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寻求权力关系的重建——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探究及启示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冬岩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教育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评价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依据“分类”和“构架”两个核心概念从更微观的层面剖析教育知识结构及潜在的权力关系,揭示不同编码类型反应了不同的...
教育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评价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依据“分类”和“构架”两个核心概念从更微观的层面剖析教育知识结构及潜在的权力关系,揭示不同编码类型反应了不同的权力分配原则。教育编码理论提醒我们,教育知识结构的变革会引起权力关系的变化,实践中需协调因教育知识结构改革而改变的权力分配,并积极建设与其知识变革相适应的权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构架
集合
编码
整合
编码
权力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结再认中双语者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贵雄
贾永萍
+2 位作者
王余娟
买合甫来提.坎吉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3,共10页
研究使用ERPs技术,考察了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是否存在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实验要求被试完成维吾尔语(L1)和汉语(L2)两类"学习-测试"任务。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混合呈现的复合词和无关词,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区分"旧&qu...
研究使用ERPs技术,考察了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是否存在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实验要求被试完成维吾尔语(L1)和汉语(L2)两类"学习-测试"任务。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混合呈现的复合词和无关词,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区分"旧"、"重组"或"新"词对。行为结果发现:(1)复合词中, L2的正确率高于L1, L2的反应时快于L1;无关词中, L2的正确率与L1无显著差异,但L2的反应时快于L1。(2)在L2和L1中,复合词的正确率均高于无关词,反应时均快于无关词。ERPs结果发现:(1)在高整合条件下, L2仅诱发了FN400效应, L1诱发了FN400效应和LPC效应;在低整合条件下, L2和L1都只诱发了LPC效应。(2)在时间进程上, L2和L1分别在650 ms和900 ms完成联结关系的提取。上述结果表明,在高整合条件下,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存在L2记忆优势。此外,实验结果也从双语角度证明了,整合编码能促进熟悉性在维吾尔语联结再认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习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认知神经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结再认
双语
整合
编码
熟悉性
回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瑞典“整合编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述评
被引量:
2
3
作者
姜勇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应对国家实施中小学"统整课程"对教师素养的挑战,21世纪初,瑞典启动了"整合编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着重突出以下方面:首先,强调所授学位的科际整合,以培养师范生形成教育整合的新理念。其次,充分授权师范...
为应对国家实施中小学"统整课程"对教师素养的挑战,21世纪初,瑞典启动了"整合编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着重突出以下方面:首先,强调所授学位的科际整合,以培养师范生形成教育整合的新理念。其次,充分授权师范教育课程的自由度。在规定了师范生所学的三个主要领域的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各大高校充分的课程自由权。第三,加强了教师教育内容的整合化,特别是提出师范生的成长主要不是依赖原先各自为阵的各科教学法,而是强调学习的统整性,倡导主题整合。在"集合编码"与"整合编码"的两种取向上,瑞典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体现了教师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教师教育课程
整合
编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婧霞
陈恩伦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16期10-12,共3页
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
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及其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构架
集合
编码
整合
编码
课程类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5
作者
张婧霞
陈恩伦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年第10期96-99,共4页
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
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并分析不同教育阶段课程类型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斯坦
教育知识
编码
理论
分类
构架
集合
编码
整合
编码
课程类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整合编码策略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
6
作者
王余娟
柳长兴
李兵兵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编码策略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的可能影响,以及整合水平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联结再认与定向遗忘相结合的范式,对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39名大学生被试的定向遗忘进行测量。要求被试在编码阶段根据指令区...
