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洛阳安菩墓出土唐三彩赏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新
-
机构
洛阳博物馆
-
出处
《中原文物》
2000年第3期68-70,84,共4页
-
-
关键词
唐三彩
文吏俑
宝相花
男装
镇墓兽
定远将军
绿釉
洛阳
河南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陶俑中的人间百态——以徐州博物馆藏陶俑为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胜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文物天地》
2019年第5期46-50,共5页
-
文摘
陶俑作为古代随葬品中的重要门类,是古人'事死如生'的精神寄托,它的发展历程以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再现了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生产、生活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古代陶俑陈列是徐州博物馆重要的艺术类专题展览。徐州出土的历代陶俑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汉俑拙朴凝重、南北朝俑清秀端庄、隋唐俑丰满雍容,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征及艺术风格。他们是静止的,也是鲜活的,带着历史的尘埃,呈现出古人生活的人间百态。
-
关键词
徐州博物馆
文吏俑
北洞山楚王墓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余光明媚 栩栩如生——北齐高洋墓陶俑一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立华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乡音》
2019年第6期50-51,共2页
-
文摘
南北朝时期,陶俑是官僚贵族阶层墓葬中主要的随葬品,陶俑的种类和数量随时代变化越来越丰富。尤其北朝陶俑,在继承前代陶塑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点,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注重对人物表情的刻画,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
关键词
文吏俑
甲骑具装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9.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明蜀藩陶俑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秀群
易欣
-
机构
四川美术学院
-
出处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
基金
2019年度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明代蜀藩艺术审美意趣研究”(编号:19QN04)
2021年度重庆市教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蜀藩出土陶俑进行了组合与规模、类型与演变、风格与分期的基础研究。从组合与规模看,蜀藩陶俑的丧葬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数量差距上;从陶俑的类型与演变了解明时期冠服的形制和变化;基于类型与风格区别,将蜀藩陶俑分为三个时期,并由中期多种风格推测蜀藩陶瓷厂窑应至少有两座以上。后根据基础研究讨论了蜀藩的丧葬文化、社会生活和风格成因等问题,认为红牌楼太监墓出土大型文吏俑应为墓主俑。
-
关键词
蜀藩
陶俑
文吏俑
丧葬文化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走近南北朝陶俑感受古人的“分寸"
- 5
-
-
作者
马晓辉
-
机构
江苏徐州博物馆
-
出处
《文博》
2005年第1期73-77,共5页
-
文摘
陶俑是我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类别,在雕塑及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个时代的陶俑不仅真实生动地记录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同时一件件鲜活的人物形象,也让置身于今天的现代人可以丝毫没有距离感地与他们交流,从而汲取,以至成长.
-
关键词
雕塑
徐州
南北朝时期
人物形象
美术
江苏
文吏俑
汉俑
古人
化石人类
分寸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汉阳陵博物院藏文吏俑服饰研究
- 6
-
-
作者
刘冰冰
张盼
-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服装学院
-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2-59,共8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关中地区出土文物中的汉代服饰研究”(项目编号:2020J035)
-
文摘
通过对汉阳陵博物院藏文吏俑的“出身”梳理,推测其具体身份,为郸侯国或绳侯国的相,抑或是郸侯或绳侯的家臣。结合服饰相关资料,与同时期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江苏徐州汉墓、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山东临沂汉墓等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文吏俑的首服、衣服、足服、妆发,探讨了当时服饰文化的影响因素,同时使用文献文物互证的研究方法,推测文吏俑的残损冠的样式,进一步分析汉阳陵周应陪葬墓出土文吏俑所穿并非朝服,其所着服装应为祭祀礼仪场合所穿五时服中的季夏和孟秋时节服饰。
-
关键词
文吏俑
五时服
汉阳陵
汉代服饰
-
Keywords
Pottery Official
the Costume of the Five Priods
Han Yangling Museum
Costume of the Han Dynasty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