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秦“敬”德研究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赵伯雄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3-34,共12页
-
文摘
一、解题“敬德”一语在《周书》中习见。如《召诰》:“王其疾敬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无逸》:“则皇自敬德”等等。前辈学者对“敬德”也曾多所论及,但其重点,则往往多放在“德”上,研究周人提出的“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殷人不讲“德”而周人非常重视“德”,这一点是殷周在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区别。本文所论敬德,重点则放在“敬”字上,研究“敬”作为一个道德概念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周人这种“敬”的观念。
-
关键词
敬德
《周书》
厥德
召诰
前辈学者
敬哉
无逸
道德概念
殷人
文子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静志居诗话序
- 2
-
-
作者
赵慎畛
-
出处
《船山学报》
193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
文摘
诗与史。相为终始者也。记载为史。而歌詠亦为史。国风。一十五国之史也。雅周之史也。鲁之诗。列为颂。鲁史也。夫五子之歌。并参谟诰。春秋之旨。以史存诗。是故其义史而其文不必史也。然则朱先生之为书。诗话乎。史乎。余且以为史耳。先生以沈博绝丽之才。由荐举。入史馆。未几罢去。晚年乃辑明诗一百卷。一切以史法行之。于是首十帝。本纪也。次宗演。重本支也。次乐章。祀祁庙以告成功也。次为诸臣。曰家数。列传之体也。中为党锢。为节义。为隐逸之士。书独行也。次属国。大无外之规也。次宫闱。
-
关键词
朱先生
明诗
五子之歌
敬哉
静一
徽之
鲁之
元夕
周之
元二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华简《保训》篇“命未有所次”解义
- 3
-
-
作者
侯乃峰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古籍研究》
2015年第1期176-179,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简帛诗学文献释读与研究”(编号:13AZD034)
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上博竹书(一~七)儒学文献释文整理”研究项目资助成果
-
文摘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保训》篇第10、11简简文云:朕闻兹不旧(久),命未有所■。今汝祗備(服)毋懈,其有所迫(迪)矣,不(丕)【10】及尔身受大命。敬哉,毋淫!日不足,惟宿不祥。【11】其中的"■"字,原整理者隶定为"(氵次)",读为"延",注释云:命,指文王之生命。或说命为天命,指商朝的天命。《书·召诰》:"我不敢知目: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次,
-
关键词
天命观
文王
召诰
敬哉
惟宿
简文
整理者
厥德
成汤
隶定
-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品性端正,可得长远
- 4
-
-
作者
韩明洋
-
机构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
-
出处
《中华少年》
2015年第25期21-21,共1页
-
文摘
《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然,立人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本。正本即为端正品性,唯有如此,乃得长远。秦西巴因慈悲放鹿归山,国君虽然初将之赶走,后却将之命为太子老师。何也?只因国君见到秦西巴本性慈悲、品性端正。一个人能挺多直、站多高、有多成功,取决于品性的底色。当屈子以芰荷为衣、集芙蓉为裳时;当屈子低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当屈子高扬头颅表示"
-
关键词
屈子
芰荷
秦西
必先
西巴
人能
立人
敬哉
共祭
《大学》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敬哉,《农业知识》的编辑们
- 5
-
-
作者
刘文富
-
出处
《农业知识》
2003年第20期57-57,共1页
-
-
关键词
农业知识
敬哉
跳出来
写作质量
外科医生
济阳县
业余作者
文富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