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木尔和他的小说——评《台木尔短篇小说集》 被引量:3
1
作者 邬裕池 《外国语》 1979年第3期61-65,共5页
去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台木尔短篇小说集》(以下简称《小说集》),这是我国文化大革命后出版的第一个阿拉伯作家、也是第一个埃及作家的文学作品。这里,向读者和同道介绍迈哈穆德·台木尔和他的短篇小说,着重分析、评述这... 去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台木尔短篇小说集》(以下简称《小说集》),这是我国文化大革命后出版的第一个阿拉伯作家、也是第一个埃及作家的文学作品。这里,向读者和同道介绍迈哈穆德·台木尔和他的短篇小说,着重分析、评述这本《小说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启蒙运动 埃及人 阿拉伯作家 殖民统治 民族解放 教权主义 小说集 半殖民地 总督
原文传递
辩护者的理由 路易·阿拉贡在1931
2
作者 陈旻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60,共17页
"颠覆的物,吵架,幻想绘画,坏胚子,咖啡馆里的革命者,附庸风雅的疯狂,自动写作,初级反教权主义,德国学科,暴露狂,不好笑的笑话。"安德烈·布勒东[AndréBreton]的《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 "颠覆的物,吵架,幻想绘画,坏胚子,咖啡馆里的革命者,附庸风雅的疯狂,自动写作,初级反教权主义,德国学科,暴露狂,不好笑的笑话。"安德烈·布勒东[AndréBreton]的《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发表五年之后,这个把达达主义架到了断头台的青年团体发现他们并没有如当初的豪言一般对世界发动革命,革命的对象最终只是他们自己——正如1929年他们在《多样》[Variété]期刊上这样自我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贡 自动写作 青年团体 教权主义 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 咖啡馆 自我总结
原文传递
Vor 100 Jahren,,Simplicissimus"~1-ein bissiger Hund
3
《德语人文研究》 1996年第2期42-43,共2页
Vor100Jahren,,Simplicissimus“~1-einbissigerHundAm4.AprilerscmieninMncheneineneuepolitisch-satirischeWochensc... Vor100Jahren,,Simplicissimus“~1-einbissigerHundAm4.AprilerscmieninMncheneineneuepolitisch-satirischeWochenschrift,der,,Simp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小说 讽刺幽默 拉丁语 社会主义 教权主义 发行量 叭喇狗 愚笨 样板 报纸
原文传递
反教权主义,不反《圣经》——评《葛罗丽娅》的宗教态度
4
作者 赵德明 《欧美文学论丛》 2007年第1期200-207,共8页
文学是人类灵魂追求自由的表现之一。宗教则是掌管意识形态的统治者束缚和钳制信众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文学通过自由联想使得生活经验可以翱翔在无限大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升华。宗教则要求信徒信奉上帝,服从天意,安于现状。
关键词 教权主义 加尔多斯 人类灵魂 扫罗 上天堂 这一天 永恒真理 约翰福音 西班牙人 话语霸权
原文传递
基督教的未来观
5
作者 徐永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5-46,共2页
宗教是社会幻想的变态,是主体自我意识的误解,这一形式是人们在某种异化思想支配下对个人社会实践曲解的结果。基督教认为,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生来有罪;人需要由基督来拯救,而现实的人是由超自然的命运和彼世来预定的一种虚幻之物,人... 宗教是社会幻想的变态,是主体自我意识的误解,这一形式是人们在某种异化思想支配下对个人社会实践曲解的结果。基督教认为,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生来有罪;人需要由基督来拯救,而现实的人是由超自然的命运和彼世来预定的一种虚幻之物,人的生存并不取决于地球的历史。同神的汇合才是人生存的目的,人间生活只是对永恒生活的准备。上帝之国的宗教理想,是所有人类共同向往自由而构想的形式,而且完全是一种理想化的形式。宗教本身并看不出社会的职能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牲,反之,它是有意识地回避社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本身 上帝之国 异化思想 自我意识 教权主义 世来 文化神学 宗教仪式 加尔文 马丁·路德
下载PDF
法朗士创作的反教权主义倾向
6
作者 周招芬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69-72,共4页
宗教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哲学、艺术各个领域的影响极为深广。虽然,它在早期产生时代曾代表劳动人民的一定愿望,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宗教常依照信徒们与教主们的利益与情感,不停止的改变,甚至于创立没有多年竟与创设者的初意,大相径庭... 宗教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哲学、艺术各个领域的影响极为深广。虽然,它在早期产生时代曾代表劳动人民的一定愿望,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宗教常依照信徒们与教主们的利益与情感,不停止的改变,甚至于创立没有多年竟与创设者的初意,大相径庭”。所以从总体上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放对整个欧洲文学影响,即是文学家往往利用宗教的题材,渗透有意义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朗士 欧洲文学 教权主义 创设者 法国著名作家 基督教精神 早期作品 拉伯雷 莫里哀 巴那斯派
