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 被引量:148
1
作者 马中红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112,共9页
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媒介对青年亚文化的激活,带动了各种文化关系的重新调适,改写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了青年亚文化的多重转向。这其中包括青年文化形态由传统风格化表征向多媒介数字虚拟化生存的转向,由"小众... 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媒介对青年亚文化的激活,带动了各种文化关系的重新调适,改写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了青年亚文化的多重转向。这其中包括青年文化形态由传统风格化表征向多媒介数字虚拟化生存的转向,由"小众联盟"向"普泛化"的转向,由单向滞后传播向多向交互式和即时性传播的转向,并最终促成了青年亚文化表达方式和内容特质的根本性转向。这些转向关联着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娱乐化、商业化和全球化问题,在呈现文化裂变的同时也呼唤文化协调。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博弈和协商中,在不同亚文化类型的碰撞中,显示出文化创新的潜能,从而对社会整体文化的变迁发生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新媒介 文化转向 现代社会文化 主流文化 互联网技术 全球化问题 文化关系
原文传递
“那”文化圈论 被引量:58
2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7,共8页
本文认为,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着冠以“那”(壮语:水田)字的地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那”文化,“那”地名分布的范围,称为“那”文化圈。在“那”文化圈中生活的主要是操壮侗语族语言的族群,包括中国的壮... 本文认为,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着冠以“那”(壮语:水田)字的地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那”文化,“那”地名分布的范围,称为“那”文化圈。在“那”文化圈中生活的主要是操壮侗语族语言的族群,包括中国的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黎,泰国的泰,老挝的老,越南的岱、侬,缅甸的掸等民族以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人。他们的主要文化特征是:语言同源,以稻作为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使用双肩石器,制造和使用铜鼓等。文章还论述了“那”文化圈族群及其文化与汉文化及印度化的关系,“那”文化圈研究对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文化 族群 文化特征 文化关系
下载PDF
“新国学”论纲(下)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富仁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110,共26页
关键词 新国学 论纲 经济关系 金钱关系 交易双方 政治关系 政治权力 合同契约 文化关系 契约关系 人与人 法制 精神 情感 理智
原文传递
互嵌、分歧与可见: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30
4
作者 马中红 胡良益 《青年探索》 CSSCI 2021年第5期18-27,共10页
新媒介青年亚文化发展迅猛,影响力剧增,文化关系愈益复杂。主导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一方面存在对立、对峙以及隔阂的互斥关系,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形成了多样的“共情”“融合”的互嵌关系。青年亚文化的圈层文化实践不断超越... 新媒介青年亚文化发展迅猛,影响力剧增,文化关系愈益复杂。主导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一方面存在对立、对峙以及隔阂的互斥关系,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形成了多样的“共情”“融合”的互嵌关系。青年亚文化的圈层文化实践不断超越小圈子范围,其思维方式和组织行为持续向其他文化蔓延,在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加重了亚文化圈之间的撕裂,甚至引发文化间的冲突和极化,包括主导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亚文化之间、亚文化内部等多重面向。研究还发现,在性别文化领域,当青年女性从“不可见”逐渐转向“可见”时,网络两性关系呈现紧张态势,性别文化已成为青年亚文化研究中的“显性”议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媒介技术、行政力量以及个人行动的综合作用,成为上述文化关系变化的重要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文化关系 文化互嵌 分歧极化 性别可见
下载PDF
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淳 《人类学学报》 1983年第4期331-341,407-408,共13页
通过中国十个重要细石器遗址中细石核的观察,对中国细石核的类型和工艺技术作一初步的区分和综合的比较,以探讨中国细石器传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同时与发现于东北亚、西北美的细石核进行对比,从它们之间的异同来看这一地区在... 通过中国十个重要细石器遗址中细石核的观察,对中国细石核的类型和工艺技术作一初步的区分和综合的比较,以探讨中国细石器传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同时与发现于东北亚、西北美的细石核进行对比,从它们之间的异同来看这一地区在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器 更新世晚期—全新世 文化关系
下载PDF
观察“风险”何以可能 关于卢曼《风险:一种社会学理论》的评述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戌凡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3-187,共15页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风险社会 卢曼 现代化理论 风险理论 文化关系 文化维度 系统理论 法律思想 格拉斯
下载PDF
唐代西藏马球戏传入长安 被引量:24
7
作者 陰法鲁 《历史研究》 1959年第6期41-43,87-88,共5页
西藏人民和祖国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到了唐代,西藏称为"吐蕃",吐蕃和唐朝当时已已"和同为一家",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长安盛行的马球戏就是西藏人传进来的.在中原地区,原来有一... 西藏人民和祖国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到了唐代,西藏称为"吐蕃",吐蕃和唐朝当时已已"和同为一家",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长安盛行的马球戏就是西藏人传进来的.在中原地区,原来有一种踢球的游戏,称为"蹴鞠"或"蹋鞠".刘向"别录"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踢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所谓黄帝所作,只是传言;说起于战国之时,是可以相信的.关于鞠的制法,"汉书""霍去病传"颜师古注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踢而戏也."