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1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从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41-42,共2页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前年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我则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证历代谈...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前年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我则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而画呢?也是以南宋的文人画为蓝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从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艺术 中国诗 造园 士大夫 园林文学 文人画 寄情山水 南北朝 主导思想 建筑
下载PDF
宋代文人画审美与现代平面设计 被引量:39
2
作者 吴双双 李永昌 孙云鸿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60-61,共2页
随着现在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往的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们对平面设计的需求。基于此,该文从文人审美理念及其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路径,并通过分析宋代文人画,探索宋代文人画审美意识中的意境,... 随着现在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往的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们对平面设计的需求。基于此,该文从文人审美理念及其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路径,并通过分析宋代文人画,探索宋代文人画审美意识中的意境,以期为现代平面设计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审美 平面设计 应用策略
下载PDF
由“士夫画”到“文人画”——钱选“戾家画”说简论 被引量:15
3
作者 万青力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7,共4页
“赵子昂问钱舜举曰 :‘如何是士夫画 ?’舜举答曰 :‘戾家画也。’子昂曰 :‘然。余观唐之王维、宋之李成、郭熙、李伯时 ,皆高尚士夫所画 ,与物传神 ,尽其妙也。近世作士夫画者 ,缪甚也。’”这段中国绘画史上有名的对话 ,前辈学者已... “赵子昂问钱舜举曰 :‘如何是士夫画 ?’舜举答曰 :‘戾家画也。’子昂曰 :‘然。余观唐之王维、宋之李成、郭熙、李伯时 ,皆高尚士夫所画 ,与物传神 ,尽其妙也。近世作士夫画者 ,缪甚也。’”这段中国绘画史上有名的对话 ,前辈学者已经作过精湛研究。以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起点 ,本文对这一段对话的含意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作出进一步的考证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选 “戾家 士夫 文人画 隶家 隶体 隶法
原文传递
浅论佛教与中国音乐 被引量:15
4
作者 田青 《音乐研究》 1987年第4期28-36,共9页
一、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假如从音乐社会学而不是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去观察中国传统音乐,假如把音乐视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看成是一门技术或某种形式,那么,把中国传统音乐分成四大类: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 一、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假如从音乐社会学而不是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去观察中国传统音乐,假如把音乐视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看成是一门技术或某种形式,那么,把中国传统音乐分成四大类: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便是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因此,忽略了对中国宗教音乐的考察与研究,便无法得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总体认识。宗教是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整体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假如不谈基督教(天主教)美术和音乐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美术史 禅宗 中国传统音乐 艺术家 宗教音乐 文人画 佛教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家
原文传递
论宋代绘画发达的原因 被引量:13
5
作者 邓乔彬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7,共10页
