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3
- 1
-
-
作者
张爱卿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
基金
NSFC支持项目
NO.79900023
-
文摘
归因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在经历了40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之后,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心理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理论之一,有关的研究成果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归因理论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该理论发展的进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力求反映当今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为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
-
关键词
归因理论
自我归因
人际归因
社会动机
研究进展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角色理论与师生关系初探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胡尔钢
-
机构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6期36-39,共4页
-
文摘
如果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人类社会认识的组成部份,如果我们承认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那么我们就应当认真对待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体系中,直接而又具体地研究师生关系的首推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及其实际应用,对于丰富我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在教学改革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角色理论的基本內容角色及角色规则角色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创,后经众多的心理学家丰富、发展和应用,而逐渐成形。“角色”概念最初由戏剧中借用引伸而来。米德认为,“角色”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而非指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更不是指行为本身。
-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角色理论
角色行为
教学改革
师生角色
教育社会心理学
角色期望
教学过程
角色冲突
教学活动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
被引量:22
- 3
-
-
作者
常思亮
-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7-90,共4页
-
文摘
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常思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①“我相信在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
-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
基本功
口头言语
课堂行为
教育社会心理学
违纪行为
有声言语
书面言语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教师课堂管理的结构性指标分析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李保强
-
机构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9期41-43,共3页
-
-
关键词
课堂管理
教师
教育社会心理学
结构
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职能
教学研究
管理问题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社会能力研究的概述与展望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刘艳
邹泓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
文摘
社会能力是个性、社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社会能力影响因素、发展特点以及培养三个方面概述了当前社会能力研究的现状,同时思考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社会能力
影响因素
发展特点
培养性研究
研究方向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教育和传媒偏向对女性低成就动机的影响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吴文菊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中心
-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9,共2页
-
文摘
教育偏向对女性自我性别低期待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家长通过投射期待、由玩具规定活动范围和形式及约束、限制成为女孩自我性别低期待的首要影响源 ;教材常常传递着性别偏差与性别歧视的权威信息 ;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明显的性别期待上的差异。传媒偏向对女性自我性别低期待有着广泛而具有文化价值的作用 ,大众传媒文艺作品中性别刻板、性别偏见内容依然常见 ,弥散着女性性别低期待的信息 ;现代社会的商业广告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偏见、性别歧视 ;女性的低成就动机直接决定了女性对自我生活与职业成就的渴望与努力低于男性 ,从而影响了女性的社会成就和社会地位。
-
关键词
教育
传媒
女性
成就动机
性别期待
教育社会心理学
社会地位
-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对美国中小学兴起的“合作热”的拙释
被引量:7
- 7
-
-
作者
盛群力
-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8-69,共2页
-
文摘
"一场合作革命正缓慢地、但又是无可置疑地在美国教育中崛起",这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家、合作学派主要倡导人罗伯特·E·斯莱文在一篇题为《教育中的合作革命》中的开场白,它形象地描绘了美国中小学教育近年来一股看好的潮流——"合作热。" "合作热"最初发端于课堂内流行的"合作学习"策略。过去15年来,斯莱文及其同事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一直从事着"合作学习"的研究。7种在美国流行的合作学习方式中,就有3种是他们开发的。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4至6名学生按性别、能力、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等混合编组,形成一个异质学习团体。每个小组成员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努力,
-
关键词
合作学习方式
教育改革
斯莱文
美国教育
美国中小学教育
教育社会心理学
学生
心理气氛
学校教育
课堂教学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8
- 8
-
-
作者
石绍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出处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9-163,共5页
-
文摘
1979年《心理学报》复刊,标志着我国心理学新时期的开始,至今已十年了。如何评价这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我们试图通过对十年中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调查,来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动向。为此我们收集了14种心理学期刊和97种相关期刊上有关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文献共2274篇,建立了1979—1988年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文献数据库,经过参考有关文献,请教有关专家,在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对这些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测量的标准,从各领域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研究的一般水平、研究者和期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份结果。
-
关键词
儿童发展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报
发展研究
研究报告
教育社会心理学
道德认知
教学心理学
研究者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与合作研究的理论模型述评
被引量:7
- 9
-
-
作者
秦金亮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1-64,共4页
-
-
关键词
理论模型
目标结构
合作研究
个人主义
竞争行为
实验研究
学生学习
人际吸引
教育社会心理学
合作行为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教学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唐芳贵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0,82,共3页
-
文摘
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教学交往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师生教学交往的心理结构是一个由多因素、多水平构成的心理结构功能系统。这个功能结构系统主要由主体认知、信息交流、人际关系等因素及个体、集体、学校和社会四种水平构成,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交往心理模型。
