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制度建构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02
1
作者 张贤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1,共6页
官员问责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它是民主政治的必然逻辑、权责一致原则的具体要求和改善中国政治环境的现实需要。官员问责宗旨的实现有赖于建构较为完善的制度,当前需要重点关注问责的事由、问责的主体、问... 官员问责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它是民主政治的必然逻辑、权责一致原则的具体要求和改善中国政治环境的现实需要。官员问责宗旨的实现有赖于建构较为完善的制度,当前需要重点关注问责的事由、问责的主体、问责的程序制度。但是,制度建构属于基础性的条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任务,目前还应该选择坚决锁定行政高官为问责对象、特别重视官员问责的连带性、认真分析不同类型责任的承担方式、极力推行政务公开与透明等关键点加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问责 政治逻辑 制度建构 民主政治
下载PDF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112
2
作者 王绍光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3期47-54,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财政转移支付 政治逻辑
下载PDF
技术赋能与科层规制——技术治理中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85
3
作者 吴晓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3-81,共9页
技术治理,特指信息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既往研究在泛化技术治理概念的同时,忽略了“技术与科层的互动关系”。案例研究发现,科层制自上而下地引入技术治理,推动了传统的科层组织标准化、电子化,形成有别于传统组织的特性,确实提升了科... 技术治理,特指信息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既往研究在泛化技术治理概念的同时,忽略了“技术与科层的互动关系”。案例研究发现,科层制自上而下地引入技术治理,推动了传统的科层组织标准化、电子化,形成有别于传统组织的特性,确实提升了科层组织的能力。同时,科层制内的技术治理更多地取决于政治逻辑而非单纯的技术逻辑,它既是科层改革的组成部分,又不可避免地受科层制的规定和制约,简而言之,技术赋能科层,科层规制技术,技术治理与科层制的关系具有“双向性”。科层体制内的技术治理是否具有系统性,往往取决于上级意志而非执行者本身,要判断技术治理是否具有整体性,就要引入“上级决策者与具体执行者”的完整链条。技术治理若受“短期行政程序改善”的预期驱动,则容易止于“内卷化”的科层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政治逻辑 科层制
下载PDF
资本下乡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 被引量:80
4
作者 王海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共8页
鼓励资本下乡发展规模农业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调查发现,大量资本下乡并非遵循经济逻辑,而是遵循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政府无法通过与弱质性和高度分散的农民有效对接实现政治任务和治理目标,资本下乡的规模效... 鼓励资本下乡发展规模农业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调查发现,大量资本下乡并非遵循经济逻辑,而是遵循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政府无法通过与弱质性和高度分散的农民有效对接实现政治任务和治理目标,资本下乡的规模效应形式上完成了地方政府的政治任务,化解了农业治理困境。但资本下乡并没有推动农业发展,其非生产性再分配活动反而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依靠资本下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景并不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政治逻辑 治理逻辑 农业现代化 经济逻辑
下载PDF
项目制的基层解构及其研究拓展——基于某县涉农项目运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9
5
作者 李祖佩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42,6,共20页
本研究基于某县项目制运作的经验总结,从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两个层面论证项目制在基层实践中的性质,并厘清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政治逻辑上,项目制基层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去政治化"特征;在治理逻辑上,项目制基层实践... 本研究基于某县项目制运作的经验总结,从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两个层面论证项目制在基层实践中的性质,并厘清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政治逻辑上,项目制基层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去政治化"特征;在治理逻辑上,项目制基层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弱治理"特征。项目制基层实践中的上述性质表明,在基层实践中项目制并非作为"新的治理体制"而存在。这一方面回应了项目制为何在基层实践中沦为对利益的追逐和分割,另一方面为从基层治理论域和国家能力两个方面展开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政治逻辑 治理逻辑 研究拓展
原文传递
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 被引量:76
6
作者 姚建宗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0,共9页
法律与政治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的密切联系是客观存在而非人为构建的,其逻辑联结的共同基点在于它们都面对着共同的社会公共利益要求而担负着的建立和维护共同的社会秩序责任。法律的存在与运作始终体现着的政治逻辑主线,即政治作为法律... 法律与政治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的密切联系是客观存在而非人为构建的,其逻辑联结的共同基点在于它们都面对着共同的社会公共利益要求而担负着的建立和维护共同的社会秩序责任。法律的存在与运作始终体现着的政治逻辑主线,即政治作为法律的存在根基、现实目的、实践背景和发展动因,一方面反映出法律对于政治的事实上和逻辑上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治对于法律在事实上和逻辑上的控制与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政治逻辑 公共利益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全过程民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维变革与政治逻辑 被引量:68
7