宋代绘画之发达与这一朝代进入近世有根本的关系。文人由科举而参政,士大夫弘道、重德的时代性格,使人文精神贯注于文艺创作,文人画的兴盛成为绘画进入文学化的近代期之标志。随着画院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宫廷绘画得到了体制的保证,... 宋代绘画之发达与这一朝代进入近世有根本的关系。文人由科举而参政,士大夫弘道、重德的时代性格,使人文精神贯注于文艺创作,文人画的兴盛成为绘画进入文学化的近代期之标志。随着画院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宫廷绘画得到了体制的保证,达到了创作的兴盛,提高到新的水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的发展,使绘画有了新的需求,创作趋向商品化、平民化、通俗化。画工画与文人画、画院画一起,形成总体性的雅俗结合态势,使宋代绘画达到鼎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发达 原因 文艺创作 人文精神 宫廷绘 创作趋向 文人画 士大夫 文学化 手工业 商品化 平民化 通俗化 总体性 参政 体制 农业 商业 态势
原文传递
论唐寅的“视觉典故”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良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51,共13页
中国画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可称为"视觉典故"的现象,在文人画中表现最为明显。本文以明代吴门画派画家唐寅为例来讨论其中的相关问题。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视觉典故"的概念,二是唐寅关于视觉典故的运用... 中国画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可称为"视觉典故"的现象,在文人画中表现最为明显。本文以明代吴门画派画家唐寅为例来讨论其中的相关问题。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视觉典故"的概念,二是唐寅关于视觉典故的运用。本文认为,视觉典故的运用,使唐寅绘画富有强烈的智慧特点,他的绘画不是图写物象,吟弄花鸟,而是追求生命的"真性"。唐寅绘画视觉典故的运用,反映了明代以来文人画的独特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视觉典故 唐寅 生命真性
原文传递
民初画坛传统派的应变与延展——以陈师曾的文人画价值论与进步论为中心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洋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对于民初传统派画家来说,中国画的本体自律性相对于外部政治文化的他律作用来得更为重要。在他们眼中,“现代”完全是中国画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内发性延展,而非须借助其它领域的催化,更非来自于西方异质文化的改造。民初的传统派虽... 对于民初传统派画家来说,中国画的本体自律性相对于外部政治文化的他律作用来得更为重要。在他们眼中,“现代”完全是中国画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内发性延展,而非须借助其它领域的催化,更非来自于西方异质文化的改造。民初的传统派虽然没有对“西方即现代”这一思路发出明确的质疑,但却对于中西两种文化间的融合,始终守持着审慎的态度,这种态度基于一部分文化精英对于中国画这一文化传统的深入体验和对于西方文化的参照式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派 民初 价值论 文人画 陈师曾 应变 西方文化 中国
原文传递
树荫下的语言——京派作家研究之一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京宁 《文学评论》 1988年第4期91-99,157,共10页
关于作家作品研究,不少同志都主张:研究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研究对象。这是值得重视的。本期发表的蒋京宁的《树荫下的语言》,似乎就是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她从现代文学史上京派作家的特点出发,借鉴、吸收了某些新的批评方法,在分析京派... 关于作家作品研究,不少同志都主张:研究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研究对象。这是值得重视的。本期发表的蒋京宁的《树荫下的语言》,似乎就是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她从现代文学史上京派作家的特点出发,借鉴、吸收了某些新的批评方法,在分析京派创作的艺术追求和进行艺术评价上,所见也就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沈从文 何其芳 作品 树荫 现代文学史 李健吾 废名 语言 文人画
原文传递
笔墨与造型的世纪审断——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更生与历炼 被引量:10
9
作者 尚辉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0-75,共6页
笔墨与造型的关系,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所有20世纪有关中国画的论争,几乎都是围绕着水墨人物画处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而展开的。这里的“造型”,不是中国人物画古典形态的“造型”,而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以“科学的... 笔墨与造型的关系,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所有20世纪有关中国画的论争,几乎都是围绕着水墨人物画处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而展开的。这里的“造型”,不是中国人物画古典形态的“造型”,而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并在引进西式美术教育体系和写实观念的进程中,水墨和宣纸为媒材而形成的“体面造型”。这一造型样式的植入,使21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语言文本乃至表现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怎样解决造型与笔墨的关系,也就成为贯穿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的一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人物 笔墨语言 传统人物 中国 20世纪前 人物形象 中国人物 文人画 造型方式 写实主义
