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8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62
1
作者 胡伟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9,共8页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政治体系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这种危机如果不能加以消解而逐渐加剧,就会导致政治体系的崩溃。反之,若一政治体...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政治体系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这种危机如果不能加以消解而逐渐加剧,就会导致政治体系的崩溃。反之,若一政治体系在掌握政权之后能有效地取得和维系其合法性,则将大大有助于政府的运作和政局的稳定。因此,对政治合法性的内涵和成因进行研究,分析维护政治合法性的正确途径和方式,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现代化深度发展的当前中国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合法性危机 政治体系 政治系统 哈贝马斯 政治学研究 散布性支持 合法性问题 特定支持 政治秩序
原文传递
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 被引量:114
2
作者 胡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7-88,8,共13页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积累濡厚学术素养,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风格,体现着学术事业新陈代谢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是学界前驱的薪火传人,更是更新与光大21世纪中国学术的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 “努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第五届上海社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刊编辑部从第六期起,辟出“中青年专家网页”专栏,就治学道路、治学成就与治学体悟等方面.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访谈,并同时辑收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新作一篇。专栏冠名“网页”,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本专栏在联络学人、互通信息上的厚望。值此新的世纪之交与千年之会将临之际,我们期盼着此项工作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支持;期待着更多专长之士以更多创获,崭露学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理论 哈贝马斯 政治系统 政治体系 经验主义 散布性支持 合法化 政治秩序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 被引量:77
3
作者 林尚立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7,共7页
建构反腐败体系是政治体系得以健全和巩固的内在要求。反腐败体系建设与政治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政治体系特性能够在反腐败体系上得到直接的反映。中国为建构反腐败体系而进行的努力,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中国政治体系的特点决... 建构反腐败体系是政治体系得以健全和巩固的内在要求。反腐败体系建设与政治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政治体系特性能够在反腐败体系上得到直接的反映。中国为建构反腐败体系而进行的努力,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中国政治体系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反腐败体系是以政党为领导的,并以政党为行动中心展开的。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公民社会的成长,反腐败的行动中心将从政党,逐步扩大到国家与社会,逐步形成政党领导下的多元行动中心反腐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政治体系 反腐败
原文传递
市场发育和权威基础:保护和开发政治资源 被引量:62
4
作者 王沪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共8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功能和活动方式必然要发生变革,以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政治体系所能够调动和分配的资源。基本目标是:一方面要建立起合理...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功能和活动方式必然要发生变革,以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政治体系所能够调动和分配的资源。基本目标是:一方面要建立起合理的新体制结构,把逐渐转移到社会和市场的资源置于国家总的调控之下,另一方面要寻找政治资源的新的生长点,增加来自新生源的政治资源。从物质性资源的角度说,税制、国有企业、海外资产、涉外经济。现有资源等是主要的着眼点。从非物质资源来说,要注意加强政治体系的推动性资源、保障性资源和体制性资源。从功能资源来说,要注意强化安全提供、生产推进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资源。应该保护和开发尽可能大的政治资源来推动总目标的实现。政治资源的积聚和运用是现代化能否成功关键之所在。对政治体系的资源配置能力,不仅要有认识,而且要有恰当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政治资源 保护和开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市场发育 社会发展 体制资源 物质资源 非物质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及其培育 被引量:54
5
作者 刘昀献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2009年6月20日,由上海市政治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和政治学系联合主办的"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理论研讨会,研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问题及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2009年6月20日,由上海市政治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和政治学系联合主办的"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理论研讨会,研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问题及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来自沪上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探索与争鸣》等媒体记者5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政治信任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弱化现象以及未来中国政治信任重塑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摘要编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当代中国 培育 社会政治稳定 执政合法性 政治体系 政治制度 心理预期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的基本特色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俊拴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3,共10页
