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型政府建设欲行还难——服务型政府建设阻力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玉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4,共7页
服务型政府建设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是其发展的兴盛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都频频行动、新招迭出。可是到了2006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明显放慢了步子,各地的措施少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口号没有过去响亮了。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像有的地方宣布的... 服务型政府建设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是其发展的兴盛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都频频行动、新招迭出。可是到了2006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明显放慢了步子,各地的措施少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口号没有过去响亮了。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像有的地方宣布的已经5年完成了,还是因为服务型政府前进遇到了什么障碍?本文认为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外部驱动力减小的情况下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在一些基本的操作性措施采取完以后,无法往深层次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主体缺陷 体制阻力 文化阻力 理论不足
下载PDF
论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阻力及个性化培养 被引量:9
2
作者 骆建华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长期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困扰着中国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群体本位、伦理主义、重人际关系、保守性、缺少历史感和超越感,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模式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模式... 长期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困扰着中国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群体本位、伦理主义、重人际关系、保守性、缺少历史感和超越感,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模式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建立以追求个体自由、个体意识、个体本位为核心,倚重理性、科学、主体意识、情感、个性、创新精神的现代文化模式。扬弃的方式是建立针对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启蒙机制。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个性化培养,此理念要求教育目的从群体化到个性化、教育内容从给定式到选修式、教育方法从授受法到启发法、教育评价从排名导向到素质导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文化阻力 现代文化模式 深层文化启蒙 个性化培养
下载PDF
翻转课堂的阻力及其超越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善超 李宝庆 樊亚峤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6年第5期63-69,共7页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更是对教学理念的翻转,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然而,我国推行翻转课堂时却面临着价值阻力、文化阻力、制度阻力和实际阻力。针对这些阻力,文章提...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更是对教学理念的翻转,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然而,我国推行翻转课堂时却面临着价值阻力、文化阻力、制度阻力和实际阻力。针对这些阻力,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超越策略:提高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营造"以生为本"的包容性文化、谋求以利益相关者共识为基础的制度化、推动以立足实际为前提的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价值阻力 文化阻力 制度阻力 实际阻力
下载PDF
高中走班制的文化阻力及其超越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善超 李宝庆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共4页
在普通高中推行走班制的过程中,中国固有的教育文化传统如教育的目的观、学生观、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扮演起阻滞者的角色。要克服这些阻力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文化基础、选择性地利用传统教育文化中的... 在普通高中推行走班制的过程中,中国固有的教育文化传统如教育的目的观、学生观、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扮演起阻滞者的角色。要克服这些阻力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文化基础、选择性地利用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元素、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策略来促使利益相关者对走班制形成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班制 文化阻力 超越
下载PDF
我国超常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阻力及其超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玉 杨道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8,共5页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超常教育历经风风雨雨已跨过30多个年头。多年来,有理论与实践上的辉煌成果,也有凌驾于一般意义之上的各种社会和学术辩争,致使超常教育在努力向前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遭致重重阻力,主要表现为价值阻力、文化阻力、...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超常教育历经风风雨雨已跨过30多个年头。多年来,有理论与实践上的辉煌成果,也有凌驾于一般意义之上的各种社会和学术辩争,致使超常教育在努力向前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遭致重重阻力,主要表现为价值阻力、文化阻力、制度阻力和自身阻力。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超常教育课程建设阻力的超越,可以完善并推动我国超常教育的课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教育 课程建设 价值阻力 文化阻力 制度阻力 自身阻力
下载PDF
俄国现代化文化阻力的文化哲学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树林 《俄罗斯学刊》 2011年第1期64-70,共7页
从地缘和文化传统以及从文化认同上看,俄国与西欧是近邻,在文化上同属于一个谱系,并且大多数国民以俄国属于欧洲世界为荣耀。因此,以追赶西欧为特征的俄国的现代化之路似乎更为平坦,效果更为丰硕。然而,俄国现代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 从地缘和文化传统以及从文化认同上看,俄国与西欧是近邻,在文化上同属于一个谱系,并且大多数国民以俄国属于欧洲世界为荣耀。因此,以追赶西欧为特征的俄国的现代化之路似乎更为平坦,效果更为丰硕。然而,俄国现代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把现代化看作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是民族文化模式的转换,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和形象的重塑,那么就会发现,俄国的现代化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许多深层文化问题需要解决。以东正教为文化基础的俄国所形成的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等是俄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力,不对这种深层的文化阻力进行反思和批判,就很难找到阻碍俄国现代化的症结所在。在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俄国再次制定现代化战略时,从学术上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现代化 东正教 文化阻力
下载PDF
文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体制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晓阳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0,共3页
杰出人才的培养,固然依赖于教育体制的革新,但是,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社会文化理念为先导。当下,整个社会面临艰巨的现代化转型,多种文化样态并存,文化转型也日趋复... 杰出人才的培养,固然依赖于教育体制的革新,但是,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社会文化理念为先导。当下,整个社会面临艰巨的现代化转型,多种文化样态并存,文化转型也日趋复杂和多变,这些都意味着教育改革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状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教育体制改革 文化阻力 传统文化 功利主义文化
原文传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阻力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国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0,共4页