原文传递
论杜甫的题画诗对后代题画诗及文人画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秀春 《杜甫研究学刊》 2002年第4期19-25,共7页
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杜甫的题画诗对后代题画诗及文人画的影响 ,影响之一是他在题画诗中所使用的兴寄手法影响了后代诗人、画家的思维方式 ;另外 。
关键词 杜甫 兴寄 诗人 文人画
下载PDF
1300年:赵孟頫的“书画同源”和文人画的新走向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谈晟广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21,共9页
"书画同源"说是元初画家赵孟頫在绘画理论上提出的核心观念,其对元、明、清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观念之一,赵孟頫的这一观念是何以形成的,向来未知。本文试图在文献与图像之间寻找一种互证... "书画同源"说是元初画家赵孟頫在绘画理论上提出的核心观念,其对元、明、清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观念之一,赵孟頫的这一观念是何以形成的,向来未知。本文试图在文献与图像之间寻找一种互证,力求还原赵孟頫此观念的形成过程。我们发现,1300年,当好朋友鲜于枢首先在金王庭筠的《幽竹枯槎图》上阐明"书画同一关捩"、"画中有书,书中有画"的观点后,赵孟頫紧随其后作跋,与此同时,他的艺术创作发生了极大转变。这一切,显然都不是偶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同源” 赵孟頫 文人画 中国艺术史 核心观念 理论 艺术发展 艺术观念
原文传递
从莫高窟第3窟壁画看中国画线描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月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41,共6页
莫高窟第3窟的壁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法,有其显见的特殊意义。特别是以泥沙做底的湿画法,多年来成为人们研究探索并引起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元代社会历史背景及敦煌地理位置,还有莫高窟特殊的自然环境,综合研究、分析了第3窟... 莫高窟第3窟的壁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法,有其显见的特殊意义。特别是以泥沙做底的湿画法,多年来成为人们研究探索并引起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元代社会历史背景及敦煌地理位置,还有莫高窟特殊的自然环境,综合研究、分析了第3窟壁画的线描表达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窟壁 中国线描 白面 文人画
下载PDF
文人画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学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作者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之谓文人园,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文人画的理论。文人画与文人园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作者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之谓文人园,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文人画的理论。文人画与文人园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之天然情趣;借物咏志,借景抒情,传达文人情怀。在立意和布局上遵循“以少胜多”“意到笔不到”的原则,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关系。在意境的创造中,追求诗情画意,以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的精神内核,这种人文精神不仅透射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亭一榭,也必将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中重放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文人 中国园林 立意 布局 意境
下载PDF
宋代文人画的当代艺术价值解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云鸿 张思琪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9期24-25,共2页
宋代文人画有立意为先、舍质趋灵、张弛有度三个特征。该文从这三个特征入手,在空间与层次的递次布局、自然情怀与主观情感的融合表达、文人审美与文化内涵的时代结合三个方面探讨宋代文人画的当代价值,阐述其在现代设计风格中的时代转化。
关键词 文人画 民族文化 艺术审美 立意为先 时代转化
下载PDF
立意为象 物真境玄——中国工笔画刍议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广健 《国画家》 1996年第6期30-39,共10页
中国工笔画的兴盛与繁荣已是非常悠远的事了,唐、五代、两宋绘画给我们留下了色彩斑斓的记忆。文人画的兴起而使那幕辉煌永远地成为了历史,文人画的传统则成为中国绘画主体精神,苏轼“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观一直影响至今。对... 中国工笔画的兴盛与繁荣已是非常悠远的事了,唐、五代、两宋绘画给我们留下了色彩斑斓的记忆。文人画的兴起而使那幕辉煌永远地成为了历史,文人画的传统则成为中国绘画主体精神,苏轼“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观一直影响至今。对于“形”的轻视必然要使以形似、谨严、缜密的工笔画受到自然而然的影响,所带来的则是近千年的沉寂,虽代有才人,多以“匠人”而论。当我们翻开元代绘画史,在这一文人画已是高度成熟的历史时期,工笔画已是凤毛麟角。然而已往中国工笔画由盛及衰、文人画独占数百年历史的现实已无法更易,当代工笔画在研究其传统的同时就不得不面对文人画这一传统,面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与整个中国绘画史。本文有感于工笔画在当代的逐步繁荣,对其艺术特性、形式语言、美学品格作一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笔 中国 艺术家 主体精神 中国绘 文人画 艺术语言 造型观 色彩结构 造型语言
