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159
1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3 位作者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地理结构的先天脆弱性、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剧烈扰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国情,倒逼中国必须进行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2)举证反思了以往国土空间黑土地、盐碱地、河漫滩、工矿用地、荒漠、河流湖泊、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了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要素层面、认知层面、原理层面、修复层面、管理层面的逻辑关系与思想内涵,以及科学技术有所突破、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专业学科内涵得以拓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是破解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与管理事权的部门化、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区域的政区化、生态工程的长期性与行政管理的届次化三大矛盾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两山论”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国土空间 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 被引量:158
2
作者 张兵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42-48,113,共8页
结合"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近年我国历史城镇"整体保护"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提出"关联性"这个概念。所谓"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 结合"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近年我国历史城镇"整体保护"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提出"关联性"这个概念。所谓"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的关系、文化(精神)的关系、功能(要素和结构)的关系。基于关联性的研究可以重新定义保护规划的"系统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推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所提倡的观念和方法与我国的保护实践殊途同归。关联性的研究途径,有助于我们从中国的实践角度和理论语境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含义建立基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整体保护 关联性 历史性城市景观
下载PDF
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卢永毅 杨燕 《时代建筑》 2006年第2期36-39,共4页
大型工业区在告别了昔日的辉煌后面临改造与振兴。德国鲁尔工业区在探索产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中创造了奇迹, 它不仅呈现了当代世界遗产保护的观念和趋势,更通过设计的想象与创造展开了一幅产业遗产再利用的神奇图景,而在此背后有效... 大型工业区在告别了昔日的辉煌后面临改造与振兴。德国鲁尔工业区在探索产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中创造了奇迹, 它不仅呈现了当代世界遗产保护的观念和趋势,更通过设计的想象与创造展开了一幅产业遗产再利用的神奇图景,而在此背后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尔 产业遗产 整体保护 再利用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上篇) 被引量:45
4
作者 俞孔坚 朱强 李迪华 《建设科技》 2007年第11期28-31,共4页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大运河 廊道 原理 中国 整体保护 现代工业 工业发展
下载PDF
文化景观空间传统性评价及其整体保护格局——以江苏昆山千灯—张浦片区为例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云才 Patrick MILLER Brian KATEN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使文化景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正逐步因现代化而走向消失并呈现出边缘化、破碎化和孤岛化特征。针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使文化景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正逐步因现代化而走向消失并呈现出边缘化、破碎化和孤岛化特征。针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现代化的复杂过程和众多因子影响,建立以生产空间、居住和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主体,涉及农业、工业、商业、旅游、动力与交通、建筑与院落、村镇聚落、自然生态空间、人工生态空间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环节共22个指标构成的文化景观空间传统性的评价体系,以江苏昆山千灯—张浦片区为典型,选取建筑空间、水系网络和农业景观3个核心因素进行传统性评价。在传统性评价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网络为核心,探讨由传统文化景观战略点、文化景观廊道、文化景观的源与汇、踏脚石系统等构成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整体性保护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空间 传统性 评价体系 整体保护 千灯—张浦片区
原文传递
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云才 陈田 郭焕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8-71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江南六大水乡古镇被发现、保护,并且进行旅游开发之后,该区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为古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形成了古镇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的... 20世纪80年代江南六大水乡古镇被发现、保护,并且进行旅游开发之后,该区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为古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形成了古镇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因受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该区域不仅呈现出商业化过度、现代化过快、空心化明显、克隆化普遍和超载化突出的严重问题,而且其赖以存在的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使江南六镇的保护出现孤岛化现象。依托江南水乡文化遗存的区域景观整体的研究,探讨了古镇及区域景观体系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区域景观 持续利用 整体保护 保护机制
下载PDF
传统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富利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56-61,共6页
