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被引量:42
1
作者 辛德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2,共7页
汉武帝元鼎三年,将函谷关东移约三百里。过去多认为这是由于楼船将军杨仆因耻居关外而请求武帝移关。本文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实际上汉武帝这次迁移... 汉武帝元鼎三年,将函谷关东移约三百里。过去多认为这是由于楼船将军杨仆因耻居关外而请求武帝移关。本文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实际上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所做调整,并不仅限于函谷关一处,时人称之为"广关",其本质用意是增益拓广关中的范围。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广关"之后,大关中区域北部的东界,由以临晋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中部区域的东界,由旧函谷关,向东推进至新函谷关;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通过增大关中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函谷关的东移和太行山以东地区划入关中,大大增强了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军事地理 政治地理 关中 地域控制
原文传递
政治地理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思考 被引量:35
2
作者 安宁 马凌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33-1643,共11页
2013年9、10月,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力图建立多边参与的、健康的全球经济合作机制,以打破美国主导的霸权式的全球经济架构,因而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新的区域概念提出,具有强烈的政治地... 2013年9、10月,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力图建立多边参与的、健康的全球经济合作机制,以打破美国主导的霸权式的全球经济架构,因而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新的区域概念提出,具有强烈的政治地理内涵。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实用学科的发展思维,而应置于较为宏观的政治地理视野中进行讨论。基于现代政治地理学对尺度政治、地缘文化和地缘经济等话题的关注,本文从3个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行阐释和思考:(1)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本身是一种尺度提升的空间管治思维。面对湾区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多尺度、多元的城市(区域)竞合现状,设计通过尺度转换的方式处理和应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非常有效;(2)从地缘文化的角度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挑战。运用恰当的文化策略解决(尤其是来自香港的)认同危机对于凝聚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向心力意义重大;(3)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讲,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置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诉求以及经济发展本身对权力运作的反作用等地缘经济框架下进行审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政治地理 尺度政治 地缘文化 地缘经济
原文传递
边境区合作理论的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冯革群 丁四保 《世界地理研究》 2005年第1期53-60,共8页
本文从地理学角度首先介绍了边境区及边境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强调边境对边境合作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其次从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角度回顾了地理学研究边境区及边境合作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然后对国外不同类型边境合... 本文从地理学角度首先介绍了边境区及边境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强调边境对边境合作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其次从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角度回顾了地理学研究边境区及边境合作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然后对国外不同类型边境合作模式作了简要总结和概括。最后探讨了我国边境地区合作的特点和前景,提出我国内陆边境合作的口岸经济和通道作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区 边境合作 政治地理 经济地理
下载PDF
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余蔚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1-183,共13页
两宋疆域可依不同地域的特殊行政制度、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项条件分为数个“综合政治区”。但其分划方式与区际关系在两宋则大有区别,从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地理格局。构成北宋疆域的各个“综合政治区”,主要是以分工的方... 两宋疆域可依不同地域的特殊行政制度、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项条件分为数个“综合政治区”。但其分划方式与区际关系在两宋则大有区别,从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地理格局。构成北宋疆域的各个“综合政治区”,主要是以分工的方式形成“圈层式”结构。各区之间互相依赖,利于中央集权,却难以各自为战,故屡衅于外力。而南宋的“综合政治区”则各有独立生存的条件,是在不同区位行使相近职能的政治区,从而形成“分块式”结构。这种结构提高了应付对外战争的能力,但凝聚力较弱,中央集权程度远逊于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政治地理 综合政治 分块式 圈层式
原文传递
政治地理学中的领域概念辨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云刚 王丰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国内对领域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整理。本文在梳理西方对领域概念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归纳了理解领域概念的三个主要视角,并基于西方相关理论讨论,提出了领域概念的四个基本属性,即多尺度性、多... 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国内对领域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整理。本文在梳理西方对领域概念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归纳了理解领域概念的三个主要视角,并基于西方相关理论讨论,提出了领域概念的四个基本属性,即多尺度性、多维性、关系性和生成性。继而,通过对西方领域理论的研究,提出未来中国政治地理学的领域研究应该加强的几个方向。本文对于深化政治地理学领域概念的理解,避免传统认识中的偏见和局限,以及更好地制定领域策略、展开领域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 尺度 关系 政治地理 空间的生产
原文传递