目的探讨整合编码策略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的可能影响,以及整合水平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联结再认与定向遗忘相结合的范式,对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39名大学生被试的定向遗忘进行测量。要求被试在编码阶段根据指令区分性地加工复合词或无关词,在提取阶段则只对词对的构成属性进行区分,即只区分"旧"或"重组"词对而不需要考虑指令。结果(1)整合效应显著,但效果是反转的,即复合词在区分"旧"或"重组"上的辨别力(0.43±0.03)反而比无关词(0.55±0.03)低(F=27.27,P<0.001,ηp2=0.42)。对于要求记住的词对(to-be-remembered,TBR),复合词(0.43±0.03)的辨别力低于无关词(0.59±0.03)(t=-6.05,P<0.001);对于要求忘记的词对(to-be-forgotten,TBF),复合词的辨别力(0.43±0.03)仍然低于无关词(0.50±0.04)(t=-2.30,P=0.025)。(2)定向遗忘效应显著,TBR(0.51±0.03)比TBF(0.46±0.03)的辨别力大(F=4.30,P=0.045,ηp2=0.10)。但差异主要体现在无关词再认上,TBR(0.59±0.03)比TBF(0.50±0.04)的辨别力大(t=3.19,P=0.003)。而复合词再认时,TBR(0.43±0.03)与TBF(0.43±0.03)的辨别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编码促进击中率升高的同时也使虚报率大大升高,整合水平足够高时,定向遗忘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结再认
定向遗忘
整合
编码
整合
水平
熟悉性加工
原文传递
TIGER中地理/人口数据的关联与组织
7
作者
白一鸣
李来财
《大众科技》
2006年第2期170-171,共2页
文章以“图形整合地理编码参照系统”(TIGER)为例,介绍了繁琐复杂的地理信息/人口数据关联、组织的方式,并对其优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TIGER
图形
整合
地理
编码
参照系统
多指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人网络学习的符号性文化分析
8
作者
李斌
彭景阳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语言符号作为文化的内核可以分为集合型编码和整合型编码两种,不同类型的编码体现不同的社会控制程度,两种编码对于成人网络学习者的交叉影响一方面形成个体内在的意义解释框架,一方面赋予个体新的社会角色,但前者始终被后者所规导,成...
语言符号作为文化的内核可以分为集合型编码和整合型编码两种,不同类型的编码体现不同的社会控制程度,两种编码对于成人网络学习者的交叉影响一方面形成个体内在的意义解释框架,一方面赋予个体新的社会角色,但前者始终被后者所规导,成人网络学习依旧是一种强控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网络学习
符号
整合
型
编码
集合型
编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求权力关系的重建——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探究及启示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冬岩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摘
教育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评价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依据“分类”和“构架”两个核心概念从更微观的层面剖析教育知识结构及潜在的权力关系,揭示不同编码类型反应了不同的权力分配原则。教育编码理论提醒我们,教育知识结构的变革会引起权力关系的变化,实践中需协调因教育知识结构改革而改变的权力分配,并积极建设与其知识变革相适应的权力关系。
关键词
分类
构架
集合
编码
整合
编码
权力结构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结再认中双语者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贵雄
贾永萍
王余娟
买合甫来提.坎吉
郭春彦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新疆师范大学心智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671127)
首都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类:025185305000/200)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31660283)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NUBS1707)
博士科研创新基金(XJ107621710)
心智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XJNUSYS072017B06)
文摘
研究使用ERPs技术,考察了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是否存在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实验要求被试完成维吾尔语(L1)和汉语(L2)两类"学习-测试"任务。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混合呈现的复合词和无关词,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区分"旧"、"重组"或"新"词对。行为结果发现:(1)复合词中, L2的正确率高于L1, L2的反应时快于L1;无关词中, L2的正确率与L1无显著差异,但L2的反应时快于L1。(2)在L2和L1中,复合词的正确率均高于无关词,反应时均快于无关词。ERPs结果发现:(1)在高整合条件下, L2仅诱发了FN400效应, L1诱发了FN400效应和LPC效应;在低整合条件下, L2和L1都只诱发了LPC效应。(2)在时间进程上, L2和L1分别在650 ms和900 ms完成联结关系的提取。上述结果表明,在高整合条件下,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存在L2记忆优势。此外,实验结果也从双语角度证明了,整合编码能促进熟悉性在维吾尔语联结再认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习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认知神经科学依据。
关键词
联结再认
双语
整合
编码
熟悉性
回想
Keywords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bilingualism
unitization
familiarity
recollection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瑞典“整合编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述评
被引量:
2
3
作者
姜勇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YJC880039
项目名称:新时期教师专业准入标准的研制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
文摘