作者 亓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民主在中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化理解中国式民主并创新当代民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窗。时至今日,中国式民主体现出了全过程性的特点,其在巩固全过程民主的广泛性中夯实其制度之基,在彰显全过程民主的充分性...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民主在中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化理解中国式民主并创新当代民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窗。时至今日,中国式民主体现出了全过程性的特点,其在巩固全过程民主的广泛性中夯实其制度之基,在彰显全过程民主的充分性中强化其制度之实,在践行全过程民主的健全性中凝聚其制度之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民主实践典范,全过程民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政治逻辑,其核心是将人民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优势加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能的普遍化;关键是始终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统一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主要任务包括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凸显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两个大局以及生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民主治理机制。正因为全过程民主具备“行得通、很管用、有效率”的价值优越性、实践优势性与话语优质性,才有力地挑战了自由式民主思维,为非西方国家摆脱西方民主的话语霸权与制度陷阱提供了新思维、新逻辑和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政治逻辑
下载PDF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62
8
作者 郝宇青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层党组织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在当下的中国,基层已经成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主战场。因而,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具体而言,加... 基层党组织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在当下的中国,基层已经成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主战场。因而,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具体而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逻辑是:基于对基层党组织面临的诸如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难题的深刻回应,破解基层党组织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问题,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目的;基于党的工作重心下移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这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政治空间;基于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做到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进而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这构成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建设 战斗堡垒 政治逻辑
原文传递
媒介·文化·政治——县级融媒体运行机制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守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重构基层政治传播体系、推进政治治理媒介化的国家战略。在媒介逻辑上,县级融媒体应基于制度安排重塑自身专业体系,以专业能力获得县域受众的认同。在文化逻辑上,县级融媒体要充分发挥在地性优势,理解县域文化传统...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重构基层政治传播体系、推进政治治理媒介化的国家战略。在媒介逻辑上,县级融媒体应基于制度安排重塑自身专业体系,以专业能力获得县域受众的认同。在文化逻辑上,县级融媒体要充分发挥在地性优势,理解县域文化传统,融通县域文化共感,统合县域文化社群,以文化凝聚民心。在政治逻辑上,县级融媒体须在治国理政的框架下优化基层政治传播,化解社会风险,服务县域治理,强化政治认同。只有将媒介逻辑、文化逻辑、政治逻辑三位一体融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的制度驱动力,实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顶层设计目标,成为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型媒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运行机制 媒介逻辑 文化逻辑 政治逻辑
下载PDF
城市的政治逻辑:国外城市权力结构研究述评 被引量:39
10
作者 何艳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91,共10页
权力及权力结构一直是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大问题。从精英论、多元论到增长机器论、城市体制论,再到治理与伙伴制,乃至城市社会运动,论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城市权力结构研究的不同流派,并分析了其理论内涵与传承关系,同时提... 权力及权力结构一直是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大问题。从精英论、多元论到增长机器论、城市体制论,再到治理与伙伴制,乃至城市社会运动,论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城市权力结构研究的不同流派,并分析了其理论内涵与传承关系,同时提出了目前中国城市政治与行政学研究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政治逻辑 城市权力结构
下载PDF
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宋维强 廖媛红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30,共6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学间的竞争虽然表现出了诸多的市场逻辑,但其背后隐藏的政治逻辑同样不能忽视。在"985工程"的运行中,教育部、地方政府和大学都成为拥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学间的竞争虽然表现出了诸多的市场逻辑,但其背后隐藏的政治逻辑同样不能忽视。在"985工程"的运行中,教育部、地方政府和大学都成为拥有自身利益的主体,"985工程"的启动加剧了中国大学间的竞争,既有非常积极的一面,但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竞争 985工程 政治逻辑 市场逻辑
原文传递
