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4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患者的术后放电和误放电治疗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微娜 何金山 +1 位作者 范咏梅 李学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的术后放电和误放电治疗的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明确其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植入ICD或在外院植入ICD于此随访的134例患者的病历...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的术后放电和误放电治疗的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明确其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植入ICD或在外院植入ICD于此随访的134例患者的病历记录及随访资料,分析放电及误放电治疗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等特点,及其是否对患者远期死亡率产生影响。结果134例患者年龄25~82岁,平均(48.0±19.2)岁,男性90例(67.2%),因缺血性心肌病植入者33例(24.6%),因非缺血性心肌病植入者101例(75.4%)。在平均(5.1±1.6)年的随访时间内,41例(30.6%)患者发生了恰当放电治疗,其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0例(24.4%),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1例(75.6%),共发生恰当放电治疗336次,332次有效,总有效率为98.8%。8例(6.0%)患者发生了误放电治疗,均为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其中因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者5例(62.5%),因电极断裂、噪声干扰导致者3例(37.5%),因心房过感知导致者1例(12.5%),有1例患者同时具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电极断裂/噪声干扰两种误放电治疗原因。8例患者共发生88次误放电治疗,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者12次(13.6%),电极断裂/噪声干扰导致者56次(63.6%),心房过感知导致者20次(22.7%)。放电治疗组与无放电治疗组相比,误放电治疗组与恰当放电治疗组相比,全因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误放电治疗是ICD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电极断裂/噪声干扰、感知异常等是导致ICD误放电治疗的常见原因。恰当放电治疗和误放电治疗未增加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颤器 植入型 放电治疗 放电治疗 远期死亡率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一泽 《当代医学》 2015年第6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行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采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特点及临... 目的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行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采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中92例患者治愈、4例失败、8例出现合并症,4例复发患者经再次治疗后获得治愈。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 射频消融 安全性 放电治疗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于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震 程中伟 +7 位作者 邓华 程康安 陈太波 高鹏 杨德彦 范静波 张宇成 方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0-804,共5页
目的通过记录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治疗事件,研究并分析其在一、二级预防患者中的差异。方法单中心回... 目的通过记录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治疗事件,研究并分析其在一、二级预防患者中的差异。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6-01-2017-12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行ICD或心脏再同步化并心律转复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CRT-D)植入的HFrEF患者,随访患者ICD治疗事件,根据腔内心电图鉴定是否为恰当治疗,并分析治疗事件在一、二级预防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1)共纳入145例患者,一级预防患者103例,二级预防患者42例。其中一级预防患者较二级预防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值更高,左室射血分数更低。(2)多因素竞争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源性猝死二级预防患者、男性患者恰当治疗及恰当放电治疗风险更高。(3)K-M曲线及Log-Rank检验提示一、二级预防患者不恰当治疗风险无显著差异,不恰当治疗事件原因大部分为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结论 (1)一级预防患者接受恰当治疗、恰当放电治疗的风险较二级预防患者更低;(2)一级预防患者不恰当治疗风险与二级预防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不恰当治疗事件主要原因是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EF ICD 一级预防 恰当放电治疗
原文传递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用于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患者全因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震 程中伟 +7 位作者 邓华 程康安 陈太波 高鹏 杨德彦 范静波 张宇成 方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用于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ICD植入的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患者,收集患者植入ICD时的基础临床资料及随访过程中的放电治疗...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用于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ICD植入的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患者,收集患者植入ICD时的基础临床资料及随访过程中的放电治疗及死亡事件;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共95例ICD一级预防患者纳入临床统计,年龄(61.4±12.7)岁,男性71例(74.7%),随访中位数47(14~69)个月,14例接受恰当放电治疗,11例接受不恰当放电治疗,26例死亡;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恰当放电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较未接受过恰当放电治疗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高(HR=3.252,P=0.019),其它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HR=1.048,P=0.011)、血肌酐水平(HR=1.003,P=0.002)。结论ICD一级预防患者中接受过恰当放电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过恰当放电治疗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恰当放电治疗 一级预防
原文传递
火花放电式治疗仪的频率提高和功率合成
5
作者 路青起 周芸 董威 《现代电子技术》 2001年第7期67-69,共3页
简述了以腋臭治疗仪为代表的各种火花放电式治疗仪在扩大应用范围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建议采用多个晶体管以功率合成的方式来提高频率和增大功率的方案 ,可以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 ,扩大该类仪器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电子医疗器械 功率合成 火花放电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