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个育”到“共育”
1
作者 杨兵 代建桃 +1 位作者 邓桂花 李峥峥 《全视界》 202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成都市双庆小学校两个校区位于成都市双庆路左右两侧,约55%的学生是外来随迁子女,学校“爱与责任伴随师生共成长”的办学理念需要作用于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据了解,单亲家庭、困难家庭、重组家庭、残疾生家庭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1%。因... 成都市双庆小学校两个校区位于成都市双庆路左右两侧,约55%的学生是外来随迁子女,学校“爱与责任伴随师生共成长”的办学理念需要作用于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据了解,单亲家庭、困难家庭、重组家庭、残疾生家庭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1%。因为种种原因,这类家庭的孩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这样的情况,学校展开“家校共育”研究,不断加大对特殊家庭的关注力度,不仅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实施各方面关注,对家长也进行多方面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教师方法 特殊家庭
下载PDF
基于类重平衡无监督域自适应的睡眠分期算法
2
作者 邵恒益 郑宇博 +2 位作者 罗莹莹 李蕾 张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基于脑电图的深度学习自动睡眠分期算法可帮助专家正确诊断患者的睡眠障碍。然而,训练数据的不平衡不利于少数类特征的学习,且由于数据分布的差异,训练数据上得到的自动睡眠分期模型在实际数据上的准确性往往... 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基于脑电图的深度学习自动睡眠分期算法可帮助专家正确诊断患者的睡眠障碍。然而,训练数据的不平衡不利于少数类特征的学习,且由于数据分布的差异,训练数据上得到的自动睡眠分期模型在实际数据上的准确性往往会下降。对此,提出了一种融合类重平衡策略和半监督学习的无监督域自适应算法,并引入均衡损失函数以缓解睡眠分期数据集中数据不平衡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平均教师方法,并引入随机的输出插值和相关置信度阈值以提升伪标签的精确度,通过鉴别器网络优化目标域数据的特征分布,从而改善模型在目标域上的分类准确性。在SHHS,Sleep-EDF和ISRUC-Sleep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证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相比直接迁移算法的准确率提高了3.28%~13.27%,相比域统计对齐算法的准确率提高了6.73%~14.52%,相比自适应域统计对齐算法的准确率提高了0.78%~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域自适应 分布对齐 自动睡眠分期 平均教师方法
原文传递
创新实验室:改变中小学的教与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子明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年第10期14-16,共3页
通过对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实验室,如何建设创新实验室及建好之后怎么管理的论述,期望说明创新实验室在重构学生学习环境、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实验室 重构学习环境 改变教师方法
下载PDF
中专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4
作者 梁崇佳 《活力》 2014年第24期63-63,共1页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课程的生活化与实用化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而以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乐于学习,最终达到素质的平衡发展。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课程的生活化与实用化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而以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乐于学习,最终达到素质的平衡发展。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但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化教学,可能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以下,本文对中专化学教育中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生活化 教师方法
下载PDF
教师评价方法及其适用主体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王斌林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50,共6页
在回顾有关教师评价方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10种不同的教师评价方法进行简要评析,根据“利益关系人”理论、同斥原理和对教师评价主体的资格分析,形成教师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的交叉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地对教师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选择... 在回顾有关教师评价方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10种不同的教师评价方法进行简要评析,根据“利益关系人”理论、同斥原理和对教师评价主体的资格分析,形成教师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的交叉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地对教师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选择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评价方法 适用主体 分析框架
下载PDF
浅谈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懿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0期218-219,共2页
汇总了目前小学课堂中有关朗读环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诸如蜻蜓点水、纸上空谈、无效朗读等等。为解决这类问题,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作用,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希望通过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 汇总了目前小学课堂中有关朗读环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诸如蜻蜓点水、纸上空谈、无效朗读等等。为解决这类问题,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作用,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希望通过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 朗读时的情感体验
下载PDF
论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孝大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2期1-4,共4页
一定义探讨为什么要进行教师评价?原因有两个:其一,要运用教师评价来帮助校长决定教师的职称晋升、薪金(包括奖金)调整、人事调动。这些因素对激励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来决定教师的职称、薪金、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教师评价方法 教师工作 教师 评价者 职称晋升 校长 改进建议 评价报告
下载PDF
循证教师专业发展之PD&R实践模式——以“北京师范大学APEx卓越教育家培养项目”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廖伟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6,共8页