执法吸纳政治:对城管执法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磊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城管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政治逻辑。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执法层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城管执法必须兼顾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当前有关城管执法问题的讨论存在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两种倾向,这不利于对城管执法现状的深入了解和理... 城管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政治逻辑。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执法层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城管执法必须兼顾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当前有关城管执法问题的讨论存在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两种倾向,这不利于对城管执法现状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某种程度会误导城管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多元利益诉求的复杂性,是在城管执法中坚持政治逻辑的关键所在。"执法吸纳政治"是对城管执法运行机制的概括,也是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尽管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因素,对社会矛盾、多元利益需要所产生的紧张关系有所减缓,但仍然需要加深对城管执法中政治逻辑的充分理解与认识,防止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均衡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管执法 政治逻辑 利益均衡 执法吸纳政治
原文传递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重塑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33
13
作者 徐晨光 王海峰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9,共10页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经济激励和政治调控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地方政府治理,其治理结构和治理形态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地方社会并没有因为中央的分权和收权的循环得到有效的治理。地方政府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与善...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经济激励和政治调控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地方政府治理,其治理结构和治理形态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地方社会并没有因为中央的分权和收权的循环得到有效的治理。地方政府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与善治的过程中,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决定了重塑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需要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中分析其内在的政治逻辑: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关系是制约地方政府治理的基础结构,社会建设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现实依据,现代国家构建则是地方政府治理所秉承的制度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央地关系 治理模式 政治逻辑
原文传递
税费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 被引量:31
14
作者 贺雪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68-170,共3页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破解"三农"难题,中央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到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破解"三农"难题,中央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到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税费改革的同时还启动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即乡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是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干群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基层财源枯竭,农村公益事业缺乏组织动力,农民集体观念、人际关系变化等新问题和新情况,构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环境和障碍。而当前农村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显然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和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以下一组文章,是对税费改革及其在乡村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政治社会现象的关注。这组文章在扎实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税费改革实施过程的逻辑归演、税费改革的深层原由及后果,对税费改革本身和相关配套改革的内在逻辑作出了与政策部门和学界主流不尽相同的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政治逻辑 减轻农民负担 20世纪90年代 农村政策 治理 公共物品供给 农村公益事业
下载PDF
中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问题、原因与出路 被引量:27
15
作者 周美多 颜学勇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40,共6页
我国的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在它的分配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直以来都倍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批评;另一方面,它在我国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却一直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对它的批评和质疑并没有导致它的大幅度削弱。
关键词 专项转移支付 政治逻辑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下载PDF
“合村并组”的政治逻辑与治理困境 被引量:28
16
作者 田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7-119,共13页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和分析框架,考察了我国近20年来村落变迁的动力学。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村落终结的主要力量并非城市化,而是行政主导下的合村并组。从行政体制与村落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合村并组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治-...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和分析框架,考察了我国近20年来村落变迁的动力学。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村落终结的主要力量并非城市化,而是行政主导下的合村并组。从行政体制与村落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合村并组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治-行政过程,而且也会引起村落社会自下而上的应激性反应,兼具政治和治理的多重逻辑。合村并组的政治逻辑是导致该项工作迅猛开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在此过程中,其治理逻辑却被严重忽视了。研究认为,政治逻辑无疑是重要的,但治理逻辑也同样需要受到重视和尊重。合村并组需要在多重逻辑间寻得某种平衡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变迁 合村并组 政治逻辑 治理困境