范式的转换——沿革地理-政区地理-政治地理的进程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振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经历了从沿革地理、政区地理到政治地理的范式转换。沿革地理依据研究内容的发展,可分为史料编纂、考证订讹、历代大势的研究阶段。与传统的政区沿革着重于政区的历时变化不同,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历史政区地理强调共时...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经历了从沿革地理、政区地理到政治地理的范式转换。沿革地理依据研究内容的发展,可分为史料编纂、考证订讹、历代大势的研究阶段。与传统的政区沿革着重于政区的历时变化不同,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历史政区地理强调共时的政区结构。90年代逐渐出现的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政治过程对于地理区域变迁的影响、边疆区与核心区的变迁、首都定位的地缘政治基础、行政区划与行政中心的变迁等。对中国学者而言,不仅有丰富的文献遗存可以凭借,而且中国古代对政治与地理关系特别重视,留下大量思考成果,因此使得政治地理的研究有比其他国家更加优越的研究空间,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 沿革地理 政区地理 政治地理 范式
下载PDF
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振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9,共8页
中国历史上至今的主要都城都设在今天的五个城市,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与开封。如果从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而言,这五个城市可以分成两组:东西向的西安、洛阳与开封,南北向的北京与南京。这两组首都所占历史时期也正好明显地分开:前... 中国历史上至今的主要都城都设在今天的五个城市,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与开封。如果从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而言,这五个城市可以分成两组:东西向的西安、洛阳与开封,南北向的北京与南京。这两组首都所占历史时期也正好明显地分开:前一组占据了前大半段历史,后一组则占据了后小半段历史。再仔细一点分析,每一组的定都过程及其变迁都出现往复徘徊现象。也就是说,在一段时期里同时存在两个地点都适宜建都的情况,难于有绝对的取舍,于是首都经常在这两个地方来回搬迁,这种搬迁不但只发生于王朝更迭之时,有时在一个朝代里也存在短时迁移或同时两都并建的情况。对首都定位何以存在这样的变迁进行一些分析,或许能让我们理解其背后的政治地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城 定位 政治地理
下载PDF
当前国外政治地理学边境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灿松 胡志丁 +1 位作者 葛岳静 别乾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462,共9页
如何在边境地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自由、快速的有效流动,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防止国际犯罪集团、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毒品和大量破坏性武器通过边境地区进入本国,以保证边境和国家的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对... 如何在边境地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自由、快速的有效流动,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防止国际犯罪集团、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毒品和大量破坏性武器通过边境地区进入本国,以保证边境和国家的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对边境安全研究的核心。当前围绕这一主题国外政治地理学对边境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边境安全研究的基本理论探讨、自由贸易与边境安全、恐怖主义与边境安全和先进技术应用与边境安全等4个方面。文章在梳理这4个专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今后边境安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基本问题:1)边境安全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一致性;2)高新技术在边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3)边境安全管理中的双边合作;4)边境安全预警体系构建。最后,提出了国外边境安全研究对中国边境安全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边境 边境安全 “9 11”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政治地理
下载PDF
产业地理与贸易决策——理解中美贸易战的微观逻辑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巍 赵莉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122,159,共37页
2018年开始,美国对华发起规模空前的贸易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关税战”和“技术战”两个方面。贸易战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明显的利益分化,利益受损方及其在政治体系中的代表力量成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贸易... 2018年开始,美国对华发起规模空前的贸易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关税战”和“技术战”两个方面。贸易战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明显的利益分化,利益受损方及其在政治体系中的代表力量成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贸易战烈度甚至结束贸易战的主要动力。由于美国的产业呈现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在中美贸易战中利益受到损失的产业最终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政治代言人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理解美国产业地理政治的基本特征是理解中美贸易战进程中两国变换采取攻守策略的逻辑基础。作者认为,以产业集中分布为特征的产业地理和以选区为中心的政治地理是理解美国社会利益和政策偏好向联邦政府传导的两把“钥匙”,它们共同构成了塑造联邦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微观利益基础和核心动力机制。由于受损者比获益者更有动力站出来表达利益诉求以影响政府决策,作者在实证部分集中关注美国对华货物出口行业的产业地理政治,分析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国内潜在的反对力量,进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美反制措施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地理 政治地理 中美贸易战 美国贸易政策 产业集聚
原文传递
行政区划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振鹤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4-49,共6页