本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APEx卓越教育家培养项目"为个案,提出循证教师专业发展的PD&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us Research)实践模式。在PD&R模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双线推进、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专... 本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APEx卓越教育家培养项目"为个案,提出循证教师专业发展的PD&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us Research)实践模式。在PD&R模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双线推进、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人员采用已有研究证据与实践过程中收集的研究数据来设定课程目标、开发与实施课程内容、评估课程效果;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经验来拓展研究选题、形成"内部人-外部人"双重研究视角、开展纵深性个案研究。PD&R模式可能会造成"胁迫式参与"与"摘樱桃式数据分析与证据汇报"等争议,本文最后讨论了如何避免这类争议,以及在PD&R模式下实践者与研究者如何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事业的整体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循证教师专业发展 PD&R实践模式 教师教育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原因与教育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5,41,共6页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本市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由上海市教育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人员参加的课题组,于1994年6月上旬对全市8个区35所小学的三千多名学生及其家长。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智力开发 教育实践 家庭教师 重点中学 重点学校 教师教学方法 学习进度 五年级 获奖率
原文传递
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主体、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将星 王占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3,共4页
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主体设计中,系主任、学生与同行评价在绩效评价信息来源中所占的重要程度不一;对教师绩效评价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指标体系中受重视的程度显著不同,且偏重量化工具。虽然美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已经有一定的... 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主体设计中,系主任、学生与同行评价在绩效评价信息来源中所占的重要程度不一;对教师绩效评价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指标体系中受重视的程度显著不同,且偏重量化工具。虽然美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但是仍面临包括绩效界定不清、绩效维度设定缺乏实证研究支持、绩效评价目的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国进行教师绩效评价需要思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师绩效评价 教师绩效评价主体 教师绩效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虚拟胃镜的系统反馈自学法与教师指导法的胃镜技能获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杨 智发朝 +8 位作者 杜庆峰 刘思德 张强 潘德寿 杜许峰 蔡建群 肖冰 张亚历 姜泊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拟开展虚拟内镜不同训练模式对胃镜技能建立的作用研究,以期发现最优化的训练模式。方法将学员分为2组,A组采用自学法,B组教师指导法。训练完成后根据成绩判断哪种训练方法最适合胃镜受训学员。结果两组在安全性和准确度方面差异无... 目的拟开展虚拟内镜不同训练模式对胃镜技能建立的作用研究,以期发现最优化的训练模式。方法将学员分为2组,A组采用自学法,B组教师指导法。训练完成后根据成绩判断哪种训练方法最适合胃镜受训学员。结果两组在安全性和准确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残气量、患者痛苦指数以及操作时间方面,B组训练方法优于A组。结论推荐教师指导法为虚拟胃镜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虚拟模拟系统 自学方法 教师指导方法
下载PDF
客观评价“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迎春 徐国志 董振宇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0期140-141,共2页
文章通过对“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考试的利弊,提出利用“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各自的优点,采取扬长避短对不同阶段、不同课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方式培养学生,使之成为... 文章通过对“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考试的利弊,提出利用“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各自的优点,采取扬长避短对不同阶段、不同课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方式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考分离 考试改革 教师教学方法 学校教学过程 创造思维能力 评估教学质量 闭卷笔试 学科基础课 综合素质 任课教师
下载PDF
谈高校的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峰 彭小虎 +4 位作者 王健 魏玉梅 孙汉群 李善良 王来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00-108,共8页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中 ,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冷落。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 ,高等学府的课堂成为部分教师充分施展其个性的场所。一些教师继续沿用基础教育教学方法 ,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的传递 ,忽视了大学生自主创造...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中 ,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冷落。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 ,高等学府的课堂成为部分教师充分施展其个性的场所。一些教师继续沿用基础教育教学方法 ,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的传递 ,忽视了大学生自主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些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学术旨趣 ,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学术领域 ,而忽视了大学生对扩展知识面的需求。有鉴于此 ,学报编辑部组织了本次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讨论 ,就以下三个具体方面进行了讨论 :1 教有法 ,但无定法。在高等教育中是否存在一个人们公认的对课堂教育的评价尺度。2 教材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的教师是从自己对某领域知识的掌握来编写教学计划 ,教材只被用作学生的辅助读物 ;有的教师则强调紧扣教材 ,依据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不同方法的运用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对此是否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参照系 ?3 高等教育崇尚学术自由 ,但课堂教学应有自己的规范要求。崇尚学术自由与坚持课堂规范是否存在矛盾 ,如果存在 ,如何解决二者间的冲突 ?我们不能肯定是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但讨论的过程是严肃而认真的。参与者提出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使每个参与者都在深思和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中小学 领域 学术研究 高校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方法
下载PDF
高考反馈教学的实践研究——以高中历史课程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秀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13,共4页
