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中国近代文人著述出版的观念转型 被引量:3
1
作者 褚金勇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103,共6页
著书立说以传之后世,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但纵览中国古代著述出版历史,很少文人将自己的著述当世出版,这与古代文人“文不苟作”的书写观念有关,也与传统的印刷出版资源稀缺有关。清末民初之际现代印刷术的引进推广... 著书立说以传之后世,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但纵览中国古代著述出版历史,很少文人将自己的著述当世出版,这与古代文人“文不苟作”的书写观念有关,也与传统的印刷出版资源稀缺有关。清末民初之际现代印刷术的引进推广,影响了中国文人的著述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文人著述出版观念。从传统手工印刷时代的“文不苟作”到机械印刷时代的“率尔成书”,中国文人著述出版观念的变革推进了现代知识的传播和社会文明的新造,但也导致传统谨严的著述出版观念走向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技术 文人著述 出版观念 述而不作 率尔成书
下载PDF
新出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可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8,共7页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在文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墓志记载文学家的事迹,可以对唐代文学名家诸如贺知章、李白、杜甫、韦应物等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但因仅靠写本文献的流传而埋没了很多诗人和诗作,从新...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在文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墓志记载文学家的事迹,可以对唐代文学名家诸如贺知章、李白、杜甫、韦应物等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但因仅靠写本文献的流传而埋没了很多诗人和诗作,从新出墓志中挖掘被埋没的诗人和作品,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墓志是特殊的人物传记,它在程序规范和变化发展的交融过程中不断演进;墓志出土的偶然性以及未经选择的原始状态,最有助于文体发生和演变的研究;通过墓志以钩稽唐代文人的著述,也可以展现唐代文学与学术繁荣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 文学名家 传记文学 文体演变 文人著述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文人著述出版的观念转型
3
作者 褚金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1期149-150,共2页
著书立说以传之后世,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这源自中国文人“立言不朽”观念的影响。然而纵观历史,因为媒介出版技术的差异,著述的出版也有着不同的书籍形态,中国文人对此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参与。古代中国的著述出版考... 著书立说以传之后世,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这源自中国文人“立言不朽”观念的影响。然而纵观历史,因为媒介出版技术的差异,著述的出版也有着不同的书籍形态,中国文人对此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参与。古代中国的著述出版考察中国文人推崇“立言不朽”的著述观念,但更多是从文章书写角度来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言不朽 书籍形态 著书立说 书写角度 著述观念 文人著述 观念转型 出版
原文传递
明代四川仕宦梁祖龄生平事迹考
4
作者 黎明 《巴蜀史志》 2019年第5期43-46,共4页
梁祖龄,字绍甫,号景泉,是活跃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人物,也是晚明成都仕宦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学界对梁祖龄的生平事迹少有研究。作者从官修正史、地方志以及晩明文人著述入手,并补充朝鲜史料,勾勒出梁祖龄的人生轨迹。
关键词 人生轨迹 生平事迹 仕宦 地方志 万历年间 文人著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