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 ,以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建构为基点、以公共权力自我约束的制度安排为核心、以意识形态创新为导向、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建构的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威性 ,塑造由民众心理、情感、态度、信仰所表征的... 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 ,以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建构为基点、以公共权力自我约束的制度安排为核心、以意识形态创新为导向、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建构的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威性 ,塑造由民众心理、情感、态度、信仰所表征的对政治体系认可的价值 ,是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的基本特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党和政府在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问题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与实践 ,符合我国的国情 ,代表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对于我国新世纪实现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 ,推动国家统一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当代中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 执政党 基本特色 公共权力 权威性 建构 符合 信仰
原文传递
生态政治论 被引量:41
7
作者 刘京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3-88,共6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绿色革命运动及其理论代言人从政治与生态相结合的角度阐明了一种宏观的、自觉的生态政治理论。生态政治具有三个生态层次,即政治体系内生态、政治-社会生态、政治-社会-自然生态;它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有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绿色革命运动及其理论代言人从政治与生态相结合的角度阐明了一种宏观的、自觉的生态政治理论。生态政治具有三个生态层次,即政治体系内生态、政治-社会生态、政治-社会-自然生态;它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有相通之处,但亦存在显见的本质差别;它与斗争政治不仅无共通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互对立的两极;它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是对民主政治在新的视角上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在民主基础上的生态政治是人类政治的未来走向,而协调与综合发展则是生态政治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政治 民主政治 政治体系 生态政治理论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政治行为 政治发展 政治 自然环境
下载PDF
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沪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6-82,共7页
当代世界历史—社会—文化的迅速进展。向各个社会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政治体系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兴盛,已构成各类政治体系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动态关系看。在不同结构的社会中,... 当代世界历史—社会—文化的迅速进展。向各个社会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政治体系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兴盛,已构成各类政治体系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动态关系看。在不同结构的社会中,政治发展面临的要求和条件各异。因此,判明一定社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构造,并阐释政治体系与日益变化的环境之间的相互运作,是分析政治发展的首要前提。美国学者丹尼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制度 比较分析 发展时期 一体化 首要任务 文化条件 社会性资源
下载PDF
论政策能力 被引量:41
9
作者 郭爱君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8,共7页
越来越多的学者日益认识到,在一个稳定的、制度化水平较高的政治系统中,政府往往以大量的政策输出作为政府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手段——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保持社会稳定,控制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福利,引导社会变迁,... 越来越多的学者日益认识到,在一个稳定的、制度化水平较高的政治系统中,政府往往以大量的政策输出作为政府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手段——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保持社会稳定,控制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福利,引导社会变迁,促进社会发展。在一个制度化水平较低、体制尚未健全、特别是处于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系统来说,政府的政策输出更显重要,它除了具有以上的作用外,还成为体制确立的先导、弥补体制乏力和填补体制空白的重要方式。因此,政策在现代政治和行政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政策能力从而成为政府能力的主要表征。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及其迅猛发展就是这一认识不断深化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能力 政治系统 政府能力 利益整合 政治体系 象征性输出 公共权威 社会主义国家 公共政策 政策问题
原文传递
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永刚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9年第5期68-72,共5页
关键词 国家政治生活 后发展国家 政治参与 互联网络 政治控制 网络时代 民族国家 大众传媒 个人自由主义 政治体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周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77,共7页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具有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参与和对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体系的参与的双重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既有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巩固...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具有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参与和对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体系的参与的双重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既有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巩固和贯彻,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有利的正面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也进一步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政治参与 政治体系 政治生活 民族政治 政治过程 民族意识 公民政治参与 塞缪尔·亨廷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下载PDF
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元书 刘昌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4-69,22,共7页
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什么是政治参与?有何特征?有哪些功能?在我国尚属很少有人问津的新问题。因此,加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开拓我国的政治参... 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什么是政治参与?有何特征?有哪些功能?在我国尚属很少有人问津的新问题。因此,加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开拓我国的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政治参与质量.自然就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发展 政治体系 公民政治参与 政治民主 生产关系 正功能 政治稳定 机构设置 政治权力
下载PDF
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20
