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戏剧及其文化命运 被引量:9
1
作者 廖奔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7-143,共17页
本文对东方戏剧的艺术风格、美学原则和思维方式的特征进行了概括,阐述了东方戏剧近代以来发生的蜕变以及东方戏剧的艺术精神对西方戏剧的反馈作用,并对东方戏剧的未来命运作了相应的预测。作者认为,东方戏剧艺术特征的一致性体现在戏... 本文对东方戏剧的艺术风格、美学原则和思维方式的特征进行了概括,阐述了东方戏剧近代以来发生的蜕变以及东方戏剧的艺术精神对西方戏剧的反馈作用,并对东方戏剧的未来命运作了相应的预测。作者认为,东方戏剧艺术特征的一致性体现在戏剧功能、形态、形式、构成、叙事、结构、审美诸方面,它是一种明确肯定假定性的戏剧;东方戏剧的艺术有机整体观、迫求艺术精神的和谐、侧重艺术的求美而非求真等,体现了东方思维的独特性,这使得东方戏剧的发展未曾受到某种美学原则的硬性框范和裁剪;近代以来,东方戏剧逐步引入西方戏剧样式,导致一些新的戏剧混合体的生成,西方戏剧也多层次多角度地从东方戏剧那里发掘和汲取艺术本原精神,借鉴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形成了世界剧坛发展的双向运动;而东方戏剧的未来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文化的精神趋势,即文化扭结的日益加重和融合互渗的渐进发生,东西方戏剧因而已经并将继续彼此靠拢,形成相对完美的戏剧样式,即象征与写实的有机结合,但戏剧的民族性、艺术风格的差异和地方趣味将继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戏剧 西方戏剧 文化命运 亚里士多德 艺术风格 世阿弥 有机整体观 美学原则 艺术特征 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相似与共鸣:女性主义与生态学联姻的内在依据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桂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8,共4页
20世纪70年代,部分女性主义在吸纳生态智慧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对社会分析的壁垒,敏锐深刻地指出:父权等级制度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各种压迫和破坏的共同根源;而任何危害生命的活动都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学的问题,还是一个女性主义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部分女性主义在吸纳生态智慧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对社会分析的壁垒,敏锐深刻地指出:父权等级制度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各种压迫和破坏的共同根源;而任何危害生命的活动都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学的问题,还是一个女性主义的问题。我们认为,二者的联姻并不是偶然的。女性与自然在存在状态、文化命运和生态理想诸方面的相似与共鸣,是其理论联结的内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存在状态 文化命运 二元对立 父权制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汝伦 《精神文明导刊》 2010年第11期23-26,共4页
一、没有相称的文化,大国地位难以奠定 近代以来,国人好谈文化,可谈得越多,文化越成了模糊的概念。严格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分殊的。一般而言,文化偏重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等。
关键词 文化命运 当代中国 大国地位 近代以来 宗教信仰 哲学思想
原文传递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殖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洪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包含着文化殖民,这是一个携带着强大资本与发达技术的西方文化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基督教、近代启蒙思想和当代美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在...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包含着文化殖民,这是一个携带着强大资本与发达技术的西方文化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基督教、近代启蒙思想和当代美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文化与主导全球化进程的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中国人如何应对文化殖民的问题。在文化殖民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起伏不定。在文化殖民的第一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一如既往地自信;但是在第二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重大挫折;在第三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有复兴迹象,但由于这个时代的特殊背景,传统文化的未来命运仍然扑朔迷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殖民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命运
下载PDF
关于新加坡、菲律宾社会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范丽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5-99,共5页
新加坡和菲律宾在文化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尽管两国文化有着受西方文化殖民的共同遭遇,但是,由于在西方文化殖民活动中不同的命运及历史原因,两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文化构建也大相径庭。
关键词 新加坡 菲律宾 文化命运 文化构建
下载PDF
我以为的90年代诗歌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光炜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69-70,共2页
当90年代如泥沙俱下,似乎已近尾声的时候,人们对90年代诗歌的理解是相当宽泛的:如《诗刊》意义上的“90年代诗歌”、外省几家曾经先锋的诗刊所确认的“90年代诗歌”、根本不读诗的人士心目中的“90年代诗歌”、甚至若大兵一般武断的朋... 当90年代如泥沙俱下,似乎已近尾声的时候,人们对90年代诗歌的理解是相当宽泛的:如《诗刊》意义上的“90年代诗歌”、外省几家曾经先锋的诗刊所确认的“90年代诗歌”、根本不读诗的人士心目中的“90年代诗歌”、甚至若大兵一般武断的朋友所说的“90年代诗歌”等等。人们根据自己的美学观念对它进行随意性的解释,或者依据个人的好恶对它提出诗学的要求,这些都是不足为怪的,可以说是非常正常的。对此,我都表示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诗歌 当代诗歌 美学观念 知识分子精神 语言能力 行为主义 意识形态 文化命运 生存焦虑 文化处境
下载PDF
