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给药,疗程为2周。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评定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利用磁敏感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侧支血管分级标准评估丁苯酞对缺血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影响,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症状与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SWI侧支血管显示分级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患者提高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治疗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缺血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病变内磁敏感性效应(SusE)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4VIRI)定量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3.0 T MR磁敏感成像(SWI)和DCE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T_2信号减低的初...目的探讨病变内磁敏感性效应(SusE)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4VIRI)定量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3.0 T MR磁敏感成像(SWI)和DCE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T_2信号减低的初诊患者,其中前列腺癌32例前列腺炎33例。以4分制评估外周带T_2低信号灶及邻近外周带SusE,并测量相应层面病灶区及正常前列腺外周带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_e)及速率常数(K_(ep))。通过Spearman分析比较SusE与K^(trans)、K_(ep)、V_e的相关性。通过Mann-Whitney test检验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病灶SusE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K^(trans)、K_(ep)、V_e在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间的差异。ROC曲线比较SWI和DCE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SusE与K^(trans)、K_(ep)呈正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419、0.219,P值分别为<0.001、0.034),与V_e无相关性(r=0.088,P=0.402)。在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中SusE、K^(trans)、K_(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分作为界值点,SusE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68%、65.62%、0.767;以0.103 min^(-1)作为界值,K^(trans)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12%、84.21%、0.753。以0.431 min^(-1)作为界值,K_(ep)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95%、59.38%、0.767。结论 SWI半定量参数SusE与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DCE-MRI的一种补充方法。病灶内微出血灶可以作为辅助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证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给药,疗程为2周。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评定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利用磁敏感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侧支血管分级标准评估丁苯酞对缺血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影响,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症状与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SWI侧支血管显示分级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患者提高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治疗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缺血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