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 被引量:20
1
作者 项贤明 《学术界》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化增势的寻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的去殖民化和社会文化去殖民化是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文化殖民化 大学生活 文化体系 大众文化 心理根源 知识分子 相辅相成 社会文化 同一
下载PDF
“胃口的政治”:美国华裔与非裔文学的互文性阅读 被引量:9
2
作者 陆薇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几部美国华裔与非裔文学作品中“吃”的行为符号互文性阅读 ,揭示了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新的文化殖民化在美国少数民族心理的内置 (internalization)及其危害性。同时也透视了“吃”所反映的少数民族反殖民、反侵略的文化主张。
关键词 “胃口的政治” 美国华裔 非裔文学 互文性阅读 文化殖民化
原文传递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道湘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5,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呈现三种趋势: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文化殖民化。文化全球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舞台;文化多元化为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色提供了国际环境;文化殖民化迫使我们加速建构适应全球化潮流的中华文化核...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呈现三种趋势: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文化殖民化。文化全球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舞台;文化多元化为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色提供了国际环境;文化殖民化迫使我们加速建构适应全球化潮流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三化”趋势下,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全球 文化多元 文化殖民化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解读“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宗豪 《开放导报》 2002年第9期24-28,共5页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话语的本意是:当今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作者从建构研究文化全球化的视角入手,阐释了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组织维度和文化全球化形态,揭示了文化全球化的价值意蕴和价值内...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话语的本意是:当今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作者从建构研究文化全球化的视角入手,阐释了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组织维度和文化全球化形态,揭示了文化全球化的价值意蕴和价值内涵,剖析了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在相互交融中体现的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进而阐明民族文化在新的全新文化实践中,在新的文化全球化体系的建构中,提升民族性,体现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 民族文化 文化整合 文化殖民化
下载PDF
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先进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静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全球 先进文化 文化殖民化 文化多样 文化同质 中国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身份及其意识形态化——兼对文化殖民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其学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4,共5页
身份问题是文化殖民主义语境中的理论焦点之一,是文化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争夺的主要领域。在现代性乃至全球化的背景下,身份政治已成为主要的理论议题,身份由此也日益意识形态化了。以意识形态化的身份认同考察文化身份,不可避免地会... 身份问题是文化殖民主义语境中的理论焦点之一,是文化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争夺的主要领域。在现代性乃至全球化的背景下,身份政治已成为主要的理论议题,身份由此也日益意识形态化了。以意识形态化的身份认同考察文化身份,不可避免地会把文化人种化,认为一个种族代表一种文化,种族间的差别决定精神、能力和习俗等文化的差别,强调身份的纯粹性和同质性,并以此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殖民主义 意识形态 批判 文化殖民化 身份问题 殖民化 身份政治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文化焦虑与《夺发记》中的两个祭坛(英文)
7
作者 朴宰永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0,共11页
在许多批评家看来,蒲柏的《夺发记》反映了蒲柏时代的英国文化,但他们多关注诗歌中的"次要因素",而本文则试图揭示,英国 18 世纪对于奢靡消费主义的文化忧虑并非出于对铺张奢侈的生活方式的忧虑,而是与当时英国两种普遍的观... 在许多批评家看来,蒲柏的《夺发记》反映了蒲柏时代的英国文化,但他们多关注诗歌中的"次要因素",而本文则试图揭示,英国 18 世纪对于奢靡消费主义的文化忧虑并非出于对铺张奢侈的生活方式的忧虑,而是与当时英国两种普遍的观念密切相关,即英国受制于法国文化、英法之间贸易不平等。本文通过聚焦于作品中男爵和贝琳达各自的祭坛,重点分析了两个祭坛分别代表法、英两国的象征意义,认为蒲柏运用这两个祭坛讽刺性地反映了 18 世纪初期英法之间的文化对峙和英国的文化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蒲柏 《夺发记》 文化焦虑文化殖民化
原文传递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野下的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杰琼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27-38,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研究 政治无意识 文化殖民化
下载PDF
沪港文化交往的新阶段
9
作者 许纪霖 《上海艺术家》 1997年第2期15-15,共1页
即将来临的香港回归,势必将为沪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从整个20世纪的历史来看,沪港文化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5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也是远东的文化中心,而... 即将来临的香港回归,势必将为沪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从整个20世纪的历史来看,沪港文化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5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也是远东的文化中心,而香港仅仅是一个殖民地城市,两地的文化关系主要是上海影响香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 文化交往 新阶段 香港文化 香港回归 交流和合作 抗战爆发 文化关系 历史姻缘 文化殖民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