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几个问题林剑(武汉华中师大政治系)1人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即是关于人的学说。但人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他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关系,受着多方面规律的制约。因此,对人的研究可以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几个问题林剑(武汉华中师大政治系)1人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即是关于人的学说。但人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他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关系,受着多方面规律的制约。因此,对人的研究可以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上进行考察。依据研究对象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思想 本质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 存在形态 实践活动 研究对象 整体 存在 自然属性 哲学意义
原文传递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三个转向” 被引量:9
2
作者 柳夕浪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3,74,共7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到了深化突破的新阶段,必须调整思路,与对物的估价、对人群的大面积调研及单方面素质的测评区别开来,确立人本立场,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个人,坚持全面综合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对他的个性潜能作出综合判断,扭转"...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到了深化突破的新阶段,必须调整思路,与对物的估价、对人群的大面积调研及单方面素质的测评区别开来,确立人本立场,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个人,坚持全面综合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对他的个性潜能作出综合判断,扭转"唯分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立场 具体个 整体 综合素质评价
下载PDF
“人学”的对象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武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共3页
近年来,“人学”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常用的哲学范畴,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学范畴?人学能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学科而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确... 近年来,“人学”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常用的哲学范畴,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学范畴?人学能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学科而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内容,从而建立起它的理论体系。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谈一点看法,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 整体 马克思主义学理论 类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化属性 存在形态 具体科学 精神属性
原文传递
人学:作为整体的人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楠森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3,共2页
人学的对象是什么?关于人的具体科学只研究人的不同方面,一门科学只研究一个方面,而人学研究的是人,即人的整体或作为整体的人,因此,人学的对象是人的整体或作为整体的人。 人的整体或作为整体的人当然不是张三、李四、威廉、约翰,而是... 人学的对象是什么?关于人的具体科学只研究人的不同方面,一门科学只研究一个方面,而人学研究的是人,即人的整体或作为整体的人,因此,人学的对象是人的整体或作为整体的人。 人的整体或作为整体的人当然不是张三、李四、威廉、约翰,而是对包括他们在内的古今中外的人的抽象,是一般的人或人的一般,但这种抽象不是空洞的无内容的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对象 科学 具体科学 世界观 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转向“整体的人”的学生评价:内涵、动因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宋跃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31,共6页
转向“整体的人”是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对人的完整性的关照,也蕴含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意。“整体的人”意味着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性的肯定以及对教育行为整体性效果的关注,相应的评价自然隐含着多维度、... 转向“整体的人”是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对人的完整性的关照,也蕴含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意。“整体的人”意味着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性的肯定以及对教育行为整体性效果的关注,相应的评价自然隐含着多维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等实践意蕴。学生评价要转向“整体的人”,需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多维度成长和个性发展,这主要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对学生长期表现的考量以及教育实践效果评估的需要。具体而言,需要树立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评价目标,制定全面的素质评价指标,应用综合素养评价工具,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价 整体 发展 综合素养 多维度 多样化
下载PDF
基于空间生产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研究
6
作者 富丽明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基于空间生产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对资产阶级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历史空间三重空间生产维度中教育价值标准及其行动指向,旨在培养由“生态人”“自由人”“全面人”等多重维度建构而成的“整体的... 基于空间生产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对资产阶级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历史空间三重空间生产维度中教育价值标准及其行动指向,旨在培养由“生态人”“自由人”“全面人”等多重维度建构而成的“整体的人”。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实践进路体现为自然空间中的“共同体”生态观与“绿色”发展观教育相结合、社会空间中的高质量与高水平教育观相结合、历史空间中的现代性劳动与教育观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价值观 空间生产思想 整体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人学研究述要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军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13,共4页
近年来我国人学研究述要张军(武汉大学哲学系430072)人的问题,包括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本质及其异化、人性、人道、人权等等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中突现出来的一个具有全球性、总体性的问题,与此相应,人学也已成为当代世界哲... 近年来我国人学研究述要张军(武汉大学哲学系430072)人的问题,包括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本质及其异化、人性、人道、人权等等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中突现出来的一个具有全球性、总体性的问题,与此相应,人学也已成为当代世界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自80年代初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思想 文化哲学 整体 理论体系 世界 本质 发展 与世界关系 物质世界
原文传递
心智的具身性与整体的人——解析现代哲学中的具身性思潮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莉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1,158,共7页
在由笛卡尔的二元论所引导的近代哲学二元论思维方式中,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被区别开来,人被分解为心灵与身体,并以分裂的方式加以理解。二元论思维方式不仅导致认识论困境、心-身问题困境,也使认识的起源问题成谜。... 在由笛卡尔的二元论所引导的近代哲学二元论思维方式中,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被区别开来,人被分解为心灵与身体,并以分裂的方式加以理解。二元论思维方式不仅导致认识论困境、心-身问题困境,也使认识的起源问题成谜。从狄尔泰、詹姆斯、梅洛-庞蒂等人的思想中,可以洞察到一种现代哲学思潮,它在批判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同时,通过重新解读身体的观念,不仅消解了主-客对立与心-身对立,也消解了作为实体的意识观念,不仅提供了关于认识起源问题的回答,也着力重塑了心智的具身性和人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哲学 具身性思潮 心智具身性 整体
