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人性化的三重遮蔽与敞明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中原 扈中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共9页
在探讨教育人性化时,学术界多从教育反人性化的视角透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忽略对教育反人性化概念本身的深层剖析,混淆了其与教育非人性化和教育弱人性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利用目的-手段范畴,来揭示、澄清教育反人性化、教育非人... 在探讨教育人性化时,学术界多从教育反人性化的视角透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忽略对教育反人性化概念本身的深层剖析,混淆了其与教育非人性化和教育弱人性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利用目的-手段范畴,来揭示、澄清教育反人性化、教育非人性化与教育弱人性化的内涵、界限及其关系。教育反人性化的本质是"驯化"的教育,即背离人性的教育;教育非人性化的本质是"物化"的教育,即脱离人性的教育;教育弱人性化的本质是"异化"的教育,即偏离人性的教育。因此,教育应当脱离"驯化"的羁绊,逃避"物化"的罗网,摆脱"异化"的藩篱,从而走向本真、圆融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教育人性化 教育人性化 教育人性化 教育人性化
下载PDF
中小学生“手机热”现象的道德审视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国敏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手机正在或已经大规模地被中小学生使用,并取代传统的儿童玩具而成为他们的"高级玩具"。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家庭情感的缺失,更加剧了中小学生对手机的需要。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有着与学校教育不同的"教育哲... 手机正在或已经大规模地被中小学生使用,并取代传统的儿童玩具而成为他们的"高级玩具"。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家庭情感的缺失,更加剧了中小学生对手机的需要。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有着与学校教育不同的"教育哲学",它正在日益消解着学校的地位,影响着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因此,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而不能袖手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中小学生 教育人性化 道德审视 学校吸引力 媒介意识
原文传递
教育非人性化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中原 扈中平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52,共9页
在教育实践中,若教育目的背离人性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而教育手段则又顺应、适合和促进人性生长和发展,这一教育形态被称之为"教育非人性化"。教育非人性化具体表现为,其旨趣在于重"劳动力"的塑造而轻"文化人&qu... 在教育实践中,若教育目的背离人性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而教育手段则又顺应、适合和促进人性生长和发展,这一教育形态被称之为"教育非人性化"。教育非人性化具体表现为,其旨趣在于重"劳动力"的塑造而轻"文化人"的培养;其内容是重"功利知识"的价值而轻"人文知识"的价值;其管理方式是重"科层制"而轻"民主制"。这一不良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目的根植于"市场化";教育内容立足于"经济化";教育方式着眼于"工厂化"。教育非人性的后果造成了人的"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性化 人性 教育功利 教育市场 教育经济 教育工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