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发现与发现文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杰舜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期97-104,共8页
人的本质在于文化,而文化是需要表达的;文化需要表达,而表达则是需要发现的。对人和人的一切行为方式洞察的表达就是文化发现。文化发现作为人类学洞察性的一种文化表达,便赋予我们一个发现文化的使命。发现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类学的一种... 人的本质在于文化,而文化是需要表达的;文化需要表达,而表达则是需要发现的。对人和人的一切行为方式洞察的表达就是文化发现。文化发现作为人类学洞察性的一种文化表达,便赋予我们一个发现文化的使命。发现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类学的一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发现 发现文化
下载PDF
分子人类学的视野:广西世居民族源流新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杰舜 李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分子人类学的视野中,广西世居民族源流的文化发现,一是历史文献与基因分析的相互印证;二是壮侗语族的核心并不是壮族;三是仡佬族比壮族更古老;四是壮族的发展是从东向西,不是南壮北壮的分层;五是百越与苗蛮似乎是同源的。
关键词 广西世居民族 分子人类学 基因分析 民族源流 文化发现
下载PDF
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3
作者 于海燕 王瑞金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1年第2期55-58,95,共5页
关键词 考古学 文化发现 赤峰地区 新石器时代 意义
下载PDF
掷地有声
4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8-9,共2页
中国文化缺少经典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缺少大师式的文化权威。泛漫汪洋的文化,必然是包含着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开展文化建设需要妥善处理和把握两方面重大关系:一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 中国文化缺少经典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缺少大师式的文化权威。泛漫汪洋的文化,必然是包含着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开展文化建设需要妥善处理和把握两方面重大关系:一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文化事业 文化发现 经营性文化 文化建设需要 师式 经济发展 文化精华 贾宝玉 鲁迅作品 高中
原文传递
从《白鹤舞》到《白纻舞》——吴舞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殷亚昭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36-41,共6页
人们在阐述古舞的渊源和流变吋,总会有难以言传的曲折和神祕之感。这也许是因为,舞蹈造型的本身就是一种最深刻、最典型的文化发现。所以,如今探索吴地古舞《白鹤舞》、《白舞》之类,就应该以文化的眼光,对之进行新的审视和认识。尤其... 人们在阐述古舞的渊源和流变吋,总会有难以言传的曲折和神祕之感。这也许是因为,舞蹈造型的本身就是一种最深刻、最典型的文化发现。所以,如今探索吴地古舞《白鹤舞》、《白舞》之类,就应该以文化的眼光,对之进行新的审视和认识。尤其是始于东吴、盛于六朝的著名吴舞——《白舞》,它形式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舞 白纻舞 文化发现 白丝 拂舞 《乐府诗集》 季札观乐 唐宋大曲考 《吴越春秋》 文人乐府
原文传递
文化发现与王了望的书法艺术
6
作者 田卫戈 《西部文艺研究》 2022年第1期151-153,共3页
文化发展的目的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文化自律的表现。王了望作为陇上书法名家,曾被几度遗忘。但文化发现的历史长河中,他最终还是被“唤醒”,进入我们的视野。从王了望的被发现里,我们其实看到的是一代代学人对崇高的传统人文精神和... 文化发展的目的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文化自律的表现。王了望作为陇上书法名家,曾被几度遗忘。但文化发现的历史长河中,他最终还是被“唤醒”,进入我们的视野。从王了望的被发现里,我们其实看到的是一代代学人对崇高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人格品性的追求。对王了望文化发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秉承一种追求和理想,就能看到其更广阔而深邃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了望 文化发现 书法
下载PDF
华夏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升起——良渚文化发现70周年纪事
7
作者 刘斌 《今日浙江》 2006年第2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发现 华夏文明 新石器时代文化 纪事 杭州市区 长江流域 良渚文化 余杭
原文传递
作为一种国家战略的文化
8
作者 樊浩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3,共6页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哲学精髓到底是什么?无需旁求,中国之"中"的"国姓"便昭示着古今往来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和最高智慧。在当代文明体系中,中国文化如何立"中"之大本、求"中"之境界?一言概之...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哲学精髓到底是什么?无需旁求,中国之"中"的"国姓"便昭示着古今往来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和最高智慧。在当代文明体系中,中国文化如何立"中"之大本、求"中"之境界?一言概之:构建"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或将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世纪是文化大发现的世纪。西方世界文化大发现的趋势和结果是经过由韦伯开启的学术路径,完成对以基督教为精神家园的西方文明的"理想类型"的合法性论证,最终将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全球化"的理念和文化帝国主义的现实。在文化已经上升为欧美世界的国家战略的时代,面对发展与幸福冲突的世界性文明危机,只有"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才可能使中国文化发展回归于"中"之"大本"。为此,中国文化战略必须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制度层面确立国家的文化意识或文化自觉并厘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精神层面实现新的伦理启蒙和伦理觉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国家战略 文化发现 幸福 伦理觉悟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途径探析