单纯引进社会资本、依靠旅游开发的保护模式使古村落的保护面临危机,它不仅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隐患,也损害了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古村落保护仅仅是将古村落维修好、保护好的思想认识误区,实际上,古村落是民族记忆和传统文... 单纯引进社会资本、依靠旅游开发的保护模式使古村落的保护面临危机,它不仅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隐患,也损害了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古村落保护仅仅是将古村落维修好、保护好的思想认识误区,实际上,古村落是民族记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保护的绝不是哪座建筑物的空巢,而是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和传承,应从古村落整体保护的出发点来考虑。只有深入发掘古村落的内生动力,在发挥古村落村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平衡社会、政府、村民等各方利益,才能达到整体保护的效果,真正保护好古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整体保护 旅游开发 内生动力
下载PDF
从“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探讨历史城区保护的科学途径与有机秩序(中) 被引量:28
8
作者 单霁翔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8,共13页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整体保护 旧城改造 城市总体规划 市人大常委会 建筑文物
原文传递
走向“后名城时代”——历史城区的建构性探索 被引量:27
9
作者 何依 《建筑遗产》 2017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带着保护与开发的重重矛盾,驶入了城市建设的快车道。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实施35周年之际,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历史城区时,此城已非彼城。经过大规模旧城改造之后,面对现代城市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带着保护与开发的重重矛盾,驶入了城市建设的快车道。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实施35周年之际,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历史城区时,此城已非彼城。经过大规模旧城改造之后,面对现代城市背景下的历史碎片,保护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都将面临重新思考。文章提出的"后名城时代",是针对历史城区普遍零散化和模糊化问题,基于整体性和真实性的概念,分析作为一座"城"的存在方式和保护价值,探讨"替换要素"对历史城区整体形态的控制作用,并反思长期以来以"本体保护"和"重点保护"为主导的保护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以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为例,探索了历史城区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建构问题,从中心到边缘,从节点到线路,从封闭到开放,通过建构将分散在城中的历史信息进行整体关联,使历史文脉以一座"城"的方式延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城区 整体保护 系统建构
下载PDF
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 被引量:26
10
作者 俞孔坚 李博 李迪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91,96,共5页
世界遗产保护运动正呈现区域化整体保护的趋势。首先.遗产内涵和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新增加的文化景观、历史城镇.遗产运河、文化线路等遗产类型需要在景观或区域尺度上进行保护。其次.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衡量标准已经统一为真实完... 世界遗产保护运动正呈现区域化整体保护的趋势。首先.遗产内涵和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新增加的文化景观、历史城镇.遗产运河、文化线路等遗产类型需要在景观或区域尺度上进行保护。其次.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衡量标准已经统一为真实完整地突出普遍价值,并且在区域尺度上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大尺度遗产的保护目标和方法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封闭保护方法难以应对遗产区域内复杂的人文和生态问题,急需在多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区域尺度的遗产保护和整体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保护 文化景观 自然遗产 生态基础设施 产区 世界遗产保护 武夷山 福建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下篇) 被引量:24
11
作者 俞孔坚 朱强 李迪华 《建设科技》 2007年第13期39-41,共3页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上篇见本刊6月上半月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大运河 廊道 原理 中国 整体保护 现代工业 工业发展
下载PDF
关于大型古代城市遗址整体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26
12
作者 单霁翔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4,共12页
关于大型古代城市遗址整体保护的思考当前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整体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工作中应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实施遗址环境的整体保护;要充分发挥国家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使城市和广大民众在保护工作中受惠;通过... 关于大型古代城市遗址整体保护的思考当前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整体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工作中应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实施遗址环境的整体保护;要充分发挥国家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使城市和广大民众在保护工作中受惠;通过加强城市考古和遗址综合展示,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古代城市遗址 环境 整体保护
原文传递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概念和框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汪芳 蒋春燕 卫然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4-1842,共9页
由于受到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城乡文化景观面临破碎、变异甚至消亡的危险。一个民族的强大,除了经济繁荣,还应保有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景观保护在传统的单体、街区和城镇尺度的基础上,寻求区域、跨区域思路的突破,将进一步... 由于受到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城乡文化景观面临破碎、变异甚至消亡的危险。一个民族的强大,除了经济繁荣,还应保有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景观保护在传统的单体、街区和城镇尺度的基础上,寻求区域、跨区域思路的突破,将进一步完善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理念。针对广泛概念上地理学意义的文化景观,总结出适应性、层级性、关联性等属性,对应其要素连续性、环境广阔性和网络复杂性等特征,构建"节点—背景—联系"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模型,以保护文化关联,传承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安全格局 “节点—背景—联系”模型 整体保护 城镇化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传承人 被引量:16
14
