传播具有其他传播形式不具备的功能,在历史上为文学繁荣做出的贡献应该得到重视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关键词
石刻
文学
文学
传播
文学
传播方式
文学
传播
效果
Keywords
stone-carving literature
literary dissemination
form of literary dissemination
effect of literary dissemina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文人对新旧传播方式的态度与选择——兼与当代数字化出版浪潮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王兆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9-203,共5页
基金
教育部"211工程"项目<中国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宋初百年,雕版印本开始蔚然成风。宋初文人在文集序跋中常常会特意点明选择雕版印刷作为传播方式,并对这一技术充满欣喜与赞叹。朝廷对此更是大力扶持和推行,设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营运。但还有不少人坚持传统的刻石传播,这其中深含着著述能够长久流传的期待。同时,写本也并存不废。雕版印刷作为一种新媒介,促成了有宋一代的文化昌盛。另外,宋代书籍的大规模产生,使一些人从精读走向泛读。但雕版繁荣所带来的阅读效果,还是功大于过。如今,数字化出版在传统的纸媒体面前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这和一千年前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有一定的可类比性。
关键词
宋代
文学
文学
传播方式
雕版印刷
数字化出版
比较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军东征”的文学传播意义
3
作者
董斌
郑林丽
机构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院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3-36,共4页
文摘
"陕军东征"是1990年代中国文学市场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但它本身并不是精心策划的商业性事件,而是文学传播方式的一次有效整合,具有文学传播的意义。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陕军东征"的长篇小说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契合了当时文学接受者的审美期待。"陕军东征"现象具有不可复制性。
关键词
陕军东征
文学
市场化
文学
传播方式
长篇小说
分类号
G209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背景下文学传播方式的发展趋势——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昕
机构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132,共1页
文摘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正通过各种媒介迅速扩散。在此基础上文学研究领域衍生出了媒介文艺学理论,由单小曦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成果。该书将传统文艺学和现代文艺学进行比较研究,作者采用全新的视角、对比分析的方法,有效地引领当前媒介文艺学理论研究方向,对于当代媒介文艺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媒介文艺学
汉语言
文学
现代文艺学
商务印书馆
文学
传播方式
新媒体背景下
发展趋势
引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石刻对文学传播的贡献
杜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宋文人对新旧传播方式的态度与选择——兼与当代数字化出版浪潮比较
张静
王兆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军东征”的文学传播意义
董斌
郑林丽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媒体背景下文学传播方式的发展趋势——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
孙昕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