9
作者 徐尊英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1Z期295-296,共2页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由美国学者提出后,很快被引入我国,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得到企业界的认同,并相继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企业文化建设,其中也不乏成功者,如海尔、TCL、联想等。但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由美国学者提出后,很快被引入我国,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得到企业界的认同,并相继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企业文化建设,其中也不乏成功者,如海尔、TCL、联想等。但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根据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要求来审视我国的企业文化发现: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整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尚存在诸多缺失与不足,如简单化、片面化、形式化、趋同化、速成化、静止化等。因此如何由初始阶段尽快转向提升阶段,迅速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水平,是当前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做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发展 以人为本 经济时代 文化发现
下载PDF
论冯骥才非虚构新作《漩涡里》的写作特色
10
作者 毕莉莉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6-71,共6页
《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以下简称《漩涡里》),作为冯骥才《冰河》《凌汛》《激流中》等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写作的最后一本,突显了作家、画家、学者、文化遗产保护人这四重身份在冯骥才生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以下简称《漩涡里》),作为冯骥才《冰河》《凌汛》《激流中》等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写作的最后一本,突显了作家、画家、学者、文化遗产保护人这四重身份在冯骥才生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记录了冯骥才二十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传达出其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反思与现实关怀,向读者展示了众多珍贵文化发现。《漩涡里》以自我口述史方式,摘录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的重要文化观点,具有档案留存的作用。《漩涡里》不仅是冯骥才个人艰辛思想历程的书写,更是非虚构文学创作的标杆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漩涡里》 非虚构 文化自觉 文化发现
下载PDF
对湘桂走廊和桂北山寨民居的文化发现——《鲁愚力钢笔画》评介
11
作者 余福州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鲁愚力是著名的桂北民居研究专家,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钢笔画画家。他在数十年里行走于桂北大地上创作的建筑风景钢笔画写生作品,既是他进行民居研究的专业需要,又是具有桂北特色的建筑风景画的荟萃,是他对湘桂走廊和桂北山寨民居的文化... 鲁愚力是著名的桂北民居研究专家,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钢笔画画家。他在数十年里行走于桂北大地上创作的建筑风景钢笔画写生作品,既是他进行民居研究的专业需要,又是具有桂北特色的建筑风景画的荟萃,是他对湘桂走廊和桂北山寨民居的文化发现与诠释。从西方传入的钢笔画在他笔下充溢了中国绘画精神,给人清新舒朗的画面感觉,而这些作品所揭示的桂北民居的文化意义,又为当今桂林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风景钢笔画 文化发现 价值指向
下载PDF
为藏经洞“罪人”王道士辩诬
12
作者 朱小农 《文史杂志》 201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敦煌莫高窟,因为有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壁画、塑像的"千佛洞"和埋藏宋之前5万多件古代文献资料的"藏经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 敦煌莫高窟,因为有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壁画、塑像的"千佛洞"和埋藏宋之前5万多件古代文献资料的"藏经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道士 敦煌学 文化发现 伯希和 敦煌遗书 黑韩王朝 考古报告 敦煌艺术 斯坦因 汪宗翰
下载PDF
探索艺术源头 弘扬民族文化——谈西部频道《魅力12》的艺术特色
13
作者 刘冰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的《魅力12》自开播以来,好评不断。它的节目形式无论从构思还是编排上都活泼新颖,深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节目所推崇的文化发现价值、文化记录价值的开掘,在今天浩如烟海的电视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通过对节目...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的《魅力12》自开播以来,好评不断。它的节目形式无论从构思还是编排上都活泼新颖,深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节目所推崇的文化发现价值、文化记录价值的开掘,在今天浩如烟海的电视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通过对节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有许多创新和独到之处是值得称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频道 中央电视台 《魅力12》 艺术特色 节目形式 文化发现价值 文化记录价值
