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短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斌 汪建 +5 位作者 张西坤 孙琳 孙文 李山成 仲锋 杨焕刚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癌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Ⅲ期中央型肺鳞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均给予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癌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Ⅲ期中央型肺鳞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均给予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术后第1、3、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全部行胸部CT复查,采用实体肿瘤RECTST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术后1个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125 I粒子植入治疗,无1例死亡,成功率为100%。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RR)为78.1%(25/32)、疾病控制率(DCR)为93.8%(30/32)。术后3个月时,RR为90.61%(29/32),DCR为96.9%(31/32)。术后6个月时,RR为65.6%(21/32),DCR为90.6%(29/32)。治疗后血清Cyfra21-1、TPA、SCC-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 I粒子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肯定,手术安全、并发症少,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 I粒子 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 全身化疗
下载PDF
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病耻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怡 杨娟 梁思燕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3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了解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病耻感的真实感受、病耻感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5例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病耻感的主要来源... [目的]了解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病耻感的真实感受、病耻感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5例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病人病耻感的主要来源:公众对粒子植入术病人的歧视心理、病人自我贬低的负性情绪。病耻感影响病人的遵医行为,致使病人负性情绪明显。病人的应对方式主要有:病人刻意隐瞒自己的病史,回避社交活动;接受事实,积极寻找正面支持,坚强面对。[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社会宣传,加强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完善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关于粒子治疗、人文关怀的继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 肿瘤病人 病耻感 研究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刘宪兴 梁静波 +2 位作者 常番 史连盟 陈昂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对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以胰腺癌为诊断患者58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姑息性手术治疗,实验组予以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对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以胰腺癌为诊断患者58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姑息性手术治疗,实验组予以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及CA199的血清水平检测,疼痛评估及生存质量评分,并判断实体瘤疗效,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25及CA199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均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WHOQOL评分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均更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肿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可降低胰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及CA199水平,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对肿瘤组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延长患者相对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 I粒子 胰腺癌 CEA CA125 CA199
下载PDF
PVP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宾 熊伟 李雪松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椎体及椎旁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椎体及椎旁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PVP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3.3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试验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减少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椎旁 肿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放射性125 I 粒子植入
下载PDF
放射性125 I粒子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美术 李万刚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 I粒子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3/2015-02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接受放射性125 I粒子联合...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 I粒子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3/2015-02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接受放射性125 I粒子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粒子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性125 I粒子联合热疗治疗效果较好,利于缩小患者的肿瘤,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 I粒子 热疗 晚期肺癌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术后气胸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霍小东 杨景魁 +5 位作者 闫卫亮 郑广钧 柴树德 孟娜 杨瑞杰 王俊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2-915,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术后气胸发生率的因素.方法 观察82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198例发生气胸的情况,分析其出现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CT发现气胸198例,发生率为24.1%.发现植... 目的 分析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术后气胸发生率的因素.方法 观察82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198例发生气胸的情况,分析其出现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CT发现气胸198例,发生率为24.1%.发现植入针进针平均深度、患者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合并肺不张、植入针道数目、手术时间、进针角度及肿瘤直径7个因素与术后气胸发生率相关(x2=10.293、11.463、5.310、8.868、13.348、9.326、16.504,P<0.05).其中COPD患者176例术后发生气胸65例(36.9%);植入针进针的深度<6 cm(205例)、8 ~ 12 cm(378例)及>12 cm(238例)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分别为29例(14.1%)、98例(25.9%)、71例(29.8%);植入针道数目<5(183例)、5~10(408例)、>10(230例)的患者术后发生气胸例数分别是31例(16.9%)、92例(22.5%)、75例(32.6%);手术时间<10 min(198例)、10 ~ 20 min(412例)、>30 min(211例)的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分别为27例(13.6%)、101例(24.5%)、70例(33.2%);合并肺不张患者132例术后发生气胸的19例(14.4%).其中前4项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76、2.147、1.827、2.368,P<0.05),最后1项是气胸的保护因素(OR=0.367,P<0.05).结论 当病灶离胸壁远,患者合并有COPD,术中植入针道较多的患者,粒子植入前要充分考虑到气胸发生的可能,减少穿刺针数目及加快手术时间,可使CT引导下经皮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气胸发生率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125I粒子 CT 气胸
原文传递
放射性125Ⅰ粒子病房辐射防护管理标准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7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55-1456,共2页
2009年,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纳入第三类医疗技术,并制定放射性125I粒子准入和应用管理规范。2017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保证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放射性坨’I粒子... 2009年,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纳入第三类医疗技术,并制定放射性125I粒子准入和应用管理规范。2017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保证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放射性坨’I粒子植入治疗改为限制类医疗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I粒子 辐射防护管理 125Ⅰ粒子 粒子植入治疗 卫生主管部门 计划生育委员会 多学科综合治疗 专家
