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谢六逸与鲁迅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秋阳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3期114-119,134,共7页
-
文摘
谢六逸是贵州的文化名人,但他的名字很少为人所知,因为他茂齿早殒,只活了47岁,然而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编译家、出版家和教育家。谢六逸1898年9月27日出生在贵阳,早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是最早的文学研究会成员,与鲁迅,
-
关键词
谢六逸
现代作家
民族主义文学
文学导报
茂齿
小说史
教授杂咏
朱应鹏
“左联”
《野草》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历史学]
C5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鲁迅旧体诗的语言艺术
- 2
-
-
作者
余心
-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24-28,共5页
-
文摘
“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鲁迅先生的旧体诗作,虽然仅存四十八题、六十三首,然而或则肝胆照人,立誓为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献身;或则犀角烛怪,对国民党反动派冷嘲热讽;或则为民请命,似“孺子牛”鞠躬尽瘁;或则高瞻远瞩。
-
关键词
语言艺术
犀角烛怪
哀范君三章
救国救民
国民党反动派
讽刺意味
讽刺性
学生和玉佛
教授杂咏
《鲁迅全集》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鲁迅讽刺诗的艺术手法
- 3
-
-
作者
史百水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66-70,共5页
-
文摘
鲁迅一生写了十多首政治讽刺诗。这些诗不仅具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在诗中塑造的讽刺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经久不灭的印象。鲁迅的讽刺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除了饱含着革命家深邃的思想以外,和他所运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也是分不开的。
-
关键词
讽刺诗
论鲁迅
讽刺艺术
公民科歌
中国古典诗歌
好东西歌
教授杂咏
政治内容
艺术感染力
四愁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鲁迅诗歌的讽刺与幽默
- 4
-
-
作者
蒋鸿卿
-
出处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7年第4期9-14,共6页
-
文摘
众所周知,鲁迅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讽刺与幽默艺术大师。讽刺与幽默艺术,在他的杂文与小说中,结出了累累的硕果,而在他耕耘的诗歌园地里,同样开出了一朵朵艳丽的奇葩。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大夜弥漫,“风雨如磐”的黑暗时代。做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他以炽热的战斗热情,对生活特有的机敏锐利的观察能力,以及精深的艺术造诣,使他在“刀丛”中“觅”来的“小诗”,做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其中,讽刺与幽默手法的运用,丰富多样,技巧高超,娴熟自如,令人拍案叫绝。
-
关键词
现实主义作家
一朵朵
黑暗时代
讽刺诗
大夜
教授杂咏
报载患脑炎戏作
好东西歌
四愁诗
学生和玉佛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鲁迅“戏作”辨析
- 5
-
-
作者
秋阳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2期81-84,共4页
-
文摘
鲁迅有“戏作”,由来已久。据许寿裳说,早在1904年他就接到鲁迅从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那里: 气候较寒,每日借入浴取暖,仙台的浴池,男女之分.只隔着一道矮矮的板壁,同学们每每边唱边洗,有的人乃踏上小机子,窥望邻室。信中有两句,至今我还记得:“同学阳狂,或登高而窥裸女。”自注云:“昨日读《天演论》,故有此神来之笔。”
-
关键词
许寿裳
一封信
《天演论》
专门学校
李秉中
许广平
教授杂咏
北江诗话
《呐喊》
诗云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历史学]
C5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