下载PDF
浅谈以色列硬币与犹太宗教
7
作者 方煌 《新疆钱币》 2001年第1期33-33,37,共2页
以色列是一个既古老又年青的中东小国,宗教气氛十分浓厚。该国当前连幼儿园里也专门设有宗教班,由此可见其宗教气氛之浓。以色列人信奉犹太教,并把它定为国教。他们一方面有着发达的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却强烈地奉行以中... 以色列是一个既古老又年青的中东小国,宗教气氛十分浓厚。该国当前连幼儿园里也专门设有宗教班,由此可见其宗教气氛之浓。以色列人信奉犹太教,并把它定为国教。他们一方面有着发达的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却强烈地奉行以中世纪的犹太教律法、教规和传统习俗为依据的强烈的教权主义。许多犹太教教义和教规不仅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广为宣传和奉行,甚至还列入法律条文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硬币 犹太宗教 教权主义 市场流通
原文传递
《圣经》翻译中的教权主义
8
作者 苏艳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140,共5页
词源学考察和宗教史回顾表明,教权主义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人为形成,并无《圣经》的文本依据,教会也非一开始就禁止平信徒接触《圣经》。为独揽翻译权,罗马教会禁止平信徒阅读、阐释和翻译《圣经》,推崇烦琐经院哲学,并与新教译者就《圣... 词源学考察和宗教史回顾表明,教权主义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人为形成,并无《圣经》的文本依据,教会也非一开始就禁止平信徒接触《圣经》。为独揽翻译权,罗马教会禁止平信徒阅读、阐释和翻译《圣经》,推崇烦琐经院哲学,并与新教译者就《圣经》可否英译展开论战,在翻译过程中渲染超验与神秘色彩。由此教会将自身树立为人神之间的唯一中介,将教士与平信徒隔离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权主义 《圣经》 翻译 教士 平信徒
原文传递
西欧政治中的宗教因素
9
作者 杨光斌 《欧洲研究》 CSSCI 1991年第2期1-5,63,共6页
宗教因素在今日西欧政治中的作用日趋淡化,但是作为在西欧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势力,宗教仍然影响着西欧政治。作者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间内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宗教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公民的政治参与及其政治... 宗教因素在今日西欧政治中的作用日趋淡化,但是作为在西欧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势力,宗教仍然影响着西欧政治。作者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间内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宗教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公民的政治参与及其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观念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考察宗教对西欧政治的影响,认为西欧国家可分为三类:以罗马天主教为主导的国家,天主教与新教势力相当的国家,以新教为主导的国家。从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变化来看,分别属于三个阶段。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属于第三类别,其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也发展到了第三类,宗教的政治意义已大为削弱。作者对三种类别三种发展阶段的国家做了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会 宗教文化 宗教因素 西欧政治 政治文化 基督教 教权主义 主导地位 政治意义 罗马天主教
原文传递
试析20世纪初法国的孔勃改革
10
作者 郑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9-53,共5页
主要探讨孔勃改革的深层原因、性质和影响。作者认为,改革是19世纪法国共和派反对教权主义的延续,是激进派的政治斗争策略。改革导致的政教分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解散教团和关闭教团学校却是过激的。
关键词 孔勃 法国 共和派 教权主义 天主教会
下载PDF
反教权主义与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教育世俗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崧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本文从探讨推动19世纪下半叶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的意识形态——反教权主义着手,说明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的独特性。反教权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反对教权过多干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思想体系。在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 本文从探讨推动19世纪下半叶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的意识形态——反教权主义着手,说明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的独特性。反教权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反对教权过多干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思想体系。在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以资产阶级共和派为主体的反教权主义者与政治上倾向于君主派的教权主义者之间的政治斗争推动了法国教育制度的世俗化。这种斗争决定了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的进程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19世纪下半叶 教权主义 教育世俗化