-
关键词
教学交往
社会心理
心理结构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覃晓燕
韩向明
-
机构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64,共2页
-
文摘
教育社会心理学从70年代产生至今,仅有30余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还缺乏严密的学科体系。而要形成严密的学科体系,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互动的学习”。“互动的学习”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社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学习内容的掌握这一主要中介进行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变化。以“互动的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校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家庭的互动诸方面。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逻辑起点
互动的学习
-
Keywords
educational social psychology
log ic starting point
interactive learning
-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简论教育社会心理学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张治库
-
机构
海南大学
-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5年第3期22-25,共4页
-
文摘
简论教育社会心理学海南大学张治库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为人类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教育社会心理学自本世纪60年代末诞生以来,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重...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
教育社会学
理论体系
教育系统
学校心理气氛
研究方法
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4
- 13
-
-
作者
杨艳玲
-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系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5-38,共4页
-
文摘
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7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经历了初创、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现在正向纵深发展。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产生
发展
-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素质教育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赵恒泰
刘继茹
-
出处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29-33,共5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育情境
素质教育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观点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劳伦斯.柯尔伯格
柯森
-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1985年第5期49-56,48,共9页
-
文摘
在许多当代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看来,"道德教育"一词带有现代学校中清教徒传统的最后的残迹余风。不过,这种涵义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从道德方面对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所作的说明和从心理学方面对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所作的说明之间有什么固有的对立。事实上,这种对立正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杜威所否定的。在杜威看来(1909)。
-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儿童道德判断
道德品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第三阶段
道德发展
道德行为
道德说教
教育概念
道德原则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刍议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章志光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8-74,共7页
-
文摘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源远流长,而成为独立学科则是近代的事。通常人们把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 F.H.)出版《社会心理学》一书,看作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心理学在西方的进展颇为迅速,它不仅有独自的传统论题,而且出现不少引人注目的理论和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我国教育
教育心理学
社会因素
家庭
儿童
学校
社会心理现象
群体心理
社会测量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徐家华
宋兴川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
-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93-95,共3页
-
文摘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新的社会现实需求对教育领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心理学由于自身学科的局限,不能具备新的教育改革实践所需要的理论指导的职能,催生了能够满足现实需要的新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但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终究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仍然有很多基础的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就是一个阻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亟待澄清和理清的一个问题。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麦克米兰德对成就动机的研究及其开拓性贡献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王本法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61-63,共3页
-
文摘
麦克米兰德对成就动机的研究及其开拓性贡献王本法成就动机作为人类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成就动机的探讨也逐渐演变成为现代动机心理学的主流。而所谓成就动机指的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困难的工作,在竞争的条件下获得优良成绩的那种动机。因...
-
关键词
成就动机
儿童故事
心理学家
麦氏
高成就动机
开拓性贡献
成就需要
跨文化研究
教育社会心理学
训练计划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问题
被引量:3
- 19
-
-
作者
毛伟雄
-
机构
福建泉州市教育局
-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1988年第3期14-17,共4页
-
文摘
学生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团队组织、班级集体和小组中被组织规定的、制度化的正式的群体,即集体;另一类是学生间的友好、结伙、小团体等非制度化的自发群体,即非正式群体。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教育社会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校生活可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正式的过程,即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一个是非正式的过程,即学生自由组合与人交往学习的过程。相应于正式的过程,学生从教师、长辈那里获得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社会行为规范。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班集体、团队等正式群体来进行的。相应于非正式的过程。
-
关键词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小群体
学生群体
自发群体
教师
人际关系
心理需要
班集体
自我表现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覃晓燕
-
机构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10期46-48,共3页
-
文摘
目前,对教育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虽有不少成果,但还未形成专门的、系统的学科。笔者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系统地去认识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学过程,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与教学情境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学
研究对象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