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文明的文化起源:从文化借用到文化基因的形成
- 1
-
-
作者
李新宽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
-
出处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60,180,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早期英国金融创新与资本主义的成长研究”(23ASS002)。
-
文摘
西方文明文化基因的形成和塑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1—14世纪是西方文化基因的雏形阶段,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化基因的发展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都属于文化借用期。西方人大规模借用古希腊的文化概念、文化意象,借用古罗马和拜占庭的法律术语甚至法律体系,借用东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技术文化,通过挪用、吸收、改造和重组这些文化因素,再结合不断演化和再创造的日耳曼传统文化因素,塑造出理性主义、基督教和个人主义三大文化基因。近代早期是西方文化基因的成熟阶段,也是西方文明的文化创造阶段,这一时期西方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
关键词
西方文明
文化史
文化基因
文化借用
-
Keywords
Western civilization
cultural history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borrowing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悲郁与超然的时间仪式——《诗忆东坡》中的文化借用
- 2
-
-
作者
刘春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
出处
《舞蹈》
2023年第5期50-57,共8页
-
文摘
从东坡的大梦中醒来,舞者们的手臂仿佛被风吹动,漂浮着环绕身体,气息轻柔的手腕翻转,以形似吐纳微微前倾的姿态进行仪式般的谢幕,观者才发现,努力与东坡对话的期盼落空。《诗忆东坡》是一场仅存于作者与东坡先生之间隐秘而又公开的对谈,一场借助诗词完成存在于此身与造物之间的生死冥想,一幅观物化以观我生的内视拼贴,是作者从超验世界到灵性自然的创作回顾,同时也是一次难以对位、语境缺失的挑战。
-
关键词
东坡先生
文化借用
悲郁
观我生
超验世界
-
分类号
J723.9
[艺术—舞蹈]
-
-
题名社会文化心理视角下的英汉医学术语比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炜
-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外语课部
-
出处
《医学与社会》
2013年第4期73-75,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社会文化心理视角下的医学术语英汉对比研究"成果
编号为2012Y011
-
文摘
从文化渊源、文化借用和文化心理等3个方面探讨英汉医学术语承载的社会文化心理。西方医学深受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影响,英语医学术语大部分源自希腊、罗马神话。英语医学术语对外来语的大量借用,反映出英语民族的"开放型"文化心理。汉语医学术语与中国古代文化渊源相通,其完整独特的医药文化限制了对外来医学词语的借用,是汉民族长期以来自我中心意识和"封闭型"文化心理的具体体现。通过英汉医学术语对比说明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和影响。
-
关键词
医学术语
文化渊源
文化借用
文化心理
英汉比较
-
Keywords
Medical Term
Cultural Origin
Cuhural Borrowing
Cultural Mentality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分类号
R193.8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课题——文化变迁
- 4
-
-
作者
王素娟
-
出处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6-67,共2页
-
文摘
文化,作为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手段,具有两个特性,即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文化地理研究表明,许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延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我国西汉时的一些生产工具在今天的农村仍可见到,唐宋时的某些瓷器式样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文化之所以发展还在于它的弹性,即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前者是单个文化特质或文化丛的独自变化,后者则是文化整体或是大部分特质的变化。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很多,一是内部的原因。
-
关键词
文化变迁
文化特质
地理研究
文化融合
文化因素
文化传播
文化丛
文化结构
文化借用
发明者
-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
-
题名外来语探源——中、英、日语言与文化对比
- 5
-
-
作者
梁艳君
-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外语系
-
出处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5-66,共2页
-
文摘
外来语的产生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语占其各自语言总词汇半数以上 ,而汉语中的外来语所占比例却很小 ,这一差别应归于中华民族 ,英吉利民族及大和民族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字特点。本文试图对中 ,英 ,日语言文化中的外来语形成的途径作一下比较探讨 。
-
关键词
外来语
文化借用
亲密借用
词汇
-
Keywords
borrowed words
cultural borrowing
intimate borrowing
vocabulary
-
分类号
H0-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功能对等理论下文学翻译艺术性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马晓婷
-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81-82,共2页
-
文摘
文学翻译是一个特殊的翻译领域,需要科学性与艺术性二者兼备,科学性是指译者要有章可循,艺术性是指译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尝试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借用两方面论述文学翻译艺术性的体现。
-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文学翻译
文化补偿
文化借用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源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归化、异化策略的使用
- 7
-
-
作者
杜东生
-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
-
出处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
