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散文”20年:命名的赋新及理论标举的疏漏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15,共7页
进入新世纪之后,散文思潮的弱化构成了文学思潮整体趋于弱化的一种表征。近20年来产生的"新散文运动"与"在场主义"两个散文思潮,呈现出的弱化表征虽然不一,但在理论的自洽性和思潮的铺展面、持续性上,皆存在某种本... 进入新世纪之后,散文思潮的弱化构成了文学思潮整体趋于弱化的一种表征。近20年来产生的"新散文运动"与"在场主义"两个散文思潮,呈现出的弱化表征虽然不一,但在理论的自洽性和思潮的铺展面、持续性上,皆存在某种本然的缺失。2019年3月,"新散文二十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一批重量级"新散文"作家聚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锐锋在会上做了"文学大坐标上的新散文"的主题发言,祝勇写出了《"新散文"何以活力不衰》这样的总结性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 在场主义 文思 自洽性 祝勇 张锐锋 持续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与“言志性灵”文学思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剑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116,共7页
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史上,小品文作为白话文学最先获得成功的散文品类,曾领衔现代文学达十几年之久。从20年代初发韧,至30年代中期形成"小品文热潮",其间可谓佳作迭现,名家辈出,堪称小品文的黄金时期。作为一种新兴... 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史上,小品文作为白话文学最先获得成功的散文品类,曾领衔现代文学达十几年之久。从20年代初发韧,至30年代中期形成"小品文热潮",其间可谓佳作迭现,名家辈出,堪称小品文的黄金时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小品文的兴盛发达,离不开"言志性灵"散文思潮的推波助澜。本文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考察了30年代中前期的"言志性灵"散文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主张,并归结其特征:一是推崇"个人的发现":二是强调表达的"真":三是倡扬幽默,以闲适为格调;四是重视"笔调"与"文调"的美。最后指出,"言志性灵"散文思潮是散文的正宗,它标志着现代散文文体的自觉,是一个既传统古典又具有开放性和现代性的散文思潮,应引起足够重视并成为现代散文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文思 言志性灵
原文传递
让心灵在历史的空间荡漾——《中国当代散文史》写作随感
3
作者 张振金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传承着"五四"散文传统的中国当代散文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随着政治、社会的探索性和多样性,散文的创作具有了实践性、延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关键词 中国当代 随感 文思 嬗变 演进
下载PDF
论当代散文思潮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剑晖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从思潮的角度来看,当代散文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是20世纪60年代,一是20世纪90年代。60年代的"诗化"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显在象征和营造意境,其代表作家是杨朔。"诗化"散文思潮皈依... 从思潮的角度来看,当代散文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是20世纪60年代,一是20世纪90年代。60年代的"诗化"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显在象征和营造意境,其代表作家是杨朔。"诗化"散文思潮皈依传统的散文艺术美,对纠正当时直露粗糙的散文倾向有积极作用。90年代散文思潮也呈现多元倾向,分为通俗散文思潮、"文化散文"和"新艺术散文"。当代的散文思潮虽然规模不及小说诗歌,但仍然为散文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思 60年代 诗化90年代 多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