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弱化动摇、多元价值观冲击消解主导价值观、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悄然蔓延等消极文化现象严重地阻碍先进文化作用的发挥... 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弱化动摇、多元价值观冲击消解主导价值观、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悄然蔓延等消极文化现象严重地阻碍先进文化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阻力。有效应对这些文化阻力,是先进文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化阻力
下载PDF
我国教师道德专业化的文化阻力及其超越 被引量:2
9
作者 仇盼盼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共3页
教师道德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国教师道德专业化转向似乎进程缓慢,主要受到传统师德观的影响和本土文化的阻碍,只有树立国际视... 教师道德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国教师道德专业化转向似乎进程缓慢,主要受到传统师德观的影响和本土文化的阻碍,只有树立国际视野的师德追求目标,以教师职业专业化为前提进行推进,同时凭借我国文化的包容能力,探索教师道德专业化的路径,推动我国教师道德走向新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道德 专业化 文化阻力 超越
下载PDF
列宁关于克服文化阻力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海波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37,共4页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并阐发了许多宝贵的文化思想。其中,关于克服文化阻力思想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列宁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从文化发展的保障...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并阐发了许多宝贵的文化思想。其中,关于克服文化阻力思想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列宁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从文化发展的保障层面看,俄国文化发展道路上遭遇到的文化阻力,主要有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奥勃洛摩夫习气、村社文化以及法治精神的缺失等。只有辨清文化阻力,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扫清障碍和提供思想保障。列宁的克服文化阻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拓展和创新,对于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阻力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阻力
11
作者 汤晓黎 《台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56-58,77,共4页
传统文化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阻碍与抗拒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崇古思想、文化中心观、儒家伦理价值取向以及农民对现代文明本能的排斥等。这些因素交织、融合,形成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 早期现代化 传统文化 抗拒性 文化阻力
下载PDF
黑龙江企业营销中的文化阻力分析
12
作者 张新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2,共4页
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市场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龙江文化"为例,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探讨"龙江文化"的消极性方面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克服其消极因素的途径、促进企业市... 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市场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龙江文化"为例,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探讨"龙江文化"的消极性方面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克服其消极因素的途径、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功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阻力 龙江文化 市场营销
下载PDF
执政党建设如何闯过四大难关
13
作者 徐广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4-95,共2页
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自觉防范风险是保障党长期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透视并剖析新时代我们党在领导建设中所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可以清晰地看到,抵御逆全球化"涡流"的外部险滩、扫除长期执政下的权力监督盲区... 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自觉防范风险是保障党长期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透视并剖析新时代我们党在领导建设中所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可以清晰地看到,抵御逆全球化"涡流"的外部险滩、扫除长期执政下的权力监督盲区、应对西方网络文化渗透、满足多样化人民诉求,是我们党领导新时代建设必须闯过的四大难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考验 文化阻力 改革难关
下载PDF
略论新课程改革的体制障碍和文化阻力
14
作者 严清 《江苏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4-6,共3页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体制障碍 文化阻力 基础教育 制约因素 课程开发
下载PDF
构建先进质量文化生态刻不容缓
15
作者 苏权科 《中国政协》 2020年第13期45-45,共1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赢得世人称颂。但产品质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过去抓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忽视了先进质量文化的建设。纵观世界各国,质量文化的先进与否、普及与否,影响和制约...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赢得世人称颂。但产品质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过去抓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忽视了先进质量文化的建设。纵观世界各国,质量文化的先进与否、普及与否,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任何一种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或方法的应用,都需要有质量文化支撑,否则会遭遇文化阻力而难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模式 文化支撑 经济发展水平 产品质量 制约经济发展 文化阻力 刻不容缓 短板
原文传递
高中走班制的文化阻力及其超越
16
作者 弓伟娜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第10期48-48,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走班制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之一,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所谓走班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拥有了众多固定的学科教室以及任课教师的基础之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走班制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之一,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所谓走班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拥有了众多固定的学科教室以及任课教师的基础之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对满足自身发展层次和需求的课程进行选择.就不同班级而言,其教学层次以及教学要求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阻力 学生观
原文传递
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研究
17
作者 熊建军 单晓云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中原文化与“四方”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形成的。历经主动与被动、适应与冲突、分裂与整合的文化传播,汉文化作为主流、“四夷”文化作为支流的文化共同体最终成型。中华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源自于华夏远裔... 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中原文化与“四方”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形成的。历经主动与被动、适应与冲突、分裂与整合的文化传播,汉文化作为主流、“四夷”文化作为支流的文化共同体最终成型。中华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源自于华夏远裔对于远祖文化的主动亲近,也因为自我与他者在用无观念影响下的接触,整体而言都与中央政权早期生成的天朝心态息息相关。归根结底,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表明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便受到支流文化的强力冲击,但仍无法改变其中心地位;同时也表明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溶解与建构能力,愿意并有能力将支流文化包容在主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 濡化 用无观念 文化整合 文化传播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