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还是不参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基于一项调查的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101
1
作者 王丽萍 方然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108,共14页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中外学术界广受关注。关注公民的态度、情感等心理倾向,对于理解公民在既定制度与政策背景下参与或不参与尤为重要。基于全国范围的调查,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和序列变量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公民投票和政治...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中外学术界广受关注。关注公民的态度、情感等心理倾向,对于理解公民在既定制度与政策背景下参与或不参与尤为重要。基于全国范围的调查,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和序列变量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公民投票和政治参与行为的诸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并验证政治效能感、信任、权威人格等政治心理因素在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特别是在投票和其它政治参与行为中的作用差异,以期探索和发现政治参与的中国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权威人格 政治参与 政治心理 政治效能
原文传递
“民心”何以得或失——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因素分析:五省(市)60村调查(1999~2008) 被引量:57
2
作者 肖唐镖 王欣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82,96,共8页
哪些因素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本文利用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十年间在江西、江苏、山西、重庆和上海省(市)60个村的四波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十年间,政府绩效始终是推动农民政治信任的主要因素;农民对于传统政治文化... 哪些因素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本文利用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十年间在江西、江苏、山西、重庆和上海省(市)60个村的四波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十年间,政府绩效始终是推动农民政治信任的主要因素;农民对于传统政治文化的认同度降低,但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民政治信任的正向推动作用仍在继续,然而其作用有削弱的趋势;自2005年始,农业税费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民政治信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征地拆迁和计划生育政策制约了农民政治信任的提升;农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在不同时间段对农民政治信任具有效果不同的影响,党员身份对农民政治信任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政府绩效 公共政策 政治效能
原文传递
海外政治效能感研究述评 被引量:55
3
作者 李蓉蓉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52,共7页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海外学者 述评 50年代 20世纪 政治态度 政治行为 西方学者
原文传递
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光礼 吕催芳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8,共11页
公民教育的实质是政治社会化,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社会化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公民意识的培育。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公民意识总体较强,大学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公民教育对社会性别、家庭背景等的负面影响具有补偿效应。但我国... 公民教育的实质是政治社会化,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社会化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公民意识的培育。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公民意识总体较强,大学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公民教育对社会性别、家庭背景等的负面影响具有补偿效应。但我国大学公民教育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大学生民主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不高;政治理论课在大学公民教育中未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公民教育 民主参与 政治效能
原文传递
我国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38
5
作者 范柏乃 徐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30,24,共7页
本文从社会经济地位、政治行为、政治心理三方面梳理了影响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因素,并基于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各因素对公民内外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政治关注程度、政治讨论... 本文从社会经济地位、政治行为、政治心理三方面梳理了影响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因素,并基于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各因素对公民内外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政治关注程度、政治讨论行为和政治认知水平对于我国公民内在政治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治面貌、政治参与行为、政治讨论行为和政治信任水平对于我国公民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正面影响显著,年龄对两者均有负向影响作用,收入水平和城乡类别对两者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影响因素 政治参与 政治信任
下载PDF
制度刚性下的村民自治参与:社会资本与政治效能感的作用 被引量:37
6
作者 裴志军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43,111,共11页
本文关注制度刚性下的村民自治参与。基于多省农村村民自治参与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影响的独特效应和差别效应,并检验了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间的中介效应。发现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 本文关注制度刚性下的村民自治参与。基于多省农村村民自治参与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影响的独特效应和差别效应,并检验了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间的中介效应。发现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模式具有"相对专门化"的特点,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中介效应,初步揭示了在制度刚性情况下社会资本和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自治参与 社会资本 政治效能
原文传递
公众的政府满意向政府信任的转化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浦劬 孙响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5,125,共14页
政府满意是公众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政府信任则是公众确认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合法性的心理体现。经验感知认为,政府只要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就能使得公众满意,而只要使得公众满意,自然可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巩固和发展政府治... 政府满意是公众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政府信任则是公众确认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合法性的心理体现。经验感知认为,政府只要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就能使得公众满意,而只要使得公众满意,自然可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巩固和发展政府治理绩效。但事实上,公众对于政府的满意和信任具有内在的结构性,而公众的政府满意转化为公众的政府信任,也受到多重变量的制约。本文基于对公众政府满意与政府信任的理论分析,运用三个县的抽样调查数据,确认了公众政府满意转化为公众政府信任的重要影响变量,验证了这些变量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证明了公众的日常生活满意和政治效能感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条件意义,并据此阐述了其对于我国政府增强公信力和推进治理变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满意 政府信任 政府质量 生活满意 政治效能
原文传递
农村和城市居民政治效能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裴志军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2,共10页