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恒利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46-50,共5页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范式转换。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高度职业化的社会 ,建立在平等个体基础上的分工协作的“事”际关系取代了传统社会一切以先赋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种姓、等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传统理想人...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范式转换。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高度职业化的社会 ,建立在平等个体基础上的分工协作的“事”际关系取代了传统社会一切以先赋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种姓、等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传统理想人格内化为普世个体。用西学的眼光对儒家伦理进行分解、转化 ,寻求建构现代性的道德资源 ,首先必须深刻把握这种范式转换的文化命运 ,只有这样才可能从传统的个体心性关怀中发展出普世主义个体伦理观 ,克服所谓的“文化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命运 内化 范式转换 克服 现代社会 建构 职业化 儒家伦理 个体伦理 心性
原文传递
文化史观与文化命运——对民族文化现代境遇的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甘代军 唐婷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愚昧与落后、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进化史观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去传统化"文化运动,与近30年来传统与现代"共荣"的文化再生产史观指引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都试图扭转传统文化或传续或消亡的命运。... 在愚昧与落后、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进化史观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去传统化"文化运动,与近30年来传统与现代"共荣"的文化再生产史观指引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都试图扭转传统文化或传续或消亡的命运。但这样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因此人类试图改变文化"命运"的理性逻辑需要重新省思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历史观 文化命运 理性
下载PDF
儒家文化命运辨析--全球化时代几种儒家文化归宿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康晓光 卢宪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50,325,共16页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了,还是已经彻底消亡,抑或是处于一种折中状态?二,近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性质,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实证分析表明: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既不是张之洞所言的"一成不变",也不是列文森所言的"彻底消亡"。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被妖魔化的历史之后,经过损益的儒家文化仍然活着。二、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不是一场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不是稍纵即逝的泡沫,而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儒家文化正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儒家文化之所以在此时走上复兴之路,一是中国的终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素质,这种素质孕育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二是中国的工具文化现代化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成功创造了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大势";三是当下的有利的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文化命运 全球化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中医文化的命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其成 《前进论坛》 2010年第4期41-44,共4页
挑战与失语:百年中医的坎坷历程 一百多年以来,中医所走过的道路真是坎坷多艰,几次险遇取缔。当然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中医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命运 坎坷 危机 中华
下载PDF
少数民族动画在对外传播中的价值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军华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69-70,共2页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动画是我国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动画,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和量级上的提升,而且是面向全球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命运共同体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如何借助少数民族动画讲好...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动画是我国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动画,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和量级上的提升,而且是面向全球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命运共同体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如何借助少数民族动画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有着现实紧迫性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动画 对外传播 价值 多民族国家 影视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命运 中华民族
下载PDF
中医文化的命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其成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挑战与失语:百年中医的坎坷历程一百多年以来.中医所走过的道路真是坎坷多艰,几次险遇取缔。当然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中医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命运 坎坷 中华
