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面部数字化指标,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色数字化特征。方法用舌面诊仪采集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部图像,观察面部九个部位(额头、眉间、鼻尖、下颌、左颧、右颧、左颊、右颊、唇)和整体面部的图像特征指标,分析...目的基于面部数字化指标,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色数字化特征。方法用舌面诊仪采集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部图像,观察面部九个部位(额头、眉间、鼻尖、下颌、左颧、右颧、左颊、右颊、唇)和整体面部的图像特征指标,分析面部图像特征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结果3个不同年龄层比较,尿酸480.1~540μmol/L组和540μmol/L以上组在整体的面色数字化指标L、a、b、c、h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480.1~540μmol/L)面部九个部位的面色数字化指标a、b和h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面色数字化指标建立正常组和高尿酸组(480.1~540μmol/L)的二元Logistic回归,纳入面色数字化指标鼻尖h、左颧a、左颊b、右颧h、鼻尖L、唇b绘制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结论通过对高尿酸血症人群面部数字化指标研究,发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浓度尿酸人群面色指标的差异,为中医面色诊断提供客观化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面部数字化指标,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色数字化特征。方法用舌面诊仪采集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部图像,观察面部九个部位(额头、眉间、鼻尖、下颌、左颧、右颧、左颊、右颊、唇)和整体面部的图像特征指标,分析面部图像特征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结果3个不同年龄层比较,尿酸480.1~540μmol/L组和540μmol/L以上组在整体的面色数字化指标L、a、b、c、h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480.1~540μmol/L)面部九个部位的面色数字化指标a、b和h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面色数字化指标建立正常组和高尿酸组(480.1~540μmol/L)的二元Logistic回归,纳入面色数字化指标鼻尖h、左颧a、左颊b、右颧h、鼻尖L、唇b绘制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结论通过对高尿酸血症人群面部数字化指标研究,发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浓度尿酸人群面色指标的差异,为中医面色诊断提供客观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