游戏时以用脚踢为主,有时兼用手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吐蕃 唐代 中原地区 长安 文化交流 文化关系 传入 马球 游戏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前 张晓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37,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指向对共同体生活的切入,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实践的理论与现实之维。共同体生活的文化作用、内容、导向,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实践对传承的表达、思想对外在化转换的引领,通过中华文化认同的外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指向对共同体生活的切入,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实践的理论与现实之维。共同体生活的文化作用、内容、导向,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实践对传承的表达、思想对外在化转换的引领,通过中华文化认同的外显,对接共同体意识文化意蕴作用的逻辑;由“承认一认可一赞同”、经“归属达致”,转向“自觉”认知与理解的梯级,以文化心理归属走向共同体意识阐发的价值归属、文化自觉的自由抉择走向共同体意识诠释的理性自觉,连接共同体意识表达的文化关系;文化目标、载体、方法以文化内聚力、影响力、认同力的提升,通过价值表达的利益性诠释、主体说服的情感性共鸣、动力激发的心理性契合,链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逻辑 文化关系 文化路径 文化实践
原文传递
多层面地认识医患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柯斌铮 周代文 王建华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1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医方 患方 利益关系 道德关系 文化关系 法律关系 医患关系
下载PDF
河北平原两侧新石器文化关系变化和传说中的洪水 被引量:21
10
作者 韩嘉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7-67,共11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Hebei Plain were very close during 8000-7000BP; later, it was interrupped around 6000 years ago; but at about 5000BP, the linkage was gradually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Hebei Plain were very close during 8000-7000BP; later, it was interrupped around 6000 years ago; but at about 5000BP, the linkage was gradually recovered. These changes must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legendary floods judging from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opes in which they happened as well as the peculiar features shown in the cultures. At the same time, inundation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a presumable important factor of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关系 河北平原 新石器 洪水 传说
原文传递
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严绍(汤玉)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1期1-21,共21页
一比较文化的研究,是人们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和各自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其中,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双边文化关系或多边文化关系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通过揭示异质文化之间复杂而生动的关系。
关键词 文学关系研究 美意识 文化关系 方法论问题 文化研究 比较文化 研究者 中日文化 原典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劳资关系的文化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孟令军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作为社会关系之一的劳资关系 ,既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 ,也是一种市场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的客观存在 ,既因其与经济关系内在有机联系的不可分性所决定 ,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正确认识把握劳资间的文化关系 ,将给我国社... 作为社会关系之一的劳资关系 ,既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 ,也是一种市场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的客观存在 ,既因其与经济关系内在有机联系的不可分性所决定 ,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正确认识把握劳资间的文化关系 ,将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新兴的劳资关系铺垫一个自觉合理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氛围 ,同时 ,也为劳资双方调节彼此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更好地实现劳资合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资合作 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文化 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正确认识 铺垫 文化关系 途径
下载PDF
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与民间文化关系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光东 杨位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共22页
关键词 民间文化形态 文化关系 中国作家 二十世纪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知识分子 多样化 五四新文学 美的 民间文化资源
下载PDF
美国精神与竞技运动文化关系的阐释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新萍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0-52,共3页
竞技运动文化是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这一移民国家特有的价值观--美国 精神密切相关。美国精神为竞技运动文化提供了精神源泉和物质基础,而竞技运动文化反过来又作用于美国精神,对其不 断强化,探讨了二者间关... 竞技运动文化是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这一移民国家特有的价值观--美国 精神密切相关。美国精神为竞技运动文化提供了精神源泉和物质基础,而竞技运动文化反过来又作用于美国精神,对其不 断强化,探讨了二者间关系并指出美国精神对竞技运动文化也具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运动 美国精神 大众文化 负面影响 主流文化 文化关系 价值观 阐释 源泉 移民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相互渗透与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立 《理论前沿》 CSSCI 2000年第21期3-5,共3页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全球化进程 政治 表现 丰富 相互依存 条件 文化关系 国际经济
