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1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被引量:162
1
作者 孟建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 ,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 ,但未必在质量上 )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传播 文化形态 传播理念 诠释
下载PDF
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 被引量:114
2
作者 段小虎 张梅 熊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8,共4页
文章以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为基础,结合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概念,对"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命题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构... 文章以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为基础,结合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概念,对"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命题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构建图书馆空间新的认知体系,重新界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深入探讨图书馆空间特有的文化形态及其结构,从而全面推动图书馆"空间转向"的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第三空间 空间认识论 文化形态
下载PDF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被引量:88
3
作者 赵园 《文学评论》 1986年第6期50-66,共17页
人们完全可能为了极为不同的理由去接近同一作品——由于它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或者仅仅为了作品对于你的思考能力的某种挑战。沈从文之于我,主要意味着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 沈从文创作 湘西世界 湘西文化 沈从文作品 审美意识 城市文化 文化形态 三十年代 人性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66
4
作者 贾祥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3-87,共5页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理论的建设亟待完善。本文论述了旅游文化的内涵、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旅游活动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旅游文化是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理论的建设亟待完善。本文论述了旅游文化的内涵、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旅游活动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献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旅游业 文化的特点 旅游活动 旅游者 旅游经济 文化形态 地位和作用 旅游管理 现代旅游业
下载PDF
“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 被引量:50
5
作者 杨民康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5,共2页
新年伊始组织连续两期的专题笔谈活动,在《音乐研究》的办刊历史上是少有的。但随着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问题就更加急速... 新年伊始组织连续两期的专题笔谈活动,在《音乐研究》的办刊历史上是少有的。但随着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问题就更加急速地成为社会和政府广泛关切的大事。在这种全球大环境和国内日益高涨的对“文化遗产”保护声音的金字塔顶部,即相关的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该做何种思索并采取何种行动?这不能不成为我们当下的学术“命题”。此次笔谈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多位身处“申遗”一线及多年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请他们在此域发表高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遗产 文化形态 “原生态” 民间音乐 变异 跟踪 生态环境 变迁
原文传递
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 被引量:38
6
作者 赖大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性” 扩张 图像化 坚守 文化形态 新媒体时代 迅速发展 电子科技 图像文化 电子时代 西方社会 图像转向 西方学者 文学研究 电信时代 德里达 世界 大地 传统
原文传递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 被引量:45
7
作者 马永强 王正茂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8,共4页
当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乡村精神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和新的乡村文化。所以,它不仅是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与互融,是乡土文化内涵的重构与创新,而且也... 当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乡村精神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和新的乡村文化。所以,它不仅是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与互融,是乡土文化内涵的重构与创新,而且也是"人的建设"和乡村文化生态的建设,是乡村精神与乡村文化价值观的重构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 内涵 文化形态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构建——兼论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被引量:48
8
作者 崔乐泉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丰富和充实的,因而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文化构建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建构要以自己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同时,也不能自我封...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丰富和充实的,因而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文化构建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建构要以自己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同时,也不能自我封闭,拒绝外来文化。我们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就是根据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传统体育文化和外来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对其中文化元素进行抉择,或采借、或抗拒、或保持、或抛弃,新文化就是对各种文化元素的抉择和重组的结果。对于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在体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征程上,我们在承认传统的同时,要力避守旧。应该承认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革新和改良,认可它是建立在多样化基础上的发展。这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 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文化 基本价值观念 发展过程 文化元素 文化形态 文化构建 自我封闭 外来文化 发展问题 发展进程 新时代 多样化 建构 抉择 抛弃 重组 革新
下载PDF
意识形态 媒体 商品--亚文化的收编方式 被引量:43
9
作者 胡疆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文化 意识形态 媒体 商品 主导文化 文化形态 集体认同 自下而上
下载PDF
竞技+传媒+观众+商业运作——体育电视文化产业漫谈 被引量:38
10
作者 卢元镇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8,共2页
20世纪后半叶.电子技术的突然兴起,降临了电视时代。一种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至深的文化——电视文化应运而生。当电视文化与竞技体育碰撞时进发出了剧烈的火花,融合成一款新兴的文化形态——体育电视文化。而支撑着这种文化生存和发... 20世纪后半叶.电子技术的突然兴起,降临了电视时代。一种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至深的文化——电视文化应运而生。当电视文化与竞技体育碰撞时进发出了剧烈的火花,融合成一款新兴的文化形态——体育电视文化。而支撑着这种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是各种商业行为,于是就生成了一类经营额巨大的产业——体育电视文化产业。因此,一驾以竞技体育、观众、大众传播媒介和商业为四轮的马车驰骋起来,并大摇大摆地驶进21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电视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 文化形态 观众 火花 融合 产业 经营额 商业行为
