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
被引量:
7
1
作者
孔祥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国民政府在承续传统荒政观念的同时,其救灾理念已经凸显出进步,对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有了更新的自觉认识。国民政府的救灾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国计民生,暂时度过了这段"多灾多难"的风险期;但救济的不彻底又把灾民推向反抗与起义...
国民政府在承续传统荒政观念的同时,其救灾理念已经凸显出进步,对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有了更新的自觉认识。国民政府的救灾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国计民生,暂时度过了这段"多灾多难"的风险期;但救济的不彻底又把灾民推向反抗与起义者的一边,为国民政府最终丧失其政治合法性累积下了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1931年江淮大水
南京国民政府
救灾
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的抗灾救灾理念及实践——以《邓小平年谱》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高中华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98,共4页
本文以《邓小平年谱》为中心线索,就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北方局、建国初期主政大西南、1952年后任职政务院副总理等三个时期的救灾实践为重点,分析其救灾理念的深化及前后延承关系,对于指导当前的社会救灾工作,推动中国救灾和社会...
本文以《邓小平年谱》为中心线索,就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北方局、建国初期主政大西南、1952年后任职政务院副总理等三个时期的救灾实践为重点,分析其救灾理念的深化及前后延承关系,对于指导当前的社会救灾工作,推动中国救灾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救灾
理念
救灾
工作
原文传递
汶川大地震与党的领导
3
作者
袁芳
《消费导刊》
2008年第24期244-245,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党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重大作用,阐明了党领导改革开放取得的物质成果、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党的政治精英们的行为示范作用是我国在与汶川大地震斗争过程中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党的正确领导
以人为本的
救灾
理念
行政手段
依法执政
政治精英们的行为示范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的救援
4
作者
朱汐
《中国企业家》
2012年第16期128-128,共1页
7月初,我在深圳慈展会与壹基金灾害管理部总监李弘见过一面,他来讲救灾理念,身穿壹基金联合救灾的蓝色背心,很显眼。闭馆后他一屁股坐在会展中心门口,一脸疲惫。从5月份甘肃岷县的雹灾,到入夏以来全国各地的洪灾、泥石流,壹基金...
7月初,我在深圳慈展会与壹基金灾害管理部总监李弘见过一面,他来讲救灾理念,身穿壹基金联合救灾的蓝色背心,很显眼。闭馆后他一屁股坐在会展中心门口,一脸疲惫。从5月份甘肃岷县的雹灾,到入夏以来全国各地的洪灾、泥石流,壹基金联合救灾几乎从未缺席一线的救援和救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
救灾
理念
民间
会展中心
管理部
基金
泥石流
原文传递
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下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探讨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海山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12期86-88,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重要性和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结合辽宁省实际,探讨新时代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重要性和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结合辽宁省实际,探讨新时代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全面做好辽宁省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以期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救灾
新
理念
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
防汛抗旱减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内涵
被引量:
3
6
作者
蔡勤禹
杜兆阳
《理论与评论》
2022年第1期34-44,共11页
防灾减灾救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灾害变化形势,全面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强调增强风险意识,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以人民为...
防灾减灾救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灾害变化形势,全面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强调增强风险意识,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国际减灾中“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这些新理念为我国灾害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防灾减灾
救灾
新
理念
灾害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下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探讨
7
作者
吴昊宇
《数码设计》
2021年第12期277-278,共2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的安全要求,我国政府推出了全新的安全理念,其中包含防灾、减灾以及救灾这三个方面,以此来确保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的安全要求,我国政府推出了全新的安全理念,其中包含防灾、减灾以及救灾这三个方面,以此来确保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正因如此,本文以当前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为基础,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实现促进我国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救灾
新
理念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
被引量:
7
1
作者
孔祥成
机构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人文社科系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基金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06YQ19)
文摘
国民政府在承续传统荒政观念的同时,其救灾理念已经凸显出进步,对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有了更新的自觉认识。国民政府的救灾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国计民生,暂时度过了这段"多灾多难"的风险期;但救济的不彻底又把灾民推向反抗与起义者的一边,为国民政府最终丧失其政治合法性累积下了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1931年江淮大水
南京国民政府
救灾
理念
Keywords
political legitimacy
Jianghuai valley flood in 1931
Nanking National Government
relieving conception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的抗灾救灾理念及实践——以《邓小平年谱》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高中华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98,共4页
基金
2011年中央党校青年科研项目<灾害
应对与乡村变迁--以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邓小平年谱》为中心线索,就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北方局、建国初期主政大西南、1952年后任职政务院副总理等三个时期的救灾实践为重点,分析其救灾理念的深化及前后延承关系,对于指导当前的社会救灾工作,推动中国救灾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救灾
理念
救灾
工作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3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汶川大地震与党的领导
3
作者
袁芳
机构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消费导刊》
2008年第24期244-245,共2页
文摘
本文主要分析了党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重大作用,阐明了党领导改革开放取得的物质成果、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党的政治精英们的行为示范作用是我国在与汶川大地震斗争过程中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党的正确领导
以人为本的
救灾
理念
行政手段
依法执政
政治精英们的行为示范作用
分类号
D63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2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的救援
4
作者
朱汐
出处
《中国企业家》
2012年第16期128-128,共1页
文摘
7月初,我在深圳慈展会与壹基金灾害管理部总监李弘见过一面,他来讲救灾理念,身穿壹基金联合救灾的蓝色背心,很显眼。闭馆后他一屁股坐在会展中心门口,一脸疲惫。从5月份甘肃岷县的雹灾,到入夏以来全国各地的洪灾、泥石流,壹基金联合救灾几乎从未缺席一线的救援和救灾,
关键词
救援
救灾
理念
民间
会展中心
管理部
基金
泥石流
分类号
F817.1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下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探讨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海山
机构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出处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12期86-88,共3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重要性和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结合辽宁省实际,探讨新时代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全面做好辽宁省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以期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救灾
新
理念
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
防汛抗旱减灾
分类号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内涵
被引量:
3
6
作者
蔡勤禹
杜兆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与评论》
2022年第1期34-4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海洋灾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20BZS1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20&ZD225)阶段性成果。
文摘
防灾减灾救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灾害变化形势,全面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强调增强风险意识,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国际减灾中“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这些新理念为我国灾害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动力。
关键词
新时代
防灾减灾
救灾
新
理念
灾害治理现代化
分类号
D63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下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探讨
7
作者
吴昊宇
机构
四川省减灾中心
出处
《数码设计》
2021年第12期277-278,共2页
文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的安全要求,我国政府推出了全新的安全理念,其中包含防灾、减灾以及救灾这三个方面,以此来确保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正因如此,本文以当前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为基础,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实现促进我国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救灾
新
理念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现实意义
分类号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
孔祥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邓小平的抗灾救灾理念及实践——以《邓小平年谱》为中心的考察
高中华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3
汶川大地震与党的领导
袁芳
《消费导刊》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间的救援
朱汐
《中国企业家》
2012
0
原文传递
5
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下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探讨
陈海山
《中国防汛抗旱》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内涵
蔡勤禹
杜兆阳
《理论与评论》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下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探讨
吴昊宇
《数码设计》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