全文增补中
宗教与文化关系刍议 被引量:12
16
作者 卓新平 《世界宗教文化》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中国学术界近年来比较热心于宗教与文化的探讨,二者的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宗教文化”、“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说亦引起普遍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在1994年10月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爱德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学术界近年来比较热心于宗教与文化的探讨,二者的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宗教文化”、“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说亦引起普遍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在1994年10月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爱德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文化关系 基督教文化 文化现象 国际学术研讨会 社会意识形态 爱德基金会 人类文化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意义
原文传递
文化转型与人格障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玉杰 公文华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7-19,共3页
文化转型与人格障碍孙玉杰公文华人格既是一定社会塑造与文化濡化的产物,又是个体适应环境、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结果,健康的人格总是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自我控制分不开的。目前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和深入... 文化转型与人格障碍孙玉杰公文华人格既是一定社会塑造与文化濡化的产物,又是个体适应环境、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结果,健康的人格总是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自我控制分不开的。目前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和深入,文化适应、自我平衡的要求也越来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人格障碍 健康人格 社会适应 民族文化 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关系 心理健康 文化适应 人的现代化
下载PDF
抗战时期难童的异常心理问题 被引量:11
18
作者 苏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迅速扩大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迨至年底国民政府便丧师失地,退往内地。不到两年,半壁江山,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大批难童涌向大后方。国民政府振济委员会收容、救济了许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迅速扩大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迨至年底国民政府便丧师失地,退往内地。不到两年,半壁江山,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大批难童涌向大后方。国民政府振济委员会收容、救济了许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孓然一身的孤儿到各级保育会疗养院,安排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图解决严重的战时社会问题,并为战后培养各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心理 抗战时期 心理卫生调查 保育院 疗养院 国民政府 文化关系 心理品质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儿童心理
下载PDF
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关系初论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开玉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31-37,共7页
三星堆遗址遗物,从1931年开始发现,迄今已近六十年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曾先后进行过多次发掘并公布了一批专题研究成果。1986年夏,又发现祭祀坑两个,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本文准备就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旨... 三星堆遗址遗物,从1931年开始发现,迄今已近六十年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曾先后进行过多次发掘并公布了一批专题研究成果。1986年夏,又发现祭祀坑两个,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本文准备就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引玉。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广汉三星堆 祭祀坑 文化关系 成都平原 陶器 文物 城邑 卜甲 干栏
下载PDF
在传承与创新中建立文学的“文化自信”——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尧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150,共12页
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想象与实践,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换。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妨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不断建立“文化自信”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想象与实践,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换。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妨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不断建立“文化自信”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文化自信”,深刻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关系 传承 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 创造性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