原文传递
东方幻境的形神写照——与屠楠、陆苇谈《妖猫传》的美术创作 被引量:11
16
作者 易雨潇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妖猫传》的美术设计力图体现出文人画的气韵和东方审美意境。屠楠和陆苇认为,意境是通过真实的植物、真实的道具、生活的感质和整体的雅致所塑造出来的。通过美术设计围绕剧作的核心勾勒唐代的形、让美术设计注解情节、运用文人画的... 《妖猫传》的美术设计力图体现出文人画的气韵和东方审美意境。屠楠和陆苇认为,意境是通过真实的植物、真实的道具、生活的感质和整体的雅致所塑造出来的。通过美术设计围绕剧作的核心勾勒唐代的形、让美术设计注解情节、运用文人画的气韵凝练东方视觉经验这几种方式,屠楠和陆苇完成了对《妖猫传》中东方幻境形神兼备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术设计 文人画 东方奇幻 妖猫传
原文传递
重彩画及其语言 被引量:9
17
作者 薛永年 《美术观察》 1998年第7期5-6,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画从来就不是单线发展的,古人称之为“丹青”、“水墨”,今人名之曰“重彩画”、“水墨画”。这种从媒材着眼的两大画体,大致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其升沉起伏既与功能有关,又离不开作者群的审美旨趣与艺术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画从来就不是单线发展的,古人称之为“丹青”、“水墨”,今人名之曰“重彩画”、“水墨画”。这种从媒材着眼的两大画体,大致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其升沉起伏既与功能有关,又离不开作者群的审美旨趣与艺术观念。如果按传统方法把自古及今的中国画史分成几大时期,那么,上古(战国秦汉魏晋)以众工为作者和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条件,导致了丹青的主流地位。中古(隋唐五代两宋)文人画的日渐自觉与纸绢画的发展,先是形成了丹青、水墨的并行,接着又使水墨跃居前列。近古(元明清)文人画的勃兴与纸绢画的流行,进而造成了水墨泛滥,丹青则成了潜流。近世(本世纪初至七十年代末)西学的东渐虽使中国画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地位,甚至也在中国画里出现了引西入中的体格,但画家多属知识分子中的行路的先觉,创作也仍主要在纸绢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彩 中国 水墨 艺术观念 矿物质颜料 语言特征 文人画 历史发展 传统中国 笔墨
原文传递
《西园雅集》——文人画家的理想家园 被引量:9
18
作者 汤德良 《东南文化》 2001年第8期34-39,共6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魏晋以降,伴随着知识阶层的人文觉醒,文人雅集活动可谓代不绝踪,著名的兰亭修禊姑且不论,其它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其曾祖魏国公与司徒汧公“因其同僚,遂成久要,并列藩阃,齐居台衡,雅会襟灵,琴书...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魏晋以降,伴随着知识阶层的人文觉醒,文人雅集活动可谓代不绝踪,著名的兰亭修禊姑且不论,其它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其曾祖魏国公与司徒汧公“因其同僚,遂成久要,并列藩阃,齐居台衡,雅会襟灵,琴书相得,汧公博古多艺,穷精蓄奇,魏晋名踪,盈于箧笥,许询、逸少,经年共赏山泉,谢傅、戴逵,终日惟论琴书”,至后“更叙能旧,遂契记忘言,远同庄惠之交,近得苟陈之会……约与记客,皆高谢荣宦,琴尊自乐,终日陶然,士流望莫及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张彦远 《历代名记》 兰亭 魏晋 活动 魏国 中国文化史 知识阶层
下载PDF
一次为苏轼平反的宫廷书画合作 在马和之画、宋高宗题《后赤壁赋图》卷的背后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辉 《紫禁城》 2005年第S1期59-61,共3页
赵构——这个半国之君想必对苏轼的这一段佳句独有许多悲凉的感触:“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关键词 苏轼 宋高宗 赤壁 黄庭坚 赵构 宫廷 书风 平反 新旧党争 文人画
下载PDF
文人画和士人画(上)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建融 《国画家》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我曾用很大的力气,力纠长期以来盲目地推崇文人画、贬抑画家画,普遍地推广文人画、抵制画家画的偏见。今天,这一认识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是,对于文人画的问题,我觉得还有必要加以厘清。长期以来,我们把文人画等同于士人画... 我曾用很大的力气,力纠长期以来盲目地推崇文人画、贬抑画家画,普遍地推广文人画、抵制画家画的偏见。今天,这一认识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是,对于文人画的问题,我觉得还有必要加以厘清。长期以来,我们把文人画等同于士人画、又称士夫画,这其实也是一个偏见。我们知道,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在汉代便已出现,进入魏晋就更多了,但文人画的正式提出是在北宋,而到了元代则成了画坛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士人 文人士大夫 偏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