为应对国家实施中小学"统整课程"对教师素养的挑战,21世纪初,瑞典启动了"整合编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着重突出以下方面:首先,强调所授学位的科际整合,以培养师范生形成教育整合的新理念。其次,充分授权师范教育课程的自由度。在规定了师范生所学的三个主要领域的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各大高校充分的课程自由权。第三,加强了教师教育内容的整合化,特别是提出师范生的成长主要不是依赖原先各自为阵的各科教学法,而是强调学习的统整性,倡导主题整合。在"集合编码"与"整合编码"的两种取向上,瑞典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体现了教师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关键词
瑞典
教师教育课程
整合
编码
Keywords
Swede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ode
分类号
G65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55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婧霞
陈恩伦
机构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16期10-12,共3页
文摘
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及其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分类
构架
集合
编码
整合
编码
课程类型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5
作者
张婧霞
陈恩伦
机构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年第10期96-99,共4页
文摘
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并分析不同教育阶段课程类型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伯恩斯坦
教育知识
编码
理论
分类
构架
集合
编码
整合
编码
课程类型
Keywords
Bernstein
educational knowledge coding theory
classification
architecture
collectioncode
integrated code
course types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整合编码策略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
6
作者
王余娟
柳长兴
李兵兵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出处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954)
重庆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9ZD05)。
文摘
目的探讨整合编码策略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的可能影响,以及整合水平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联结再认与定向遗忘相结合的范式,对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39名大学生被试的定向遗忘进行测量。要求被试在编码阶段根据指令区分性地加工复合词或无关词,在提取阶段则只对词对的构成属性进行区分,即只区分"旧"或"重组"词对而不需要考虑指令。结果(1)整合效应显著,但效果是反转的,即复合词在区分"旧"或"重组"上的辨别力(0.43±0.03)反而比无关词(0.55±0.03)低(F=27.27,P<0.001,ηp2=0.42)。对于要求记住的词对(to-be-remembered,TBR),复合词(0.43±0.03)的辨别力低于无关词(0.59±0.03)(t=-6.05,P<0.001);对于要求忘记的词对(to-be-forgotten,TBF),复合词的辨别力(0.43±0.03)仍然低于无关词(0.50±0.04)(t=-2.30,P=0.025)。(2)定向遗忘效应显著,TBR(0.51±0.03)比TBF(0.46±0.03)的辨别力大(F=4.30,P=0.045,ηp2=0.10)。但差异主要体现在无关词再认上,TBR(0.59±0.03)比TBF(0.50±0.04)的辨别力大(t=3.19,P=0.003)。而复合词再认时,TBR(0.43±0.03)与TBF(0.43±0.03)的辨别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编码促进击中率升高的同时也使虚报率大大升高,整合水平足够高时,定向遗忘效应消失。
关键词
联结再认
定向遗忘
整合
编码
整合
水平
熟悉性加工
Keywords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Directed forgetting
Unitization encoding
Unitization level
Familiarity
分类号
B842.3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TIGER中地理/人口数据的关联与组织
7
作者
白一鸣
李来财
机构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大众科技》
2006年第2期170-171,共2页
文摘
文章以“图形整合地理编码参照系统”(TIGER)为例,介绍了繁琐复杂的地理信息/人口数据关联、组织的方式,并对其优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TIGER
图形
整合
地理
编码
参照系统
多指标化
分类号
C81 [社会学—统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人网络学习的符号性文化分析
8
作者
李斌
彭景阳
机构
江苏电大张家港学院
出处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KA030187)
文摘
语言符号作为文化的内核可以分为集合型编码和整合型编码两种,不同类型的编码体现不同的社会控制程度,两种编码对于成人网络学习者的交叉影响一方面形成个体内在的意义解释框架,一方面赋予个体新的社会角色,但前者始终被后者所规导,成人网络学习依旧是一种强控制的过程。
关键词
成人网络学习
符号
整合
型
编码
集合型
编码
Keywords
adult network learning
symbolic
aggregative coding
integral coding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寻求权力关系的重建——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探究及启示
刘冬岩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结再认中双语者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
刘贵雄
贾永萍
王余娟
买合甫来提.坎吉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瑞典“整合编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述评
姜勇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张婧霞
陈恩伦
《基础教育研究》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张婧霞
陈恩伦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学生整合编码策略对联结再认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
王余娟
柳长兴
李兵兵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7
TIGER中地理/人口数据的关联与组织
白一鸣
李来财
《大众科技》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成人网络学习的符号性文化分析
李斌
彭景阳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