行政区划史是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 ,还直接与微观的政治地理研究密切相关。它的基础是行政区划变迁过程的研究。迄今为止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 ,但是 ,如果要复原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行政区划的全貌 ,并为改革现行政区划提... 行政区划史是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 ,还直接与微观的政治地理研究密切相关。它的基础是行政区划变迁过程的研究。迄今为止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 ,但是 ,如果要复原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行政区划的全貌 ,并为改革现行政区划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史 政治制度史 政治地理 中国 政区变迁史
原文传递
包山楚简释地十则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少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60-66,共7页
1987年1月在湖北荆门发掘包山二号楚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是近年来楚文化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对于这批竹简,报告整理者作了较全面的释文和考释,但由于简文数量大、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有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里仅就简文所涉... 1987年1月在湖北荆门发掘包山二号楚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是近年来楚文化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对于这批竹简,报告整理者作了较全面的释文和考释,但由于简文数量大、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有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里仅就简文所涉及的部分政治地理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楚简 简文 战国策 公元前 阳翟 政治地理 桐柏县 整理 地理 左传
原文传递
秦代山川祭祀格局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田天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66,共14页
山川祭祀在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地位显要,秦代首创了统一王朝山川祭祀的大格局,将名山大川整合为一个体系,其中又有"崤以东"与"华以西"的区分。西汉中前期对秦的格局既有延续也有调整。本文逐一梳理了秦至西汉初... 山川祭祀在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地位显要,秦代首创了统一王朝山川祭祀的大格局,将名山大川整合为一个体系,其中又有"崤以东"与"华以西"的区分。西汉中前期对秦的格局既有延续也有调整。本文逐一梳理了秦至西汉初年"名山大川"的地望,考证其祠庙具体位置及设立时间。同时,本文考察了秦至西汉中期的国家山川祭祀格局,并分析了这一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秦汉的山川祭祀不仅是国家祭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地理格局的一种反映,承担着宣告王朝正统性及皇帝控制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山川 祭祀 政治地理
原文传递
再论政治地理学的几个问理论问题 被引量:12
13
作者 鲍觉民 《国外人文地理》 1988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政治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认为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的政治现象进行空间分析和政治决策对于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作用;在政治地理研究中必须掌握发... 本文首先探讨了政治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认为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的政治现象进行空间分析和政治决策对于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作用;在政治地理研究中必须掌握发展的观点。其次,论述了世界政治地理形势的大致演变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第三,认为在现代政治地理学及其应用与研究中国家是其基本区域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地理 理论问题
下载PDF
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伟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8,共10页
清代前中期对云贵地区实施的府州升降、卫所裁并和改土归流等行政、疆域调整,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政治活动表现。通过这些重要活动,清王朝在云贵地区系统地建立起中央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体系,并为外来移民的全面进... 清代前中期对云贵地区实施的府州升降、卫所裁并和改土归流等行政、疆域调整,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政治活动表现。通过这些重要活动,清王朝在云贵地区系统地建立起中央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体系,并为外来移民的全面进入和深入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对云贵两省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历史地理和社会史视角,重新审视和构建这些政治过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展开情况,在仔细判读史料基础上,发现清前中期改土归流等政治过程并未对一些地域社会起到完全重构的作用,重建或者说有效填补了一个地域社会没有像学界原来认识的那样理想化呈现。尽管存在着这样的行政管理缺失,但由于移民经济开发的有利环境出现,总体上还是带动了云贵地区社会的深入发展,并最终实现政治制度上的统一趋势。这个发现不仅对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对云贵地区清中后期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解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云贵地区 政治地理 社会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的尺度陷阱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云刚 张吉星 王丰龙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7-1687,共11页
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论文基于区域协同发展和尺度理论的新进展,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尺度陷阱,包括功能定位的尺度范围、自身尺度形式选择和多尺度主体的尺度... 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论文基于区域协同发展和尺度理论的新进展,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尺度陷阱,包括功能定位的尺度范围、自身尺度形式选择和多尺度主体的尺度政治。论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涉及不同尺度的功能定位、复杂的尺度形态和多尺度的利益博弈关系,在实证分析和政策设计中,必须尊重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性和诸多矛盾的普遍性,通过对比多尺度实证分析和方案设计的结果,推动积极有效的制度和模式创新,避免落入尺度错位和尺度政治的陷阱。文章在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和拓展尺度陷阱的应用两方面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发展 尺度陷阱 尺度政治 政治地理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圈层协作:尺度政治视域下全国性应急防疫的治理逻辑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5-59,共5页
