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精英、学生与新文化的再生产——以“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例 |
季剑青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09 |
7
|
|
2
|
“文化休克”浅析 |
张媛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3
|
农商行员工素质升级之路 |
罗征
|
《中国农村金融》
|
2014 |
1
|
|
4
|
洋思变奏曲 |
刘金玉
|
《辽宁教育》
|
2015 |
0 |
|
5
|
熵视角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
汤静
|
《音乐大观》
|
2014 |
0 |
|
6
|
浅谈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听力障碍问题 |
张海芹
|
《文理导航》
|
2009 |
0 |
|
7
|
我们的教育症结何在? |
蒋一兵
|
《基础教育论坛》
|
2012 |
0 |
|
8
|
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知识和信息服务需求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
马艳萍
|
《图书馆学刊》
|
2017 |
2
|
|
9
|
让传统文化“自觉”进入校园 |
高飞
|
《基础教育论坛》
|
2015 |
0 |
|
10
|
电视编导审美意识培养与强化策略 |
才惠刚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3 |
3
|
|
11
|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
但建军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2
|
让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
顾玲
|
《学子(理论版)》
|
2015 |
0 |
|
13
|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吴春凯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3 |
0 |
|
14
|
培养美术兴趣 提高创新能力 |
顾萍
|
《希望月报(上)》
|
2007 |
0 |
|
15
|
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途径 |
计水平
|
《知识窗(教师版)》
|
2011 |
0 |
|
16
|
浅论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
林绮萍
|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
2006 |
1
|
|
17
|
律诗语言的张力空间 |
李青桦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8
|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旅游者文化空间感知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南锣鼓巷的调查 |
任雪冰
丛佳仪
张雅晴
|
《城市建筑》
|
2021 |
1
|
|
19
|
来华留学生文化距离感知、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策略的关系 |
张璐德
|
《智库时代》
|
2020 |
0 |
|
20
|
赛过苏东皮 |
何松山
|
《阅读与写作》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