13
作者 孙西克 《政治学研究》 1988年第4期22-28,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就是政策研究取代了传统的对国家和权力的研究,占据了政治科学的中心位置。政治学发生的这场变革,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政治就是决策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 当代世界政治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就是政策研究取代了传统的对国家和权力的研究,占据了政治科学的中心位置。政治学发生的这场变革,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政治就是决策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权威性活动。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尤其如此。政策研究的领域中急需探讨的课题不胜枚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政策选择 政治体系 政策研究 政策输出 政治心理 利益集团 政治学发展 政策制定 公民
原文传递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 被引量:25
14
作者 房宁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6期66-69,共4页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房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科举制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的遴选机制对近、现代各国政体中的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从这个...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房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科举制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的遴选机制对近、现代各国政体中的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老的科举制仍然具有其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举制 政治录用 现代文官制度 现代政治 业务标准 科举考试 西方文官制度 政治标准 政治体系 双重标准
下载PDF
由全能党变成服务型政党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长江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不少人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似乎一讲到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者的能力,其实,这里的“党”,既包括执政者,也包括党的组织,还包括党的整体。就整体而言,党的执政能力实际上首先涉及的是执政党的功能,说到底是要评价政党在政治体系中的功... 不少人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似乎一讲到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者的能力,其实,这里的“党”,既包括执政者,也包括党的组织,还包括党的整体。就整体而言,党的执政能力实际上首先涉及的是执政党的功能,说到底是要评价政党在政治体系中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它对个人能力的集聚和组合是否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服务型 党的执政能力 全能 党的组织 政治体系 个人能力 执政者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化变迁 被引量:26
16
作者 赵渭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社会转型 政治文化 政治系统 政治体系 精神文明建设 村民自治制度 社会文化 政治社会化过程 利益分化
下载PDF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毅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95-102,共8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吴毅人民公社时期,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在政治上处于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对农村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吴毅人民公社时期,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在政治上处于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对农村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拟将这种政治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稳定形态 中国现代化进程 政治体系 农村政治稳定 农村稳定 政治运动 迟滞性 农民 政治发展
原文传递
政治社会化:涵义类型、实现方式和作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我国,政治社会化已经逐步成为政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但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了政治社会化的涵义,然后具体地考察了政治社会化的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实现途径问题,最后从几个不同... 在我国,政治社会化已经逐步成为政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但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了政治社会化的涵义,然后具体地考察了政治社会化的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实现途径问题,最后从几个不同角度分析政治社会化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全面揭示了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 政治体系 社会化过程 实现方式 政治发展 政治人格 主导政治文化 政治信息 政治过程
下载PDF
新中国五十年的政治发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谢庆奎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9年第5期12-18,共7页
本文研究了政治发展的涵义、新中国五十年政治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和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与模式。本文强调指出,中国政治发展除了具有一般的阶段性、共生性、渐进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内容的有限性、方向的主导性、速度的... 本文研究了政治发展的涵义、新中国五十年政治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和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与模式。本文强调指出,中国政治发展除了具有一般的阶段性、共生性、渐进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内容的有限性、方向的主导性、速度的滞后性和文化的制约性等特征;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中国化,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体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合法性 中国特色 社会转型 经济发展 传统社会 中国共产 五十年
下载PDF
少数民族政治发展论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2,共7页
少数民族政治发展论周平我国各民族在法律上的即形式上的平等已经实现之后,民族问题表现为各民族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任务,就是要消除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加速少数民族的发... 少数民族政治发展论周平我国各民族在法律上的即形式上的平等已经实现之后,民族问题表现为各民族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任务,就是要消除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但是,在论及我国少数民族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政治发展 政治体系 民族政治 民族问题 社会转型 特殊性 少数民族地区 政治过程 政治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