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问题是城乡居民政治参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浙江省为样本,考察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的差异。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差异使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产生差异,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的政治效... 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问题是城乡居民政治参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浙江省为样本,考察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的差异。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差异使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产生差异,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的政治效能感高于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城市户口居民的政治效能感高于农村户口居民;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亦使政治效能感在社会、经济等个体特征在不同户籍类型或不同居住地的人群中表现可能完全不同。为提高农业户口居民、农村居民的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契机,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农民参与渠道,提高农民参与能力,积极回应农民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差异 政治参与
原文传递
政治效能感、政府信任与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基于重庆、武汉与天津三地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燕 朱春奎 姜影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43,共9页
政治效能感、政府信任对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政府网站的普及应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契机,但迄今仍缺乏关于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以... 政治效能感、政府信任对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政府网站的普及应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契机,但迄今仍缺乏关于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重庆、武汉与天津三个城市(区)的普通公众为调研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公民在线参与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信任、内在效能感、回应性能够直接促进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其中回应性的作用最为重要。政府信任在内在效能感、外在效能感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呈现出部分中介作用,而对认知度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则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此外,外在效能感、认知度、回应性能够显著增强公民的内在效能感。内在效能感在外在效能感对参与行为的积极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政府信任 政府网站 公民参与
下载PDF
农民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蓉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5,共7页
依据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将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计量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的政治效能感影响其政治参与,内在政治效能感比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于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了解型内在政治效能感比影响型内在... 依据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将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计量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的政治效能感影响其政治参与,内在政治效能感比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于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了解型内在政治效能感比影响型内在效能感对于维持性政治参与和推动性政治参与均具有显著影响,具有"弥漫性"的特点。而重视型外在政治效能感也对农民高、低层次的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的方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政治参与 内在政治效能 外在政治效能
原文传递
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蓉蓉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122-123,共2页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作为重要政治态度变量的“政治效能感”,其原因在于它不仅是“当代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也是“民主政治参与理论”的重心所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国内鲜有学者研究。然而。改革开放以...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作为重要政治态度变量的“政治效能感”,其原因在于它不仅是“当代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也是“民主政治参与理论”的重心所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国内鲜有学者研究。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基层民主的发展,中国民众的政治效能感会逐渐萌发并呈现一定的独特性。因此,从本质上厘清政治效能感的内涵、形成及其价值,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价值 内涵 政治参与理论 西方学者 民主理论 民主化进程 50年代
下载PDF
论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培养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平 李国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论述了政治效能感的含义和意义,即政治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影响政治活动的能力的信念或信心。政治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进一步详尽分析了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论述了政治效能感的含义和意义,即政治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影响政治活动的能力的信念或信心。政治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进一步详尽分析了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它能影响个体的政治选择过程;影响个体对政治活动的思维过程;影响个体执行政治活动的动机过程;影响个体对政治环境的情绪唤醒过程。相应地提出了培养政治效能感的途径:构建成功经验;重视积极的替代经验;实施现实化的言语劝说;控制负性情绪唤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替代经验 情绪唤醒
下载PDF
论政治效能感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蓉蓉 王东鑫 翟阳明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政治效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但学界对其的认识尚有许多模糊的方面。本文就政治效能感的内涵、形成及其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三个基本而又关键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文章认为,政治效能感是一国民众在与政治系统相互作用... 政治效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但学界对其的认识尚有许多模糊的方面。本文就政治效能感的内涵、形成及其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三个基本而又关键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文章认为,政治效能感是一国民众在与政治系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身政治影响力和政治系统回应力的内在的、比较稳定的评价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态度;政治效能感的形成本质上受到原发性和根源性因素的影响,是个体早期学习与自身需要的产物;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并不是简单的单一因果关系,而是基于一定前提条件和中介变量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政治社会化 政治参与
原文传递
政治效能感: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熊光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47,共7页
政治效能感是研究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重要指标,在政治科学研究的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对政治效能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对政治效能感的概念与内涵、主要影响、形成因素等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 政治效能感是研究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重要指标,在政治科学研究的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对政治效能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对政治效能感的概念与内涵、主要影响、形成因素等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探讨;同时,对政治效能感的实证研究方法也进行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在许多国家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国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比较可行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于中国学界而言,掌握关于政治效能感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进展,并把相关成果运用到中国相关政治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对于拓展中国政治科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政治信任 政治态度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明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7,共9页
