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彭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8,共8页
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某种政治单位、地理区域和团体的归宿感。"服从的政治"、"选择的政治"和"认同的政治"是政治合法性的三种主要模式。政治认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包括个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 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某种政治单位、地理区域和团体的归宿感。"服从的政治"、"选择的政治"和"认同的政治"是政治合法性的三种主要模式。政治认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包括个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三个层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认同的弱化是影响政权认同水平的结构性因素。政治认同建设应当认识和尊重政治认同的科学规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过程;发展选举政治和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制度认同水平;运用和开发集体认同资源,构建国家与"新集体"的合作关系,以建立公民的"新集体认同",巩固和扩展政权认同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合法性 自我认同 集体认同 政权认同
下载PDF
政治认同:现代国家观念的心理基础 被引量:7
2
作者 薛洁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180,共9页
政治结构决定国家的资源分配与社会关系,因而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是认同体系中最基本的。现代国家因疆域固定和打破了世袭等级制,与王朝有着本质的不同,其统治的合法性以民众的政治认同为基础。政治认同在现代国家观念的确立与形成中... 政治结构决定国家的资源分配与社会关系,因而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是认同体系中最基本的。现代国家因疆域固定和打破了世袭等级制,与王朝有着本质的不同,其统治的合法性以民众的政治认同为基础。政治认同在现代国家观念的确立与形成中有着具体指向,在制度、身份、政权和价值四个层面分别体现出民众对国家整体政治体系的评价与认知。民众对国家制度的认可、对成员身份的获得、对政权统治的支持、对价值观念的理解,使得国家观念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制度认同 身份认同 政权认同 价值认同
原文传递
清季国歌制定与民众对清朝政权认同的消解
3
作者 于贵超 《音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0,共14页
国歌是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必备政治要素。清季国人最初借助对外接触、大众传媒、译著等渠道拓展国歌意识。“庚子事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进一步刺激民众对国歌的需求,但动乱的时局使清廷对此无暇顾及。曾纪泽所作《普天乐》《华祝歌》并... 国歌是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必备政治要素。清季国人最初借助对外接触、大众传媒、译著等渠道拓展国歌意识。“庚子事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进一步刺激民众对国歌的需求,但动乱的时局使清廷对此无暇顾及。曾纪泽所作《普天乐》《华祝歌》并非中国国歌的源头,清廷将《普天乐》用于外交场合体现出其在国歌问题上的懒政。清季知识分子因此尝试自发创作和使用代国歌。1911年10月,官方终于推出国歌《巩金瓯》,但歌词中的皇权专制思想与先进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理念产生尖锐对立。清季国歌的制定过程折射出国人意识形态自我动员能力的成长,以及官民之间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歌 晚清知识分子 晚清政府 政权认同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铸牢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探究——以明清洮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武沐 赵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明初,朱元璋在洮州设卫,驻军屯田,推行茶马贸易、朝贡贸易,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清承明制,在洮州撤卫设厅,正式纳入地方府县制,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经明清两代的治理,洮州各民族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地域认... 明初,朱元璋在洮州设卫,驻军屯田,推行茶马贸易、朝贡贸易,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清承明制,在洮州撤卫设厅,正式纳入地方府县制,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经明清两代的治理,洮州各民族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地域认同、共同的经济利益圈和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感召下,民族认同由地域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最终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客观上推动了洮州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对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地域认同 文化认同 政权认同
下载PDF
论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女“二流子”改造
5
作者 段乐民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全面抗战时期,由于天灾人祸不断,导致女“二流子”这一团体大量存在于陕甘宁边区,严重影响到边区的劳动力整合、人民缴粮的积极性和中共“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边区政府通过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社会改造手段,在有效缓解边区... 全面抗战时期,由于天灾人祸不断,导致女“二流子”这一团体大量存在于陕甘宁边区,严重影响到边区的劳动力整合、人民缴粮的积极性和中共“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边区政府通过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社会改造手段,在有效缓解边区劳动力紧张的同时,改善了边区的社会风气,促使边区人民加强了对中共政权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女“二流子” 社会越轨 社会改造 政权认同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教师退休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6
作者 潘若天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107-115,共9页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在我国推行教师退休制度,但只局限于东南数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疲于应战,教师退休制度的推行一度停滞,加之战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退休教师生活日渐拮据,教师退休制度改革呼声不断涌现。1944...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在我国推行教师退休制度,但只局限于东南数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疲于应战,教师退休制度的推行一度停滞,加之战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退休教师生活日渐拮据,教师退休制度改革呼声不断涌现。1944年,国民政府推动教师退休制度改革,完善退休金种类,改变退休金的计算规则,提高退休金待遇,并首次提出教师“应即退休”政策。此次改革不仅符合世界退休制度的发展潮流,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抗战后期,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推行了教师退休制度。国民政府通过教师退休制度的政治强制力和经济吸引力,褒扬支持具有民族气节的教师群体,也巩固了教师对政权的认同和亲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教师退休 退休金 政权认同
下载PDF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中的外交政策宣教工作——以北京市为例(1949—1979)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薇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8-33,共6页
新中国外交政策宣传充分体现了内政和外交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基层外交政策宣教工作中,通过对美苏两国的形象宣传,展现了当时中国外交关系的复杂变化。美国大多时候是以一个邪恶的帝国主义形象出现的。苏联则经历了从早期正面形象的树立... 新中国外交政策宣传充分体现了内政和外交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基层外交政策宣教工作中,通过对美苏两国的形象宣传,展现了当时中国外交关系的复杂变化。美国大多时候是以一个邪恶的帝国主义形象出现的。苏联则经历了从早期正面形象的树立,向亲密"老大哥",再向"苏修"形象的转变。这种对广大民众的外交政策宣传,一方面体现出内政外交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体现出在国家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外交政策的宣传是其主要方式之一,其着眼点并非是普及民众外交知识,而是更多从属于对内基层社会管理方式中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宣教工作 美苏形象 基层社会管理 政权认同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政权:以辽、西夏、金、元四朝为重点 被引量:3
8
作者 屈文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44,共13页
古代北方民族,常常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团,对中国历史的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在国家政治组织层面上,征服王朝既采纳了一些汉法,又掺入了不少原先政权的制度因素,这样的结合导致了真正的君主专制.女真人政权的合法性得到境内大多数汉族知识阶... 古代北方民族,常常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团,对中国历史的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在国家政治组织层面上,征服王朝既采纳了一些汉法,又掺入了不少原先政权的制度因素,这样的结合导致了真正的君主专制.女真人政权的合法性得到境内大多数汉族知识阶层人士的认同,蒙古人的元朝则有些逊色.辽、西夏、金、元等王朝非汉族的统治,并没有改变汉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基本面貌,它们的影响主要是政治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政权 征服王朝论 君主专制 政权合法性认同 中国 西夏 元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