拓宽高考的考试功能,充分发挥反馈教学的作用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一项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不应仅仅关注考试排名和分数,还要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发展。一方面,主要以选择题干扰项的设计为切入口,探讨完善选择题的... 拓宽高考的考试功能,充分发挥反馈教学的作用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一项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不应仅仅关注考试排名和分数,还要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发展。一方面,主要以选择题干扰项的设计为切入口,探讨完善选择题的设计方法,让科学的考试设计成为教师提升"评价素养"的推动力;另一方面,深入分析研究考生的答题情况,与预期学习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和反思,推导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学生改进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高中历史课程 反馈教学 教师测评方法与技术
下载PDF
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形成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小侠 马会 《学周刊(上旬)》 2015年第9期34-35,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数学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信息化时代,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数学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初的学习成功者,随着年级的提高,升入高中,学习屡屡受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障碍 学习过程 公民素质 知识深度 教师教学方法 学习计划 演算过程 人类文化 学习能力 初中教材
原文传递
教学中的合作与竞争——基于PISA2018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学珺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8-54,共7页
PISA2018加入了关于学生合作与竞争的问题,形成了合作程度指标与竞争程度指标。中国四省市中学生之间的平均合作程度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而平均竞争程度略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合作程度指标和竞争程度指标能够显著预测学生的综合发展指... PISA2018加入了关于学生合作与竞争的问题,形成了合作程度指标与竞争程度指标。中国四省市中学生之间的平均合作程度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而平均竞争程度略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合作程度指标和竞争程度指标能够显著预测学生的综合发展指标,因此,学校和班级集体中学生具有合作与竞争精神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有益的。学生综合发展指标是由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子指标合成的。教学方法指标中,阅读参与激发指标和教师热忱指标显著预测学生的合作程度指标,却对竞争程度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分析结果的启示有: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有待进一步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激发阅读和体现热忱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显著影响学生各方面在校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与竞争 学生综合发展 教师教学方法 PISA
原文传递
医学微生物学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乐率 谭银玲 胡晓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581-2582,共2页
新生研讨课起源于美国大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年在美国肯塔基的里学院(Lee College)开设的一门新生小班研讨课。该课程由大一新生自愿参加,且不计学分。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新生研讨课目前主要分为适应性转换与学术性转换两种模式。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医学微生物学 美国研究型大学 基础医学课程 教师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在美国 本科教育质量 科研思维 文献查阅
下载PDF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习题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
18
作者 闫彩红 《新智慧》 2024年第12期63-65,共3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习题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其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融合习题教学等问题也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习题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比新旧教材习题类型和数量,...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习题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其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融合习题教学等问题也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习题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比新旧教材习题类型和数量,发现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习题设计更贴近实际应用等情况。同时,发现习题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契合度、教师教学方法与习题教学融合度、教学资源与习题难度匹配度等方面也存在问题。所以建议优化习题设计,提高针对性与实用性;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习题教学效果;增强互动性与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题设计 高中数学教材 教师教学方法 学生认知水平 贴近实际 教师培训 教学资源 新旧教材
原文传递
“善”:一种“教师教育体系”的理论阐释
19
作者 康晓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57-64,共8页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研究者关于“教师教育体系”话语表达的基本逻辑是“善”的教师需要“善”的教师教育活动,“善”的教师教育活动需要“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教育活动运行规律、追求“善”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 教师教育活动 教师教育质量
下载PDF
巧妙串联数量 善于拓展方法
20
作者 李中平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最近,笔者仔细观察研究当地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和数学教师解答某《奥数》试卷末一道思考题的过程,发现题目中图形被放缩后与实际数量关系不等,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许久百思莫解、家长指导过程的确马虎、教师教学方法存在局限等问题;... 最近,笔者仔细观察研究当地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和数学教师解答某《奥数》试卷末一道思考题的过程,发现题目中图形被放缩后与实际数量关系不等,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许久百思莫解、家长指导过程的确马虎、教师教学方法存在局限等问题;本文研究应用题的求解过程,介绍“巧妙串联数量,善于拓展方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师和家长从对学生的不必要数学辅导中解脱出来,创造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方法 数学辅导 家长指导 拓展方法 学生探究 举一反三 奥数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