下载PDF
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35
11
作者 赵毅衡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共7页
形式具有意义,独立于内容的意义,这是20世纪美学一再阐明的命题。本文想要论证的是,小说的叙述形式,具有独立于小说内容的意义,而且是与整体的社会文化形态相关的意义。具体地说。
关键词 叙述形式 文化意义 小说 形式特征 形态相关 美学 20世纪 人物视角 文化形态 叙述者
原文传递
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从9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粉墨登场,网络传播活动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化现象的出现。本...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从9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粉墨登场,网络传播活动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化现象的出现。本文认为,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传统的受众获得了空前的传播自由以及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的巨大自由度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是一种群体化、多元化、多层次和极具创造性的文化形态。根据网络文化的这几个特点,可以对网络文化分别进行分类。本文对根据网络文化的群体化所区分的两种文化形态——网络媒介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群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大众文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命运及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网络文化 文化形态 信息交流 文化冲突
下载PDF
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波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了读图时代。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了读图时代。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本文试就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发表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时代 受众心理 阅读 传播理念 中心 取向 文化形态 标志 拓展 范式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30
14
作者 龙佩林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现代体育 体育领域 奥运会 经济全球化 文化选择 文化形态 世界 发展 程度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嬗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6
15
作者 隋岩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2,共6页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指责、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谁整编谁的斗争 ,实质上是文化形态的优劣问题 ;对其从表象到表象的浅层次指责 ,暴露出以一种文化形态的普遍性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或是以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排斥另一种文...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指责、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谁整编谁的斗争 ,实质上是文化形态的优劣问题 ;对其从表象到表象的浅层次指责 ,暴露出以一种文化形态的普遍性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或是以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的普遍性的悖谬。只有确定文化形态的划分依据———文化目的 ,才能超越众多文化表征、区分不同形态的本质 ,使比较获得共同的前提 ,批评更具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形态 文化目的 文化嬗变 中国 当代 哲学 主导文化 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 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冲突中的交融──论当今中国三种文化形态及其关系 被引量:30
16
作者 徐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20-25,共6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人文知识分子 文化形态 主导文化 精英文化 当今中国 正统意识形态 “多样化” 主旋律 大众化
下载PDF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 被引量:25
17
作者 龚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9-31,共3页
课程改革呼唤鲜活的教学文化。作为在教学场域中生成的文化形态,教学文化首先需要尊重主体性,尤其是学生主体性。然而,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文化具有不少弊端,让学生主体性丧失;新课程呼唤批判型教学文化,即从纯粹接受到学会批判再到主动发现。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文化 接受 批判 发现 课程改革 呼唤 学生主体性 转型 文化形态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次炤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往往循着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对传统音乐的观念,即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研究;另一条是对传统音乐的形态,即对中国传统音乐各门类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但实际上,某种文化形态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往往循着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对传统音乐的观念,即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研究;另一条是对传统音乐的形态,即对中国传统音乐各门类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但实际上,某种文化形态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与它在同一块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某种文化观念不可能没有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有时并不那么直接,但却根深蒂固。所以,把音乐的观念和形态放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中作综合考察,应该是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表面上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念和形态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但从内在的文化规律上来看,它们却牢固地统一在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一些文化精神之中。人文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文化土壤 文化形态 艺术表现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板腔体 人性 中国传统戏曲
原文传递
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军科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2期7-12,共6页
在全球文化交往和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陈列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 在全球文化交往和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陈列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提出,更加拓展和强化了这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化形态 全球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哲学 审美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