原文传递
孤儿·残阳·游魂:陈三立诗歌的悲情人格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老虎 胡晓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5-183,共9页
陈三立既是戊戍维新党人 ,又是晚清民初杰出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 ,既有前所未见的文化危机意识 ,又有着对时代社会特征的深刻省察 ,真实地再现了他对家国、生命、文化命运一体的悲剧性反思 ,集深厚内敛的情感、清深明澈的理性与独特的... 陈三立既是戊戍维新党人 ,又是晚清民初杰出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 ,既有前所未见的文化危机意识 ,又有着对时代社会特征的深刻省察 ,真实地再现了他对家国、生命、文化命运一体的悲剧性反思 ,集深厚内敛的情感、清深明澈的理性与独特的悲情人格为一体。这正鲜明表现了近代诗区别于唐宋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悲情 陈三立 唐宋诗 诗人 悲剧性 独特 文化命运 人格 文化危机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变革的文化命运
14
作者 袁联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文化命运 文体变革 实验性 话剧 文化心理结构 思想政治环境 文艺作品
原文传递
文化效益与文化命运
15
作者 刘红梅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效益决定文化命运。在当前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和消费高雅文化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生产和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成本低、收益大。高雅文化的衰...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效益决定文化命运。在当前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和消费高雅文化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生产和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成本低、收益大。高雅文化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主导文化主要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在此讨论范围。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雅文化将充分实现其效益而逐渐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效益 文化命运 主导文化 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
下载PDF
一位绝代佳丽的文化命运遭际——三个王昭君人物形象比较谈
16
作者 刘同般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王昭君》 人物形象比较 文化命运 《西京杂记》 《汉宫秋》 《汉书》 《琴操》 创作影响 马致远 郭沫若
下载PDF
沈从文、福克纳乡土文学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吉乡 《零陵学院学报》 2005年第1X期96-98,共3页
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隔膜,人性逐渐异化,因此人性和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命运就成了当今东西方文学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沈从文、福克纳为代表,对东西方乡土文学中人性与文化命运进行探讨。
关键词 沈从文 福克纳 乡土文学 人性 文化命运
下载PDF
简论中华元典的政治价值及文化命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航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5-77,共3页
中华元典作为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经典,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历代当政者站在有利于政权巩固的立场,推举高扬了提倡尊卑有序的儒家元典,冷落排斥了伸张民众权利的墨家元典,宽宥容忍了秉持明哲保身的道家元典,采纳贯彻了... 中华元典作为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经典,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历代当政者站在有利于政权巩固的立场,推举高扬了提倡尊卑有序的儒家元典,冷落排斥了伸张民众权利的墨家元典,宽宥容忍了秉持明哲保身的道家元典,采纳贯彻了主张君权至上的法家元典。以《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典籍为代表的中华元典,被历代当政者从政治利害角度进行解读吸纳,成为历代当政者根据功利需求进行选择利用的政治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元典 政治价值 文化命运
下载PDF
文化命运与心性智慧
19
作者 王岳川 《今日教育》 2014年第9期60-61,共2页
在时间的长河中,世界上任何一种消亡和正在消亡的文明都不可能重兴,而只能以一种文化生命的质素,置于新文化的肢体中,这也许可以称为“文化复兴”,而不是“重兴”。几蒙洗劫的古埃及金字塔,空自矗立的古希腊神庙,慨叹着昔日文明... 在时间的长河中,世界上任何一种消亡和正在消亡的文明都不可能重兴,而只能以一种文化生命的质素,置于新文化的肢体中,这也许可以称为“文化复兴”,而不是“重兴”。几蒙洗劫的古埃及金字塔,空自矗立的古希腊神庙,慨叹着昔日文明的失落,诉说着昔日辉煌的不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命运 智慧 心性 埃及金字塔 文化生命 文化复兴 文化 古希腊
下载PDF
历史变迁与文化命运——丹尼斯·贝尔“马克思主义文化矛盾”批判
20
作者 张三元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0,共7页
贝尔用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两种特殊文化模式的命运来"拷问"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显示了他的聪明和狡黠。其实,只有唯物史观才能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解答。马克思在构建自己的文化理论时,走的是一条与"文化史观"不同的... 贝尔用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两种特殊文化模式的命运来"拷问"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显示了他的聪明和狡黠。其实,只有唯物史观才能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解答。马克思在构建自己的文化理论时,走的是一条与"文化史观"不同的道路——唯物史观。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必须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共同体,有着各自的运行轨迹,但都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殊途同归,有着共同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政治文化 历史变迁 文化命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