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蛇绿岩带中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4
1
作者 王玉净 樊志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9,共12页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望,泰国东南部,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和云南西部孟连地区中二叠世Guadalupian期地层中,它们属于FolicuculusscholasticusFo.ventricosus带,Fo.bipartitusFo.Charveti带或NeoalbailelaoptimaNeo.ornithoformis带中的重要分子。这个动物群的时代最有可能是Guadalupian中、晚期的,这个时间也可能是蛇绿岩带形成和蒙古洋最后封闭形成缝合线的时间。该蛇绿岩带应属于海西期板块构造活动的产物。西拉木伦河断裂是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缝合线,其北部蛇绿岩带不是属于中朝板块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二叠纪 蛇绿岩带 内蒙古 西拉木伦河
下载PDF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成因 被引量:92
2
作者 夏邦栋 钟立荣 +1 位作者 方中 吕洪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5-137,T001,共14页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中产出的层状硅质岩厚度为近20—80m,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孤峰组剖面有硅质岩型、碳酸盐岩型和硅质岩-碳酸盐岩混合型3种类型。层状硅质岩主要产在第一、第三2种类型剖面中。硅质沉积中心是一些菱...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中产出的层状硅质岩厚度为近20—80m,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孤峰组剖面有硅质岩型、碳酸盐岩型和硅质岩-碳酸盐岩混合型3种类型。层状硅质岩主要产在第一、第三2种类型剖面中。硅质沉积中心是一些菱形或椭圆形小型(面积在数千平方公里以内)凹地,其形成受断裂控制。硅质岩中产出泥化火山岩,层薄,且层数很多。硅质岩富Fe贫Al,富集As,Sb,Bi,Ga,Au,Ag,Cr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负异常,重稀土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具有热水硅质岩的特征。硅质岩中混有少量非热水成因的物质。硅质沉积时海水温度约为几十度至160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成因 孤峰组 早二叠世 放射
下载PDF
藏北阿木岗群、查桑群和鲁谷组放射虫的发现及有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日俊 吴浩若 +1 位作者 李红生 孙东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0-256,T002,共8页
通常人们一直认为阿木岗(戈木日)群是所谓“羌塘地块”的前寒武纪或前泥盆纪基底,曾发现古生物化石的“中泥盆统”查桑群和“下二叠统”鲁谷组等是其上的晚古生代盖层沉积。本次工作在阿木岗群和鲁谷组中分别发现中-晚三叠世放射虫化石... 通常人们一直认为阿木岗(戈木日)群是所谓“羌塘地块”的前寒武纪或前泥盆纪基底,曾发现古生物化石的“中泥盆统”查桑群和“下二叠统”鲁谷组等是其上的晚古生代盖层沉积。本次工作在阿木岗群和鲁谷组中分别发现中-晚三叠世放射虫化石组合;在查桑群中发现二叠纪中-晚期放射虫化石组合。结合野外实际考察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群 查叠群 放射 生物地层 三叠世
下载PDF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被引量:66
4
作者 吕炳全 王红罡 +2 位作者 胡望水 沈伟锋 张玉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5,共7页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 ,通过该区 6 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 ,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 ,在古生代低纬度的扬子地块东南缘生物大量繁殖 ,引发缺氧事件 ,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 ,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 ,生物化石属种丰富 ,个体大 ,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 ,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上古生界油气发现于苏北及南黄海 ,因而 ,这一区域是与上升流沉积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流 扬子地块 古生代 烃源岩 矿层 硅质 沉积相 属种 放射 生物化石
下载PDF
甘肃北山牛圈子蛇绿岩铷-锶同位素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64
5
作者 任秉琛 何世平 +1 位作者 姚文光 傅力浦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7,共7页
甘肃北山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受阿尔金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影响 ,被分割成白云山—洗肠井蛇绿岩段、通畅口—牛圈子蛇绿岩段、白玉山—红柳河蛇绿岩段。牛圈子蛇绿岩属洋壳型蛇绿岩 ,蛇绿岩各单元岩石发育齐全 ,与东部洗肠井洋壳型蛇绿岩... 甘肃北山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受阿尔金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影响 ,被分割成白云山—洗肠井蛇绿岩段、通畅口—牛圈子蛇绿岩段、白玉山—红柳河蛇绿岩段。牛圈子蛇绿岩属洋壳型蛇绿岩 ,蛇绿岩各单元岩石发育齐全 ,与东部洗肠井洋壳型蛇绿岩和西部红柳河洋壳型蛇绿岩相似 ,牛圈子蛇绿熔岩 Rb- Sr同位素年龄为 4 63± 18Ma,与洗肠井蛇绿熔岩夹层中放射虫时代一致 ,为中奥陶世—晚奥陶世早期 ,红柳河蛇绿岩尚无可靠时代依据。通过构造恢复 ,上述 3条蛇绿岩段在早古生代为统一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带 ,这条早古生代蛇绿岩带属早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间的缝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大地构造意义 甘肃 北山地区 铷-锶同位素 放射
