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及社会运动中的机会结构、水平网络与架构共鸣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明 曾向红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242,共33页
本文源于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埃及2005年与2011年发生的两次致力于推翻穆巴拉克政府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受够了"运动与"一二五"运动——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政治效应?本文以社会运动理论视角的分析发现,这两次社... 本文源于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埃及2005年与2011年发生的两次致力于推翻穆巴拉克政府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受够了"运动与"一二五"运动——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政治效应?本文以社会运动理论视角的分析发现,这两次社会运动在面临的政治机会结构、动员的水平网络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运动架构产生的共鸣程度不同。这种差异进而影响到动员能力,最终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遇 水平网络 架构共鸣 埃及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政治机遇与限制:信访发生的机理与行动逻辑——基于两个信访案例的解读 被引量:6
2
作者 尹利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信访行动的发生,并不一定是依据行动者对投入与回报的均衡考虑作出的,而常常与其在政治限制中发现的政治机遇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有关。这样,信访的发生发展基本上是以政治限制为临界点,在发现和把握政治机遇的过程中完成的。由此,把握... 信访行动的发生,并不一定是依据行动者对投入与回报的均衡考虑作出的,而常常与其在政治限制中发现的政治机遇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有关。这样,信访的发生发展基本上是以政治限制为临界点,在发现和把握政治机遇的过程中完成的。由此,把握政治机遇与政治限制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探究其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对于解读信访的政治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遇 政治限制 信访 利益表达
下载PDF
阶级分析论的贫困——社会运动理论基础上太平天国研究重建的尝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0-158,共9页
作为太平天国研究主流倾向的阶级分析论普遍存在三种方法论误区。而引入社会运动理论的"政治机遇"、"政治认同"与"斗争构造"、"居间联络机制"以及"斗争周期"概念,有助于突破阶级分... 作为太平天国研究主流倾向的阶级分析论普遍存在三种方法论误区。而引入社会运动理论的"政治机遇"、"政治认同"与"斗争构造"、"居间联络机制"以及"斗争周期"概念,有助于突破阶级分析论方法的束缚,尝试创建新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研究 阶级分析论 社会运动理论 政治机遇 居间联络机制 政治认同 斗争周期
下载PDF
西方理论视野下的中国集体抗争
4
作者 李德满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92-96,共5页
近年来中国社会迅速变迁,各类社会矛盾和集体抗争不断发生。西方学者利用其理论资源,对中国的集体抗争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抗争运动理论为指导,西方学者就中国集体抗争形成的动力机制、政治机遇和动员策略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并分析... 近年来中国社会迅速变迁,各类社会矛盾和集体抗争不断发生。西方学者利用其理论资源,对中国的集体抗争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抗争运动理论为指导,西方学者就中国集体抗争形成的动力机制、政治机遇和动员策略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集体抗争对政治发展的影响。随着西方研究与本土研究的融合,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抗争 动力机制 政治机遇 动员策略
下载PDF
科技争议面纱之下的社会运动结构——《运动中的科学:中国水电、转基因与核能争议中的知识控制与社会角力》评介
5
作者 杨正 《科学与社会》 2024年第2期137-148,F0003,共13页
对于STS研究而言,科技争议的社会运作机制仍旧像是一个“黑箱”。看似相似的科技争议往往会引发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果,而有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科技争议却又能引发相似的社会反应。为了探讨科技争议的具体运作机制,贾鹤鹏从“政治机遇结构... 对于STS研究而言,科技争议的社会运作机制仍旧像是一个“黑箱”。看似相似的科技争议往往会引发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果,而有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科技争议却又能引发相似的社会反应。为了探讨科技争议的具体运作机制,贾鹤鹏从“政治机遇结构”框架出发,结合“社会运动”“碎片化威权主义”“知识控制体制”等理论对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水电、转基因、核能三大科技争议进行细致地剖析。研究表明,科技争议作为一场“社会运动”,能否最终获得社会关注、支持或反对,其核心在于立场不同的政治行动者在现存的政治机遇结构中的角力。贾鹤鹏所秉持的政治核心的分析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并补充了科技争议STS分析路径中的“知识-认知”视角传统,具有明显的东亚STS色彩。且这一将社会学、政治学与STS相融合的研究理路较之当前大多科技争议的研究更显立体与宏观。但作者对于政治学框架的过度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科技争议特殊的知识-认知属性。过于详尽资料的堆积也使得作者的观点显得隐晦,不够浅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争议 社会运动 政治机遇结构 碎片威权主义 知识控制体制
下载PDF
全球化的时机与福利供给:基于中国东莞与昆山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陈超 蒙克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82,共18页
在一个国家内部,为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全球化与福利供给之间的关系上呈现截然不同的情况?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福利需求”的角度进行回答,鲜有从“福利供给”的角度解释政府为什么以及如何回应社会的福利需求。本文认为,解释福利供给模式需... 在一个国家内部,为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全球化与福利供给之间的关系上呈现截然不同的情况?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福利需求”的角度进行回答,鲜有从“福利供给”的角度解释政府为什么以及如何回应社会的福利需求。本文认为,解释福利供给模式需要关注制度的历史维度。具体来说,地方融入全球化的时机是福利供给模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东莞的全球化道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当时风险型的政治机遇空间中,地方政府官员内部难以形成关于对外开放的共识,从而使基层政治与地方社会精英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并形成庇护主义的政商联盟,最终塑造了东莞地区效率型的福利供给模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昆山对全球化的融入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得益于当时友好的政治机遇空间,地方政府内部形成了关于对外开放的共识,在这一共识下,地方政府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主体,与外资形成合作主义的政商联盟,最终形塑了当地补偿型的福利供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机 政治机遇空间 效率型福利供给 补偿型福利供给
原文传递
国家、社会抗争与政治机遇结构——基于文本的分析与评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海森 《理论界》 2012年第9期75-76,共2页
社会抗争理论假设国家是决定抗争兴衰成败的关键行动体,而政治机遇结构将抗争与国家关联起来。国家中心论假设抗争结果是由国家政体和国家力量所决定,但没有具体阐释国家力量是如何影响抗争的。本文从国家与抗争变迁的关联性问题出发,... 社会抗争理论假设国家是决定抗争兴衰成败的关键行动体,而政治机遇结构将抗争与国家关联起来。国家中心论假设抗争结果是由国家政体和国家力量所决定,但没有具体阐释国家力量是如何影响抗争的。本文从国家与抗争变迁的关联性问题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在政体既定的一国体制内,国家将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处理社会抗争运动,从而进一步理解抗争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政治机遇结构 社会抗争
原文传递
全球治理中跨国倡议网络有效性的条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超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7,共8页
本文旨在分析跨国倡议网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有效性的条件。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层次,跨国倡议网络在提出新议程、影响国家政策、建立和传播国际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借鉴社会运动的理论,提出政治机遇结构、动员结构和框定... 本文旨在分析跨国倡议网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有效性的条件。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层次,跨国倡议网络在提出新议程、影响国家政策、建立和传播国际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借鉴社会运动的理论,提出政治机遇结构、动员结构和框定是跨国倡议网络有效性得以发挥的三个重要条件,并以小武器国际行动网络的案例对此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倡议网络 全球治理 政治机遇结构 动员结构
原文传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胜昌 《理工高教研究》 2003年第1期95-96,104,共3页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政工作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分析思考,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行...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政工作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分析思考,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 网络时代 大学生 高校思想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 “两课” 网络社会 信息网络技术 青年学生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彬 朱志 吴一敏 《经济师》 2015年第11期29-31,共3页
新媒体是大学生重要的交流平台和信息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机遇 挑战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