下载PDF
技与道之间:“天地人事”之教的回归与突破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栋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7-11,共5页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对"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表达。从"技"与"道"的视角出发,审思"天地人事"之教所蕴含的学科教学观,能够为批判与反思&qu...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对"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表达。从"技"与"道"的视角出发,审思"天地人事"之教所蕴含的学科教学观,能够为批判与反思"舍道逐技"的教学怪象提供理论依据。育人价值的淡化与丢失需要回溯到"天地人事"之教的本真面貌,实现"整体的人""具体的人"和"自觉的人"的回归,创生"人"与"外物"、"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天地人事"之教始终"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在"成己"与"成物"、"成事"与"成人"的不断淬炼中培育着人的"生命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与“道” 天地 整体 具体 自觉 生命自觉
下载PDF
从“整体的人”论人学成立的根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衡彩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26-30,共5页
人是自己的实际存在,即自己的实际生活。作为实存的人是既成性和创造性、社会性和个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统一。人学作为人实际存在的逻辑抽象,要揭示“整体的人的完整图景”,就必须全面把握人的实存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人学的基... 人是自己的实际存在,即自己的实际生活。作为实存的人是既成性和创造性、社会性和个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统一。人学作为人实际存在的逻辑抽象,要揭示“整体的人的完整图景”,就必须全面把握人的实存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人学的基本内容由人的存在本质论、存在形态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存 整体
下载PDF
透视生命
11
作者 殷双喜 《雕塑》 2001年第2期32-35,共4页
李仲如的雕塑是日常生活的剖面,她想用非常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生活许多不可言说的困惑。高瑛石的作品却是对作为整体的人类的生存处境的表达,在透明而又互相穿透的空间中,是作者对于生存意义的物质性表达。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到象... 李仲如的雕塑是日常生活的剖面,她想用非常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生活许多不可言说的困惑。高瑛石的作品却是对作为整体的人类的生存处境的表达,在透明而又互相穿透的空间中,是作者对于生存意义的物质性表达。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到象征,两位青年雕塑家似乎以不同的方式透视生命,在呈现自我灵魂的同时,也创造一种生活镜象,引导我们进入他们塑造的空间,返观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具象到抽象 生存意义 生存处境 生活场景 整体 表现生活 创作过程 空间自由 神秘象征
原文传递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实践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天明 张晓歌 《教育视界》 2021年第3期62-65,共4页
课程整合将教学置于课程视域下,其实质是走出单一学科碎片化的知识结构,确立以培养"整体的人"为课程目标,围绕不同学科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结,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基于... 课程整合将教学置于课程视域下,其实质是走出单一学科碎片化的知识结构,确立以培养"整体的人"为课程目标,围绕不同学科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结,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基于整合视角,从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四个维度打破学科边界,建构知识与人之间整体的意义关联,能够赋予课程以生命的内涵,是提升学生未来素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整体 意义关联 未来素养
下载PDF
通向“整体的人”之路——现代人学方法论探索
13
作者 佘正荣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8-53,共6页
人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智慧的生物、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是多种属性、功能、关系和规律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对人这个复杂的系统,各门具体学科素来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剖析某个特定的方面,而传统哲学却满足于以思辩的方式去推究人... 人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智慧的生物、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是多种属性、功能、关系和规律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对人这个复杂的系统,各门具体学科素来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剖析某个特定的方面,而传统哲学却满足于以思辩的方式去推究人的本质,其结果是,人们或者得到被具体科学肢解了的人的零碎知识,或者只能获致抽象贫乏的人的概念。入学所承续的这两种对立的研究传统,严重地阻碍着该学科的进步,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今天,人的研究的微分化趋势和整合化要求的张力已经孕育着新的契机:它使把握整体的人的问题凸现为现时代人学的主题。本文尝试对其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一 寻求新的方法以把握整体的人,是现代人学研究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整体 特性 社会关系 本质 方法论 生命活动 具体科学 社会特征 哲学类学
下载PDF
健康人格:现代人学的新课题
14
作者 戴木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9-75,共7页
现代化运动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有活力和繁荣,同时也有压力和危机。心理和人格的病变构成了现代人生存面临的重大障碍。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相统一的健康整体性角度塑造现代人的健康人格,克服健康仅指生理健康的片面性,是现代人学的新... 现代化运动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有活力和繁荣,同时也有压力和危机。心理和人格的病变构成了现代人生存面临的重大障碍。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相统一的健康整体性角度塑造现代人的健康人格,克服健康仅指生理健康的片面性,是现代人学的新课题。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健康人格研究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体的人”的思想是健康人格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整体
下载PDF
人文精神体现人的类本质
15
作者 赵小丹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3期149-149,共1页
人文精神作为人“自身之中的真正的类意识”,反映了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出发,把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称为类存在。他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 人文精神作为人“自身之中的真正的类意识”,反映了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出发,把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称为类存在。他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本质 文精神 整体 存在物 马克思
原文传递
“自主”的技术
16
作者 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23期12-12,共1页
作为技术工具的发明者和制作者,人类向来都把自己视为技术的主宰。正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人是技术的主人,控制着技术以及工具。”但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观点虽然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却显然过于自信了。柏格森的法国同胞雅克·... 作为技术工具的发明者和制作者,人类向来都把自己视为技术的主宰。正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人是技术的主人,控制着技术以及工具。”但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观点虽然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却显然过于自信了。柏格森的法国同胞雅克·埃吕尔就曾说:“开发了工具整体的人,是它们的主人,不幸的是,这样看问题的方式是纯粹理论的和肤浅的,我们必须记住技术的自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主体地位 过于自信 纯粹理论 埃吕尔 自主 整体 制作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