文摘
语言中的特有文化内涵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大难题,甚至有的被译者认为根本是不可译。本文指出通过适当的文化置换和文化借用,以读者为取向,以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平衡使用为手段,是解决文化断层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文化置换
文化借用
归化
异化
-
Keywords
Cultural Transposition
Cultural Borrowing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略论西安古清真寺砖雕艺术
- 8
-
-
作者
马纪昱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
出处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
文摘
对西安大多数中式古清真寺细致观察比对后发现,这些相对封闭的宗教场所里存在着具有浓郁中原文化风格的砖雕。在此之前关于清真寺砖雕艺术的主要研究关注点都是在几何纹以及繁花植物纹样上,出现在清真寺砖雕中的八卦、盘常等图案说明装饰纹样也可以印证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由此认为伊斯兰艺术具有一定的交融性,不是刻板机械的重复原有内容,而是不断积极地采纳本土思想与艺术,不断适应并包容。
-
关键词
清真寺
砖雕
文化借用
-
分类号
J314.9
[艺术—美术]
-
-
题名全景式解析英语外来词
- 9
-
-
作者
黄兴运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49-151,共3页
-
文摘
英语借词历史悠久,英语百万的词汇量就是得益于大量的借用外来词。本文通过对英语外来词的来源及借用途径的探索与分析,在修正了布龙菲尔德的“英语外来词是‘低等语’向‘高等语’单向的借用”的“亲密借用”观点的同时丰富了其“文化借用”的观点。此外,本文还在分析英语外来词借用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使读者对英语词汇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对我们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有所启迪。
-
关键词
外来语
探源
展望
英语
“文化借用”
-
分类号
H313.5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汉日语词汇间三个阶段的借用及其性质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汪丽影
-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
文摘
汉语与日语词汇之间曾出现过大量的借用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基础是汉字的使用。汉字在中国形成之后,最晚至3世纪左右即传入日本,自此至12世纪形成了日语文字、日语词汇向汉语文字、汉语词汇的"亲密文化借用",此为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为了更好、更快地学习西方文明,大量日本新造的汉语译词被赴日留学生介绍到中国,形成了第二阶段即汉语词汇向日语词汇的"准亲密文化借用";五四之后,汉日语词汇间的借用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双向的普通意义上的文化借用。
-
关键词
词汇
借用
亲密的文化借用
普通的文化借用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晋江鞋服装品牌商标英译策略探析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王强
-
机构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系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3-75,共3页
-
文摘
晋江众多的品牌营销成功案例表明翻译策略与方法应该为商标的"识别功能、营销功能和传播功能"服务。为达到商标品牌符号化目的,应灵活采用异化或同化的策略,通过跨文化借用与谐音双关翻译方法,突出商标的商业功能。
-
关键词
商标
翻译策略
谐音双关
跨文化借用
让·鲍德里亚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河北民俗节庆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胡晓红
徐少保
刘睿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法学院
-
出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5-57,共3页
-
基金
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民俗节庆文化翻译的国际传播研究”(2019020502003)。
-
文摘
作为燕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联系纽带,河北民俗节庆外宣翻译研究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主题。文章从跨文化理论的传播学视域来探究河北民俗节庆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以促进时代背景下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关键词
民俗节庆文化
文化定位
威氏音译法
文化借用法
意译法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拱北八角顶的内蕴分析
- 13
-
-
作者
李泰岳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
出处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15期26-29,共4页
-
文摘
以回族的苏菲圣墓建筑——拱北的八角顶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八角顶的形制、构造,综合分析其成因,并探讨装饰以及细部问题,从而挖掘其所体现的回道交流的特征。以此为基准,进而尝试探寻"文化借壳"模式在八角顶中的具体表现。其折射出的是一种在回汉民众之间进行的具有草根性的两种文化间的对话。
-
关键词
拱北
八角顶
盔顶
回道对话
文化借用模式
民众交流
-
Keywords
Qubbah
octagonal roof
skull
dialogue between islam and taoism
cultural borrowing model
communication ofgrassroots groups
-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231
-
-
题名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文化借用
- 14
-
-
作者
王贺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20期32-32,共1页
-
文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耀眼夺目,中国现代艺术中广泛出现的文化借用现象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文章通过对张晓刚、王广义和罗氏兄弟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阐明优秀的文化永远是艺术创作的土壤和取之不竭的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文化,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
-
关键词
文化借用
现代艺术
-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