原文传递
伊犁河流域考古文化的新篇章
14
作者 夏雷鸣(编) 《新疆社会科学信息》 2006年第1期35-35,共1页
2001年7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伊犁州文物部门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喀什河南岸的“穷科克”台地的55座古代墓葬和一座祭祀坛进行了发掘。喀什河是伊犁河的一个支流,伊犁河发源于中国新疆境内,向西北流入哈萨克斯坦的巴... 2001年7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伊犁州文物部门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喀什河南岸的“穷科克”台地的55座古代墓葬和一座祭祀坛进行了发掘。喀什河是伊犁河的一个支流,伊犁河发源于中国新疆境内,向西北流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公里。此次考古发掘,也是伊犁河流域考古的一部分。伊犁河流域考古在新疆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新疆正式提出命名并经过一定程度论证的考古学文化有三个,即察吾乎沟口文化、焉不拉克文化和苏贝希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发现于1958年,当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文弼先生在伊犁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在伊犁昭苏发现许多古代墓葬。此后虽然对伊犁昭苏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但对新疆北部的史前文化的认识.总体仍是一片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考古文化 文物考古研究所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巴尔喀什湖 中国科学院 古代墓葬 考古发掘 文化发现
下载PDF
菊韵
15
作者 孟昭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11X期2-2,共1页
关键词 文化发现
下载PDF
儒家道德哲学及其对新时期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道岭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7-91,共5页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盛衰荣辱,之所以至今仍绵延不息,枝繁叶茂,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文化基因。儒家哲学则是这个文化基因里核心的遗传密码。儒家哲学的精髓是它的道德哲学,几千年来,影响中华...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盛衰荣辱,之所以至今仍绵延不息,枝繁叶茂,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文化基因。儒家哲学则是这个文化基因里核心的遗传密码。儒家哲学的精髓是它的道德哲学,几千年来,影响中华民族至深的也是它的道德哲学。新时期,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乃至中国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儒家道德哲学的发现和再发现。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德哲学对新时期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哲学 文化软实力 文化发现
下载PDF
中国海底文化遗产发现报告制度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17
作者 李锦辉 《社科纵横》 2011年第2期54-56,67,共4页
随着近海勘探技术的进步,中国海底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沉重的压力。目前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文物发现者实施奖励制度但应者寥寥,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这种奖励是一次性的,无法构成多次博弈而陷入囚徒困境。博弈论则指出在多次博弈的... 随着近海勘探技术的进步,中国海底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沉重的压力。目前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文物发现者实施奖励制度但应者寥寥,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这种奖励是一次性的,无法构成多次博弈而陷入囚徒困境。博弈论则指出在多次博弈的格局下,当事人将会选择合作。这对中国海底文化遗产发现奖励制度的改进指出了改进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文化遗产发现报告制度 囚徒困境 多次博弈 立法改进
下载PDF
奇人奇事背后的文化情怀
18
作者 彭程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3,共2页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的面貌在在各异.任何一种职业行当,在外人眼中,都或多或少因为距离感的存在,而产生出某种好奇心."生活在别处"的说法,正是对这种心情的写照.虽然在当事人,也许会有"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之感...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的面貌在在各异.任何一种职业行当,在外人眼中,都或多或少因为距离感的存在,而产生出某种好奇心."生活在别处"的说法,正是对这种心情的写照.虽然在当事人,也许会有"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之感,这便引出了那个"围城"之喻--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不管如何评价,这该是人性之一种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奇叟——京味文化发现与珍藏》 黄殿琴 中国 生存状态 书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