原文传递
墨西哥革命中的反教权主义运动及其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琦 李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1,共9页
20世纪前半期,伴随着墨西哥革命的到来,反教权主义运动再次爆发并不断扩展和激化。这一时期,墨西哥国家与教会之间的斗争出现了三次阶段性高潮。这场反教权主义运动在墨西哥的国家重建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推动了墨西哥现代民族国家... 20世纪前半期,伴随着墨西哥革命的到来,反教权主义运动再次爆发并不断扩展和激化。这一时期,墨西哥国家与教会之间的斗争出现了三次阶段性高潮。这场反教权主义运动在墨西哥的国家重建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推动了墨西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墨西哥的社会变革和文化革新运动,并加速了墨西哥"新人"的塑造。但是,这场反教权主义运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过激行为,由于天主教势力根深蒂固,反教权主义最终没有被贯彻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权主义运动 墨西哥革命 文化革新 墨西哥天主教会
下载PDF
1910-1940年墨西哥反教权主义运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超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14年第1期292-317,共26页
1910-1940年墨西哥反教权主义运动既是一场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又是一场文化革新运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国内学者对这一运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外学者则对其进行了长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国内外学术界... 1910-1940年墨西哥反教权主义运动既是一场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又是一场文化革新运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国内学者对这一运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外学者则对其进行了长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这场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以期有益于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权主义运动 墨西哥革命 文化革新 政教关系
下载PDF
明末清初针对司铎的反教权主义
14
作者 杨虹帆 《宗教与历史》 2020年第1期254-265,295-296,共14页
本文通过反教权主义(anticléricalisme)的角度重新探视明末清初的反天主教运动。本文分为性别、暴力、妖术三个主题,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叙述天主教司铎所遭受的攻击。天主教司铎卷入反教权主义运动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本文通过反教权主义(anticléricalisme)的角度重新探视明末清初的反天主教运动。本文分为性别、暴力、妖术三个主题,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叙述天主教司铎所遭受的攻击。天主教司铎卷入反教权主义运动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明末清初,天主教更多是作为一种中国社会的边缘宗教,和白莲教、无为教等其他本土宗教一同归入"白莲教"的标签下。司铎亦与和尚、道士及民间宗教的宗教专家一同遭到类似的反教权话语攻击。对于佛教群体而言,攻击天主教司铎除了反击,亦希望区分佛教与左道异端,并向国家显明自身的正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权主义 性别 暴力 妖术 司铎
原文传递
传声筒
15
作者 焦玉海 《中国天主教》 2015年第1期50-50,共1页
为儿女们执迷不悟走向罪恶的深渊而伤心痛哭时,你就知道耶稣为什么哭耶路撒冷。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浪费时间就是糟蹋天主的恩赐。因为天主造太阳造月亮,分开白昼和黑夜,是为了我们人类。没有比光阴更贵重的东西了。神父的讲道打动不... 为儿女们执迷不悟走向罪恶的深渊而伤心痛哭时,你就知道耶稣为什么哭耶路撒冷。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浪费时间就是糟蹋天主的恩赐。因为天主造太阳造月亮,分开白昼和黑夜,是为了我们人类。没有比光阴更贵重的东西了。神父的讲道打动不了人,不是因为讲的道理不对,而是因为没有灵修体验,缺少与耶稣交往的见证。信条只能带给你原则,却无法带给你活生生的信仰。你为什么上下求索寻找圣迹?圣迹就在你的生命中:你的形成,你来到世上,你的每一次呼吸,你活到今天,就是圣迹。世上的任何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惜时间 三四 圣迹 给你 上下求索 法利赛人 教权主义 能本 圣龛 大事小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