国家治理是对具备复杂性的地理社会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整体化的全局运作.各尺度治理单元依据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形成了特定的"圈层结构".在防疫应急治理中,面临着疫情防治与社会风险防控的双重治理任务,且双重任务目标都是在特... 国家治理是对具备复杂性的地理社会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整体化的全局运作.各尺度治理单元依据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形成了特定的"圈层结构".在防疫应急治理中,面临着疫情防治与社会风险防控的双重治理任务,且双重任务目标都是在特定尺度的地理空间内实现的.国家、市域与社区三种尺度的治理单元需要发挥互动协作作用.以此为鉴,文章认为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治理,需要发挥各尺度治理单元的治理效能,有效地建立起适应各尺度治理单元运转的治理共同体.未来应当按照"圈层协作"的思维谋划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政治 应急管理 圈层协作 疫情治理 政治地理
下载PDF
略论早期中国地理观念的起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梅莉 晏昌贵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8,共7页
本文讨论了《禹贡》和《山海经》中三个主要地理观念的起源 ,结论是 :1、地理分区思想起源于对古代中国自然地理形势的认识、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与天文学密切相关的巫术观念 ;2、“畿服”观念起源于对夏商周三代政治地理差... 本文讨论了《禹贡》和《山海经》中三个主要地理观念的起源 ,结论是 :1、地理分区思想起源于对古代中国自然地理形势的认识、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与天文学密切相关的巫术观念 ;2、“畿服”观念起源于对夏商周三代政治地理差序结构的抽象概括 ;3、方位观念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山海经》中的方位观念更多受到了古代数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 方位观念 《山海经》 三代 起源 政治地理 略论 差序结构 古代中国
原文传递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基于联合国投票的中国地缘政治准则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丰龙 司月芳 +1 位作者 傅行行 刘云刚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63,共12页
地缘政治问题是人文地理学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是,已有研究多基于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国家的地缘环境或定性讨论地缘战略,很少从双边联系角度定量刻画国家间的地缘关系;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准则理论,运用1971至2... 地缘政治问题是人文地理学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是,已有研究多基于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国家的地缘环境或定性讨论地缘战略,很少从双边联系角度定量刻画国家间的地缘关系;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准则理论,运用1971至2017年联合国投票数据和S分值等方法,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历史阶段、友好程度和集团归属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友好程度及其地理分布,并针对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指出了中国当前的"朋友"和"敌人"。本文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非政治双边关系及其发展水平对中国地缘政治准则的影响,论证了地理距离、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地缘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加强政治地理学的量化分析有启发作用,也能够为中国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地缘政治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准则 地缘关系 友好程度 联合国投票 S分值 政治地理
原文传递
蒙恬悲剧与大一统初期的“地脉”意识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子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
胡亥明确取得地位继承权后,蒙恬被迫吞药自杀,临终有关于主持修筑长城与直道"绝地脉",可能"罪于天"的感叹。《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有所记述,司马迁又就此发表了体现出历史真知的评论。相关文化信息值得历史学... 胡亥明确取得地位继承权后,蒙恬被迫吞药自杀,临终有关于主持修筑长城与直道"绝地脉",可能"罪于天"的感叹。《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有所记述,司马迁又就此发表了体现出历史真知的评论。相关文化信息值得历史学者重视。直道"绝地脉"说透露出秦始皇时代的政治地理意识。就此进行考察,对于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的研究,对于秦直道工程史的研究,都可能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恬 直道 绝地脉 政治地理 大一统
下载PDF
“社区建设”再考——基于政治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基层领域化政策解读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云刚 叶清露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71-1980,共10页
"社区建设"是单位制逐渐解体的背景下,以建立替代单位功能的空间单元为目的,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发动的城市基层管理单元建设运动。这项运动兴起于20是90年代,迄今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因其具有突出的权力空间重塑涵义,尝试从政... "社区建设"是单位制逐渐解体的背景下,以建立替代单位功能的空间单元为目的,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发动的城市基层管理单元建设运动。这项运动兴起于20是90年代,迄今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因其具有突出的权力空间重塑涵义,尝试从政治地理学的领域理论视角出发,对"社区建设"政策形成的路径及其核心语篇进行再考,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社区建设的问题及着力点进行分析。2000年以后,中央政府试图主动建构以"社区"为载体的领域管治体系,并在核心政策文件中强调空间要素和空间叙事以宣称社区领域化,但这一政策而后转向强调"社区服务",强调国家福利的下沉,这说明前期的"社区建设"政策事实上已经终结。在当前情境下,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社区管治,采取多种手段完善社区领域化机制,以重建城市基层治理的空间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城市管治 领域化 政策分析 政治地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