下载PDF
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 被引量:27
17
作者 林尚立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05年第1期1-17,共17页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同时,政党又是现代政治运作的核心力量;现代民主政治通过政党得以运行和展开,同时,现代政党只有在运作现代民主中才能掌握权力、实现执政。政党与现代政治和现代民主之间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任何执政的政党,要实现...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同时,政党又是现代政治运作的核心力量;现代民主政治通过政党得以运行和展开,同时,现代政党只有在运作现代民主中才能掌握权力、实现执政。政党与现代政治和现代民主之间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任何执政的政党,要实现合法和有效的执政,关键不在自身的意志与决心,而在对政党、国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驾驭与把握。所以,政党的执政都必须以现代政治逻辑为基础。所谓的执政逻辑,就是从现代政治逻辑出发,对政党执政的内在规定性作一般分析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理论 政党执政 政治逻辑 现代民主政治 合法性基础 现代政党 执政合法性 执政过程 政治生活
原文传递
实现政府、市场与农户的有机连接: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机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天祥 魏国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5,177,共8页
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下,产业扶贫被定义为解决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举措。实践中,产业扶贫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混合模式三种类型,存在扶贫资源瞄准偏离、目标靶向偏差、精英俘获等问题,没有建立起政府、市场... 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下,产业扶贫被定义为解决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举措。实践中,产业扶贫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混合模式三种类型,存在扶贫资源瞄准偏离、目标靶向偏差、精英俘获等问题,没有建立起政府、市场、农户之间的有机连接。欲跳出产业扶贫的困境,关键在于理顺产业扶贫背后的政府行为与市场力量的关系。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如何实现两种力量的平衡并相互赋能,并没有给出充分的答案。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的实践,将政治动员的优势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政府、市场与农户的常态化利益连接机制,有利于突破既有产业扶贫模式的困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政治逻辑 市场逻辑 农业众创空间
下载PDF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双重维度及其调适策略 被引量:26
19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共12页
本文从农民利益保护和利益发展两个维度对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与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蕴含着保护农民利益的政治逻辑,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则蕴含着发展农民利益的市场逻辑。农民利益保护要靠有... 本文从农民利益保护和利益发展两个维度对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与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蕴含着保护农民利益的政治逻辑,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则蕴含着发展农民利益的市场逻辑。农民利益保护要靠有效的产权安排,农民利益发展则有赖于市场的推动。但是,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的结合并不能完全规避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本文认为,以有限性、阶段性、调适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市场化发展策略,对稳定农村产权安排和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具有调控作用,对发展农民利益具有推动作用。农村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如何规避农民非理性行为、市场内卷化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双重维度 政治逻辑 市场逻辑 调适策略
原文传递
“趋粮化”抑或“非粮化”:粮食安全的张力及调适 被引量:24
20
作者 阮海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90,共12页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工具发现,国家与农民在围绕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与如何激励种粮上存在张力,张力的结果是农业妇女化、兼业化、“去粮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难与种粮人相对贫困。国家遵循的是政治逻辑,目的是筑牢国家粮食...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工具发现,国家与农民在围绕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与如何激励种粮上存在张力,张力的结果是农业妇女化、兼业化、“去粮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难与种粮人相对贫困。国家遵循的是政治逻辑,目的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民遵循的是经济逻辑,理性小农以家庭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种粮不能帮助农民实现“发家致富”。国家的“政府要粮”行为与“农民要钱”行为之间难以耦合,国家的政治逻辑存在单向性与单一性问题,忽视了农民的经济逻辑、需求层次逻辑、市场逻辑。因此,以市场逻辑调节国家政治逻辑与农民经济逻辑之间的张力,构建具有包容性的“一体两翼”的多重种粮逻辑关系,以协调多重逻辑(国家、农民、市场)的合力,实现国家的“种粮增产”,农民的“种粮增收”与“种粮致富”的双羸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趋粮化” “非粮化” 政治逻辑 经济逻辑 市场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