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ACK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透视:从教学辅助到课程常态化的融合 被引量:26
1
作者 舒晓杨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64,共6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性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新兴的知识。本研究以翻译课程为案例进行实证教学,通过诠释TPACK的内涵(包括TCK、TPK和PCK),运用行动研究法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教学...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性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新兴的知识。本研究以翻译课程为案例进行实证教学,通过诠释TPACK的内涵(包括TCK、TPK和PCK),运用行动研究法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教学发展到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常态化的融合,最终获得并发展TPACK的全过程。最后,指出TPACK影响了教师知识体系的变化,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教师知识体系 行动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原文传递
论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7
2
作者 郑艳群 许丽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3年第3期22-30,共9页
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体系构建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与之相应地进行重构。重构教师知识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它可以提升教... 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体系构建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与之相应地进行重构。重构教师知识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它可以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升级。文章从重构的意义、基于TPACK理论的教师知识体系重构思路以及重构的落实3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知识重构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教师知识体系的重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教师知识体系 数字化转型 TPACK理论
下载PDF
于漪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及启示
3
作者 李重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7,13,共5页
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根据于漪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历程,提炼于漪教师知识建构的主要特点:从人文通识知识的融通到人文素养的立体呈现;以教育教学知识为桥梁与纽带;从知识动态更新、迭代进化到自主生产;从... 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根据于漪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历程,提炼于漪教师知识建构的主要特点:从人文通识知识的融通到人文素养的立体呈现;以教育教学知识为桥梁与纽带;从知识动态更新、迭代进化到自主生产;从“一切为民族”到拥有教育自信、文化自信。这给予教师发展如下启示:跳出学科知识局限,提升人文通识素养;强化教育知识的学习,发挥教育知识的转化功能;从职前储蓄式学习到终身迭代学习;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 教师知识体系 建构 启示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国内研究现状、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自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3-17,共5页
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的引进、理论探讨和理论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对象方面,不少研究缺乏与具体学科的结合;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发展性研究也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教育 教师知识体系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教师读书的三种知识向度——读出宽度 :从具体到抽象
5
作者 殷玉新 徐月莹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6期47-47,共1页
首先,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尊重知识的内容、结构和层次,并将学习到的丰富而密集的知识进行分类。此时的知识是具体的,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如果脱离知识的原有情境,就可能会失效。这就要求我们将具体知识进行分类,如教师知识体系中的... 首先,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尊重知识的内容、结构和层次,并将学习到的丰富而密集的知识进行分类。此时的知识是具体的,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如果脱离知识的原有情境,就可能会失效。这就要求我们将具体知识进行分类,如教师知识体系中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等,成为教师信奉的各种类型的知识。其次,教师要以实践者的身份检验知识的有效性。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验学习到的各类知识,将学习的信奉知识转化为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使用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实践 从具体到抽象 教育理论知识 课程知识 情境性 教师读书 教师知识体系 知识的有效性
下载PDF
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建构
6
作者 谭天美 童雨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共8页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在从事学习专业、学科专业及教授专业过程中所结成的基本关系与应该遵守的基本精神、规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素养。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应基于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与伦理学理论,从纵横两向搭建教师专业伦理知识...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在从事学习专业、学科专业及教授专业过程中所结成的基本关系与应该遵守的基本精神、规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素养。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应基于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与伦理学理论,从纵横两向搭建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建构的分析框架。教师专业伦理的知识体系具有强整体性,由教师学习专业伦理、教师学科专业伦理、教师教授专业伦理三个核心知识单元构成,每个知识单元又包括伦理精神、伦理规范、伦理关系及伦理素养四个基本维度。全面构建以“全专业属性”为导向的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能在提高我国师德建设实效性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我国建设成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 教师全专业属性 学习专业伦理知识 学科专业伦理知识 教授专业伦理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