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霍次克海南部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烨忱
王汝建
+3 位作者
陈建芳
高爱国
李秀珠
韩贻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90,共8页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第二大边缘海,在西北太平洋水文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综合分析了鄂霍次克海南部T00孔沉积物的多种替代性指标,揭示了鄂霍次克海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化受季节性海冰变化、大气循环模式、陆源物质通量和表层生产力的...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第二大边缘海,在西北太平洋水文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综合分析了鄂霍次克海南部T00孔沉积物的多种替代性指标,揭示了鄂霍次克海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化受季节性海冰变化、大气循环模式、陆源物质通量和表层生产力的共同影响。对比放射虫Cycladophora davisiana的含量曲线与LR04氧同位素记录,该孔沉积物可划分为氧同位素1-7期,底部年龄约为250ka。C.davisiana在间冰期的高含量表明鄂霍次克海中层水是北太平洋中层水的主要源区。蛋白石和有机碳的分析显示鄂霍次克海表层生产力在冰消期突然增大,随后在间冰期逐渐下降,冰期普遍较低。C/N比值曲线的分析说明鄂霍次克海的有机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洋。沉积物粒度的分析揭示鄂霍次克海冰期时陆源粗颗粒含量较低,至冰消期粗颗粒含量突然增加,而在间冰期陆源粗颗粒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虫
c
.
davisiana
表层生产力
陆源物质输入
晚第四纪
鄂霍次克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霍次克海南部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烨忱
王汝建
陈建芳
高爱国
李秀珠
韩贻兵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厦门大学海洋系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9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7CB815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21603,40676030,4057602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247028)
文摘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第二大边缘海,在西北太平洋水文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综合分析了鄂霍次克海南部T00孔沉积物的多种替代性指标,揭示了鄂霍次克海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化受季节性海冰变化、大气循环模式、陆源物质通量和表层生产力的共同影响。对比放射虫Cycladophora davisiana的含量曲线与LR04氧同位素记录,该孔沉积物可划分为氧同位素1-7期,底部年龄约为250ka。C.davisiana在间冰期的高含量表明鄂霍次克海中层水是北太平洋中层水的主要源区。蛋白石和有机碳的分析显示鄂霍次克海表层生产力在冰消期突然增大,随后在间冰期逐渐下降,冰期普遍较低。C/N比值曲线的分析说明鄂霍次克海的有机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洋。沉积物粒度的分析揭示鄂霍次克海冰期时陆源粗颗粒含量较低,至冰消期粗颗粒含量突然增加,而在间冰期陆源粗颗粒含量较高。
关键词
放射
虫
c
.
davisiana
表层生产力
陆源物质输入
晚第四纪
鄂霍次克海
Keywords
radiolarian
c
.
davisiana
surfa
c
e primary produ
c
tivity
terrigenous input
late Quaternary
Sea of Okhotsk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霍次克海南部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
孙烨忱
王汝建
陈建芳
高爱国
李秀珠
韩贻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