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敛汗方针刺治疗多汗症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卢慧蓉 万文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1期90-91,共2页
多汗症系指多种病因导致的自发性多汗,为临床常见病。历代医家在多汗症的辨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传统医学发挥"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对多汗症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根据中医"阳加于阴谓之汗""汗血同源""... 多汗症系指多种病因导致的自发性多汗,为临床常见病。历代医家在多汗症的辨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传统医学发挥"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对多汗症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根据中医"阳加于阴谓之汗""汗血同源""心为汗之液"理论,临床以调和阴阳、补益心脾为基本大法,运用敛汗方针灸治疗多汗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血同源 为心之液
下载PDF
温肾敛汗方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多汗疗效观察
2
作者 杜琳琳 余希文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敛汗方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多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多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慢性心衰“新四联”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肾敛汗方,观察治疗前后中... 目的:观察温肾敛汗方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多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多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慢性心衰“新四联”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肾敛汗方,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汗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型钠尿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敛汗方能有效地改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多汗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肾阳虚 温肾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滋肾调脾敛汗方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华 杨戈 王淑丽 《中国医药》 2022年第5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滋肾调脾敛汗方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目的探讨滋肾调脾敛汗方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调脾敛汗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系统指标,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2±0.4)分比(4.4±0.7)分、(1.7±0.5)分比(3.1±0.7)分、(3.8±0.7)分比(7.5±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6%(40/41)比82.9%(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5-羟色胺、雌二醇、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83±29)μg/L比(169±28)μg/L、(97±10)pmol/L比(92±9)pmol/L、(2.2±0.4)μg/L比(1.9±0.4)μg/L](均P<0.05),2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6±4)IU/L比(39±5)IU/L、(17±4)IU/L比(21±4)IU/L](均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4)。结论滋肾调脾敛汗方能有效缓解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患者汗症症状,疗效显著,还可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阴虚火旺 滋肾调脾
下载PDF
自拟补虚敛汗方治疗肺痨汗证4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明 许春霞 +1 位作者 张葆 王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补虚敛汗方对肺痨汗证的疗效。方法:80例肺痨汗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经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对照组予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抗痨治疗外,予补虚敛汗方。两组疗程均为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 目的:探讨补虚敛汗方对肺痨汗证的疗效。方法:80例肺痨汗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经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对照组予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抗痨治疗外,予补虚敛汗方。两组疗程均为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7.50%。两组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虚敛汗方能较显著改善肺痨气阴两虚病人自汗、盗汗症状,中医药治疗能提高肺痨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抗痨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 肺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益气活血敛汗方治疗肿瘤化疗后气虚血瘀型汗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彭 周梅 陈孟溪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敛汗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气虚血瘀型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化疗后常规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敛汗方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40.0%,两... 目的:观察益气敛汗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气虚血瘀型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化疗后常规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敛汗方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敛汗方可明显减轻肿瘤患者化疗后出汗量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气虚血瘀型 益气活血
下载PDF
自拟补虚敛汗方治疗肺痨汗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在肺痨汗证患者中使用自拟的补虚敛汗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肺痨汗证患者76例,将他们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抗痨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补虚敛汗方进行治疗,所有患者... 目的研究在肺痨汗证患者中使用自拟的补虚敛汗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肺痨汗证患者76例,将他们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抗痨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补虚敛汗方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结果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使用补虚敛汗方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且两组的疗效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患有肺痨汗证的患者来说,除了使用抗痨方法治疗其疾病之外,还要使用补虚敛汗方对其盗汗等症状进行改善,这对于患者疾病的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 补虚 肺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滋肾调脾敛汗方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世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围绝经期汗症患者以阴虚火旺型居多,本文研究对此类型患者使用滋肾调脾敛汗方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以盲分法分组,一组患者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为对照组(n=33),一组... 围绝经期汗症患者以阴虚火旺型居多,本文研究对此类型患者使用滋肾调脾敛汗方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以盲分法分组,一组患者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为对照组(n=33),一组患者除服用玉屏风颗粒外,增加服用滋肾调脾敛汗方,为观察组(n=33);对比疗效。结果 (1)对中症症状评分(主症、次症、总分)进行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2)对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3)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指标(5-羟色胺、FSH、LH、雌二醇、孕酮)进行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5-羟色胺、雌二醇和孕酮高于对照组,FSH、LH低于对照组(P<0.05);(4)对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可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症,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滋肾调脾敛汗方,可提升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火旺型 围绝经期 滋肾调脾 玉屏风颗粒
下载PDF
敛汗方治疗汗症61例
8
作者 李晓兰 《四川中医》 2000年第1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