下载PDF
南秦岭勉略蛇绿混杂岩带中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8
6
作者 冯庆来 杜远生 +2 位作者 殷鸿福 盛吉虎 许继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1996年第S1期78-82,共5页
秦岭造山带被认为是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和扬子板块多期次碰撞而成的复合造山带。关于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古缝合带的缝合时代,一直存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种认识。在略阳县三岔子附近,原时代不明的蛇绿构造混杂岩之硅质岩夹... 秦岭造山带被认为是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和扬子板块多期次碰撞而成的复合造山带。关于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古缝合带的缝合时代,一直存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种认识。在略阳县三岔子附近,原时代不明的蛇绿构造混杂岩之硅质岩夹层中,发现保存较好的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表明勉略洋盆已延续到海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勉略带 早石炭世 秦岭
原文传递
桂南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广西古特提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6
7
作者 吴浩若 咸向阳 +2 位作者 李曰俊 王忠诚 邝国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09-812,共4页
近10年来,随三江地质工作进展,滇西古特提斯的存在已普遍接受.最近,日本学者提出,日本石炭-二叠纪火山岛弧和海岭组合形成于低纬度的原太平洋(Proto-Pacific)海域,三叠纪后才分别北移到现在位置.从而,古特提斯从滇西如何东延及其与原太... 近10年来,随三江地质工作进展,滇西古特提斯的存在已普遍接受.最近,日本学者提出,日本石炭-二叠纪火山岛弧和海岭组合形成于低纬度的原太平洋(Proto-Pacific)海域,三叠纪后才分别北移到现在位置.从而,古特提斯从滇西如何东延及其与原太平洋的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近年对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有关地质问题的研究,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相应地对广西地质提出某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放射 古生代 古特提斯
原文传递
Occurrences of Permian radiolaria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Nei Mongol(Inner Mongolia)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Northern China Orogen 被引量:50
8
作者 SHANG Qinghua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4,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24期2613-2619,共7页
The Zhesi (Jisu)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Per- mian in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was commonly con- sidered to be a shallow marine sequence. Here I report the radiolarians found in the argillite bed of that formation ... The Zhesi (Jisu)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Per- mian in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was commonly con- sidered to be a shallow marine sequence. Here I report the radiolarians found in the argillite bed of that formation in Zhesi and Xilinhot areas. This fact indicates a deep marine sedimentary facies persisted during the Middle Permian, and suggests that the ocean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 and Siberian Craton was not closed until the Late Guadalupian. The suture of this two blocks is probably extends along the Linxi ophiolite belt, south of the Hegenshan ophiolite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地质意义 内蒙古 放射 二叠纪
原文传递
下扬子区五峰组火山碎屑岩与放射虫硅质岩 被引量:50
9
作者 黄志诚 黄钟瑾 陈智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共15页