互联网时代公众得以相对容易地获取各种政治知识。政治知识获取和拥有的改变可能对参与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经验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公众网上的政治参与水平已和传统参与形式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网下。公众的政治知识与效能感产生交互效应... 互联网时代公众得以相对容易地获取各种政治知识。政治知识获取和拥有的改变可能对参与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经验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公众网上的政治参与水平已和传统参与形式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网下。公众的政治知识与效能感产生交互效应,对网下政治参与有积极影响;政治知识也直接正向影响网上参与。这表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更知情的公众更倾向于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是更积极地以互联网为渠道实施参与。同时,网上政治参与成本的降低使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发生改变,政治知识的重要性得以凸显。政治参与是社会权力的直接表征;政治知识是生产与再生产不平等权力结构的重要维度。管理者和研究者应思考如何以制度化的安排搭建公正、有活力的网络公共空间,建构数字时代基于公众参与的稳定的政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参与 政治知识 政治效能 社会网络
下载PDF
政治效能感、社会网络与公共协商参与——来自浙江农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裴志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5-205,共11页
政治效能感能够决定个体的政治取向,并因此影响个体在政治参与中的表现。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公共协商也受到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文章同时考虑村民参与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特征,通过协商民主的典型村庄的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法... 政治效能感能够决定个体的政治取向,并因此影响个体在政治参与中的表现。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公共协商也受到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文章同时考虑村民参与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特征,通过协商民主的典型村庄的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法,探讨了村民政治效能感、社会网络对民主协商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对村民协商参与有着直接的积极作用,且内在政治效能感还能通过外在政治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村民的协商参与。更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村民社会网络调节着政治效能感对村民协商参与的影响,社会网络加强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协商参与的积极影响,减弱了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协商参与的积极影响。研究充分考虑了政治效能感和协商参与之间关系的社会因素,推进了对复杂的政治心理—行为关系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公共协商参与 社会网络 社会影响力
原文传递
政府信任、政治效能感和媒介接触对公民参与的影响——一个基于文明城市创建领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宋典 芮国强 马冰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4,共8页
公民参与可帮助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善治水平,理论界对影响公民参与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探索。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了政府信任、政治效能感等变量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深度探究了政府信任、政... 公民参与可帮助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善治水平,理论界对影响公民参与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探索。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了政府信任、政治效能感等变量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深度探究了政府信任、政治效能感和媒体接触对公民参与意图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信任和政治效能感分别是影响公民参与意图的态度和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公民参与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研究发现在个体更多接触媒体的情境下,公民参与意图有更高的概率转换为公民实际的参与行为,媒体扮演着促进公民参与的催化剂角色。研究结论为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兼具理论思辨和规范实证特征的框架模型,为更好地理解影响公民参与的因素提供了微观思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政治效能 公民参与 计划行为理论 媒体接触
下载PDF
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与公众参与社会矛盾治理意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升 卢雅灵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0,共16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重大转型期,因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然而,公众作为社会矛盾的直接感受者和接触者,其参与社会矛盾治理的意愿并不强烈。本文以重庆...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重大转型期,因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然而,公众作为社会矛盾的直接感受者和接触者,其参与社会矛盾治理的意愿并不强烈。本文以重庆市11个区县社会矛盾治理为例,依托实地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与公众参与社会矛盾治理意愿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对公众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回应需求的及时性和征求公众意见的情况对公众的政治效能感影响程度较大。同时,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和公众参与社会矛盾治理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本文提出提高政府回应的及时性、重视培育公众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等增强公众参与社会矛盾治理意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治效能 公众参与意愿 社会矛盾治理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五省市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20
19
作者 熊光清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本课题组在北京、广东、浙江、湖北、重庆等地就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问题展开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公民的政治效能感较低,并且,与内在政治效能感相比,其外在政治效能感更低一些;由于政治效能感不...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本课题组在北京、广东、浙江、湖北、重庆等地就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问题展开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公民的政治效能感较低,并且,与内在政治效能感相比,其外在政治效能感更低一些;由于政治效能感不高,他们对政治参与活动不是非常积极,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感也非常有限;性别、年龄、月收入、户口性质、是否本地户口等因素分别影响着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的不同侧面。要提高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应加强正面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效能 政治参与 政治信任
原文传递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雪卿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35-40,共6页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李雪卿(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九六级研究生南京210097)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标志之一。党的十五大再...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李雪卿(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九六级研究生南京210097)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标志之一。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 现状分析 政治生活 利益表达 政治效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决策 政治系统 公民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