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從文化語言學看《世説新語》的人名稱謂
1
作者 陳祝琴 《古籍研究》 2019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人名稱謂是最能反映社會歷史文化的現象之一。《世説新語》記載了漢末至晋兩百多年間的人與事,共收録人名595個。這些人名用字和稱謂形式與前後時代有較爲明顯的差别:一、從正名用字看,喜用玉、辶、水、心、言、人、山等部首的字,多取褒... 人名稱謂是最能反映社會歷史文化的現象之一。《世説新語》記載了漢末至晋兩百多年間的人與事,共收録人名595個。這些人名用字和稱謂形式與前後時代有較爲明顯的差别:一、從正名用字看,喜用玉、辶、水、心、言、人、山等部首的字,多取褒義;二、從字名用字看,多用配字,配字以"玄、道"等義字和排行字爲主;三、多用單名,雙名逐漸增多;四、多用儒家道德規範的字和玄道思想的字,佛教用字尚不及南北朝普遍;五、人名稱謂中有强烈的家族觀念和崇官思想等。從文化語言學的視角,結合漢末魏晋時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思潮,能够很好地解釋《世説新語》中人名用字和稱謂特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説新 人名用字 稱謂特點 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