五峰组的研究始于1931年,至今60余年,对其成因争论不休。本文主要通过对句容仑山的五峰组的重新研究,取得两项重要发现。一是发现硅质岩层间夹有97层以上火山碎屑岩,二是发现硅质岩中含有大量放射虫。研究表明火山碎屑岩以中性到碱中性... 五峰组的研究始于1931年,至今60余年,对其成因争论不休。本文主要通过对句容仑山的五峰组的重新研究,取得两项重要发现。一是发现硅质岩层间夹有97层以上火山碎屑岩,二是发现硅质岩中含有大量放射虫。研究表明火山碎屑岩以中性到碱中性为主,与大陆边缘强烈拉张的陆壳源岩浆作用有关,放射虫硅质岩为深海环境的火山—生物作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碎屑岩 硅质岩 五峰组 放射
下载PDF
秦岭丹凤蛇绿岩带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3
10
作者 崔智林 孙勇 王学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8期1686-1688,共3页
秦岭丹凤蛇绿岩带沿商丹缝合带北侧分布,东西延伸400余公里.许多研究人员将此作为秦岭古洋盆存在与闭合的重要地质证据.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变形变质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一直缺乏放射虫硅质岩和古生物化石的证据.目前... 秦岭丹凤蛇绿岩带沿商丹缝合带北侧分布,东西延伸400余公里.许多研究人员将此作为秦岭古洋盆存在与闭合的重要地质证据.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变形变质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一直缺乏放射虫硅质岩和古生物化石的证据.目前丹凤蛇绿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主要有:(447.8±41.5)Ma(Rb-Sr全岩),(402.6±35)Ma(Sm-Nd),914~1015Ma(Sm-Nd)(据张宗清,1994,未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蛇绿岩 早古生代 古生物化石
原文传递
内蒙古巴彦敖包二叠纪放射虫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惠 王玉净 +3 位作者 陈志勇 李玉玺 苏茂荣 白立兵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8-371,T0002,共5页
在内蒙古中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西靠近国境线的巴彦敖包地区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的放射虫化石,放射虫化石包括4个属的6个比较种和若干个未定种:Pseudoalbaillella cf.lomentaria,P.cf.rhombothoracata,P.cf.s... 在内蒙古中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西靠近国境线的巴彦敖包地区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的放射虫化石,放射虫化石包括4个属的6个比较种和若干个未定种:Pseudoalbaillella cf.lomentaria,P.cf.rhombothoracata,P.cf.scalprata,P.cf.longicornis,Latentifistula cf.patagilaterala,Ruzhencevisponguscf.uralicus,Stigmosphaerostylus sp.等。该区系索伦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东延部分,该动物群的发现提供了索伦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最终混杂堆积的时间为中二叠世早期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放射 内蒙古 巴彦敖包
原文传递
滇西孟连地区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被引量:39
12
作者 吴浩若 李红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7-343,437,共7页
云南西南部孟连地区,昌宁-孟连蛇绿岩带南段的硅质岩系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化石组合。第一组合以Archocyrtium Deflandre,Deflandrellium Cheng和Albaillella Deflandre为特征,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第二组合含多种Pseudoalbaillella Holdswo... 云南西南部孟连地区,昌宁-孟连蛇绿岩带南段的硅质岩系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化石组合。第一组合以Archocyrtium Deflandre,Deflandrellium Cheng和Albaillella Deflandre为特征,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第二组合含多种Pseudoalbaillella Holdsworth et Jones,可与日本相当于狼营期的Pseudoalbaillella组合对比;第三组合含有特征的二叠纪中期的Follicucullus spp.和Albaillella spp.。 放射虫化石的发现首次为滇西硅质岩系的时代提供了可靠依据,对阐明古特提斯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共描述放射虫5属9种和3个未定种,其中1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放射 化石
下载PDF
藏南泽当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的三叠纪放射虫(英文) 被引量:37
13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3 位作者 松冈笃 小林健太 武井雅彦 曾庆高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27,227-226,共13页