作者 代宏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成为我国一项系统的文化传承工程。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关注传统音乐传承人,认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以传承人为中心,不仅保护传承人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实施整体保护。... 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成为我国一项系统的文化传承工程。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关注传统音乐传承人,认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以传承人为中心,不仅保护传承人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实施整体保护。同时,通过保护传承人推动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实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音乐传承人 文化空间 整体保护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论电视节目版式的著作权保护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5,共9页
国内外学界对于电视节目版式的版权保护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电视节目版式的法律保护,国内外司法实践中将电视节目版式纳入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或者合同法进行保护。传统观点认为,电视节目版式被... 国内外学界对于电视节目版式的版权保护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电视节目版式的法律保护,国内外司法实践中将电视节目版式纳入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或者合同法进行保护。传统观点认为,电视节目版式被认为是"创意",性质上属于"思想"而非"表达",因此被归入知识产权的"公有领域",不对电视节目版式进行版权保护。然而,电视节目贸易市场日益繁荣,市场中自由交易的电视节目版式带来巨大利润,而这些事实指向了电视节目版式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特征。电视节目版式是对节目"创意"、"结构"或"情节"的整体而具体的表达,是对规则、程序的具体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表达,因此,它不单纯属于"创意"或"思想",而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表达。应将节目版式纳入版权保护的范畴,对克隆节目版式的行为明确予以法律上否定性的评价,通过著作权法保护和规范电视节目版式的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节目版式 整体保护 实质相似性 著作权保护
原文传递
河南道口运河古镇历史地段保护及更新设计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静 闫文君 常淼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6,共5页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运河聚落遗产的长期动态保护和有机更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以运河古镇道口镇为例,在充分保护运河古镇历史遗产的基础上,针对原住居民在改善生活、提供就业、传承文化、发展经济等方面的迫切要求,采取小...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运河聚落遗产的长期动态保护和有机更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以运河古镇道口镇为例,在充分保护运河古镇历史遗产的基础上,针对原住居民在改善生活、提供就业、传承文化、发展经济等方面的迫切要求,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动态更新模式,并根据古镇自身特点,给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古镇 整体保护 活态传承 有机更新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程远 范红 +1 位作者 李海涛 韩煜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1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前云计算发展迅速,云平台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根据云平台的结构特点,结合信息系统整体保护要求,提出了一种针对云平台的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方案。该方案将云平台分为云计算环境,云区域边界,云通信网络以及云安全管理... 目前云计算发展迅速,云平台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根据云平台的结构特点,结合信息系统整体保护要求,提出了一种针对云平台的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方案。该方案将云平台分为云计算环境,云区域边界,云通信网络以及云安全管理中心四个部分,分别对这四部分做了安全性分析,并提出了每一部分的安全保障技术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安全 整体保护 云安全计算环境 云安全通信网络
下载PDF
简论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之文化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学鹰 张伟 《建筑创作》 2010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山陵等一批民国建筑经典是妥善保护的,对城南明清至民国的民居类建筑历史街区,也多次做过保护性规划。然而,近一时期有关南京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时有波澜和争议。在当前许多地方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并不与新建...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山陵等一批民国建筑经典是妥善保护的,对城南明清至民国的民居类建筑历史街区,也多次做过保护性规划。然而,近一时期有关南京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时有波澜和争议。在当前许多地方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并不与新建设相冲突,而恰可相得益彰的时候,笔者愿简述其文化价值,以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古城南京——得到更充分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 整体保护 南京老城南
下载PDF
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探索——以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季宏 徐苏斌 青木信夫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9-43,共5页
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案例进行介绍,探讨"整体保护"工业遗产的方法,指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在再利用方面的局限,对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工业遗产 整体保护 下塔吉尔宪章 再利用
原文传递
广州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生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健 《规划师》 2005年第5期119-120,共2页
广州市旧城面临着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过度、特色逐步丧失、大量住房长期得不到合理利用与更新、社会网络迅速解体的问题,对旧城的保护应构建共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确立“整体保护”的政策,制定系统的旧城保护规划,并采取多元的融资方式,实... 广州市旧城面临着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过度、特色逐步丧失、大量住房长期得不到合理利用与更新、社会网络迅速解体的问题,对旧城的保护应构建共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确立“整体保护”的政策,制定系统的旧城保护规划,并采取多元的融资方式,实现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共生 旧城保护 城市空间结构 房地产开发 社会网络 整体保护 保护规划 融资方式 商业性 广州市 住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