西藏南部泽当西金鲁村附近发现的一套硅质岩含有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和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组合。这些放射虫化石可以同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放射虫动物群对比。这套硅质岩为一外来岩... 西藏南部泽当西金鲁村附近发现的一套硅质岩含有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和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组合。这些放射虫化石可以同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放射虫动物群对比。这套硅质岩为一外来岩体 ,包括在由高劈理化泥岩组成的混杂岩基质中。这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三叠纪放射虫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三叠纪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泽当 西藏南部
下载PDF
放射虫古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冯庆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6,共6页
本文建立四个放射虫深度组合。第一个组合中,泡沫虫类、罩笼虫类和阿尔拜虫类普遍发育,发现于深水环境。第二个组合含大量的泡沫虫类、少量的罩笼虫类和阿尔拜虫类,海绵骨针稀少,形成于半深海至深海环境。第三组合以海绵骨针占优势,多... 本文建立四个放射虫深度组合。第一个组合中,泡沫虫类、罩笼虫类和阿尔拜虫类普遍发育,发现于深水环境。第二个组合含大量的泡沫虫类、少量的罩笼虫类和阿尔拜虫类,海绵骨针稀少,形成于半深海至深海环境。第三组合以海绵骨针占优势,多囊虫类少,产于半深海环境。第四个组合含少量放射虫类和大量其它化石,包括双壳类、菊石类、腕足类、腹足类、牙形石类、有孔虫类等,主要形成于浅海至半深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同生态组合 古生态学 研究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放射虫硅质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1
15
作者 朱杰 杜远生 +4 位作者 刘早学 冯庆来 田望学 李金平 王昌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1-1139,共9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硅质岩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动物群组合,其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硅质岩为生物成因。中、晚三叠世硅质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平均含量分别为90.24%和92.58%,Al/(Al+...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硅质岩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动物群组合,其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硅质岩为生物成因。中、晚三叠世硅质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平均含量分别为90.24%和92.58%,Al/(Al+Fe+Mn)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74,MnO/TiO_2平均值分别为0.36和1.24,Ce/Ce*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03,La_N/Ce_N平均值均为0.85和0.93,为生物成因大陆边缘型硅质岩。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含量为94.12%,Al/(AI+Fe+Mn)比值0.59,MnO/TiO_2比值4.30,Ce/Ce*为0.60,La_N/Ce_N平均值1.59,为生物成因远洋型硅质岩。中、晚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组合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雅鲁藏布江地区中、晚三叠世存在强烈裂陷海盆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和层状玄武岩组合代表藏南特提斯初始洋盆环境;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及共生的枕状玄武岩代表藏南特提斯成熟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中生代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西藏
原文传递
南秦岭西乡群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宗起 陈海泓 +4 位作者 李继亮 郝杰 赵越 韩芳林 郝俊武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1期38-44,共7页
南秦岭西乡群多年被认为是前寒式纪地层 .在该群孙家河组上、中、下各段火山岩所夹泥、硅质岩层中 ,发现了放射虫化石 ,从而确定该组下段为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中、上段为下石炭统 .进而推断西乡地区的变质岩系为构造混杂岩并与勉略带... 南秦岭西乡群多年被认为是前寒式纪地层 .在该群孙家河组上、中、下各段火山岩所夹泥、硅质岩层中 ,发现了放射虫化石 ,从而确定该组下段为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中、上段为下石炭统 .进而推断西乡地区的变质岩系为构造混杂岩并与勉略带相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西乡群 南秦岭 化石 寒武纪
原文传递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 被引量:40
17
作者 何科昭 赵崇贺 +4 位作者 邰道乾 聂泽同 乐昌硕 周正国 叶木丹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03-307,T001,共6页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古生代或古生代—中生代洋盆的厘定,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带 晚古生代 放射 硅质岩 古动物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页岩的生物成因证据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39
18
作者 卢龙飞 秦建中 +3 位作者 申宝剑 腾格尔 刘伟新 张庆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6-236,共11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开展了岩石特征、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特征和元素与矿物成分分析,研究了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硅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硅质页岩中的脆性...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开展了岩石特征、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特征和元素与矿物成分分析,研究了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硅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硅质页岩中的脆性矿物石英含量较高,多在45%以上,最高达88%,而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少数页岩样品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同时碳酸盐矿物含量也较高,石英含量则较低。显微镜下发现富含石英的硅质页岩中大多存在大量团块状生物碎屑,并作为骨架颗粒与其他矿物基质胶结在一起,结构致密,而富含黏土矿物的页岩则多具水平层理和纹层理,未见生物碎屑。进一步的显微分析发现,富含石英的硅质页岩中的生物碎屑具有清晰的外形轮廓和圈层状生长结构及放射状针刺结构,显示出明显的硅质生物放射虫的形貌特征,且主要由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谱分析结果证实了确属放射虫。多种元素的面分布特征进一步反映出陆源物质的输入较少,而且海底的热液活动也极为有限的特征,指示页岩中硅质主要来源于放射虫生物骨架,为该段硅质页岩的生物成因提供了充分证据。放射虫大量发育的基本条件是海水中营养元素-溶解态硅富集,浮游藻类在该环境下易于大量勃发,高的初级生产力条件为硅质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放射虫成因的硅质页岩还有利于页岩中原生无机孔隙和次生有机孔隙的保持和保存,对页岩气的富集有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因 石英 放射 硅质页岩
下载PDF
中上扬子上奥陶统五峰组含放射虫硅质岩与古环境 被引量:38
19
作者 刘伟 许效松 +1 位作者 冯心涛 孙媛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5-70,共6页
四川雷波抓抓岩五峰组上部硅质岩含丰富的放射虫化石,表明晚奥陶世五峰期富硅质海水随着第二次海侵进入到扬子克拉通,进而证明了扬子西缘康滇古陆与川中古隆起间存在水道与巴颜喀拉海相通。在分析抓抓岩剖面五峰组沉积序列的基础上,通... 四川雷波抓抓岩五峰组上部硅质岩含丰富的放射虫化石,表明晚奥陶世五峰期富硅质海水随着第二次海侵进入到扬子克拉通,进而证明了扬子西缘康滇古陆与川中古隆起间存在水道与巴颜喀拉海相通。在分析抓抓岩剖面五峰组沉积序列的基础上,通过含放射虫硅质岩的区域对比,清理了该时期各地区岩性岩相组合及地层接触关系,恢复了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五峰期的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硅质岩 五峰组 古环境 抓抓岩 雷波
下载PDF
内蒙古索伦山蛇绿岩带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李钢柱 王玉净 +6 位作者 李成元 白宇明 薛建平 赵广明 薄海军 梁月升 刘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0-406,共7页
位于中蒙边境地区的索伦山蛇绿岩带,是古生代存在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索伦山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伦山蛇绿岩的研究,对认识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 位于中蒙边境地区的索伦山蛇绿岩带,是古生代存在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索伦山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伦山蛇绿岩的研究,对认识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次工作采集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放射虫化石的分选与鉴定.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部靠近中蒙边境线的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中发现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包括5个属6个种,其中有4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Ps.solonensis Wang sp.nov.,Stigmosphaerostylus sp.,Ruzhencevispongus sp.,Cenosphaera sp.,Latentifistula sp.等.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这个种在日本、泰国、智利、北美西海岸和中国华南等地发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硅质岩相地层中,在中国作为早二叠世早期的一个带种,成为广海相硅质岩相区石炭系与二叠系分界的标志.这套放射虫硅质岩属索伦山蛇绿岩的组成部分,该动物群的发现为索伦山蛇绿岩形成时间持续到早二叠世提供了关键证据.这些新证据证实了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时仍存在,古亚洲洋通过俯冲消减最终闭合应是在早二叠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早二叠世 蛇绿岩 索伦山 古亚洲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