原文传递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立兵 刘刚 刘晶晶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缓解率、日平均疼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d,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14 d、28 d,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观察组日平均疼痛时间为(1.2±0.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0.4)h,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放射性125I粒子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疗效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猛 周志刚 +3 位作者 潘元威 牛广君 常伟 杜可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53例肺癌患者应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监测治疗前、第2次和第4次化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53例肺癌患者应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监测治疗前、第2次和第4次化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变化,同时行CT等检查。结果治疗后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鳞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率15.09%,部分缓解率为77.36%,无变化5.66%,进展1.89%,近期有效率92.4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125I 化疗 肿瘤标志物 植入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广钧 柴树德 +2 位作者 毛玉权 闫卫亮 杨景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2例126个肺转移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处方剂量80Gy。6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体积变化,随访2年。结果靶区瘤体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159.3±34.5)Gy... 目的探讨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2例126个肺转移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处方剂量80Gy。6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体积变化,随访2年。结果靶区瘤体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159.3±34.5)Gy,中位剂量(118.6±33.2)Gy。6个月后复查CT显示肿瘤完全缓解25.4%(32/126),部分缓解64.3%(81/126),无变化6.3%(8/126),进展4.0%(5/126),总有效率89.7%(113/126)。并发气胸12例,咳血痰41例。死亡病例:8~12个月11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肺癌3例,直肠癌1例,肝癌1例;13~24个月15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肺癌4例,卵巢癌4例,多发骨髓瘤2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1年存活71例,存活率86.6%,2年存活56例,存活率68.3%。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癌 放射性125I粒子 植入 CT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蒲德利 张福君 +3 位作者 廖江荣 陈栋 韩建军 李传行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3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Ⅳ期),均先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2~3个周期,再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TPS治疗计划系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Ⅳ期),均先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2~3个周期,再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TPS治疗计划系统算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分布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实质内及肿瘤边缘。结果 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NC)1例,进展(PD)0例。中位生存期14月,1年生存率76.92%。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有化疗不良反应(Ⅰ~Ⅳ度急性骨髓抑制,Ⅰ~Ⅲ度恶心呕吐,少量脱发)。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介入治疗 化疗 放射性125I粒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腹部恶性肿瘤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思韵 付平 +1 位作者 盖保东 杨冬艳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治的142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42例肝癌,53例胰腺癌,27例腹膜后原发肿瘤,20例腹腔转移癌。均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治的142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42例肝癌,53例胰腺癌,27例腹膜后原发肿瘤,20例腹腔转移癌。均行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腹部肿瘤内植入术,统计术前疼痛者,判断术后缓解程度。CT对比手术前后肿瘤长径,并随访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1)疼痛缓解有效率:87.35%(肝癌85.71%,胰腺癌90.00%,腹膜后肿瘤85.00%,腹腔转移癌84.62%);(2)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76.06%(肝癌83.33%,胰腺癌73.58%,腹膜后肿瘤70.37%,腹腔转移癌75.00%);(3)并发症:15例发热、腹腔积液及腹胀各5例、2例胃潴留(一过性)。发生率:19.01%(肝癌19.05%,胰腺癌18.87%,腹膜后肿瘤18.52%,腹腔转移癌20.00%)。结论对于丧失手术切除机会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而言,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术可有效缓解疼痛、较好控制肿瘤的局部生长,并发症少,疗效肯定。超声作为其影像学引导手段,有实时显示、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皮穿刺 腹部恶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患者47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钟迪 王勋 +7 位作者 黄海涛 刘宝翠 和利稼 张奇兵 单孝军 冯琦 刘显峰 焦春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13-1714,共2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疗效无显著差异,在我国普遍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转移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对锁骨上以及内乳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盲区。本文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125I...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疗效无显著差异,在我国普遍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转移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对锁骨上以及内乳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盲区。本文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放射性125I粒子 植入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置入联合CF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英平 郭小琦 +3 位作者 薛锋 李俊海 王朋国 吴宏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9,17,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置入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CF)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治疗的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置入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CF)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仅采用CF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置入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治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EA水平,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吞咽困难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CEA水平及吞咽困难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均成功置入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支架相关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置入联合CF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EA、Cyfra21-1水平,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及机体功能状态,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支架置入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及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超雄 冯惠岗 翁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及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 目的:探讨分析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及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槐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后1周AFP变化,随访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缓解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AFP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及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且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 放射性125I粒子 槐耳颗粒 中晚期肝癌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璇 高广毅 +4 位作者 王伟 周学义 顾润环 史会昌 程荣辉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甲胎蛋白(AFP)的下降程度以及对白细胞(WBC)、肝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AFP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而对WBC、肝功能的影响程度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降低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放射性125I粒子 原发肝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肺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景魁 霍小东 +5 位作者 闫卫亮 郑广钧 柴树德 孟娜 杨瑞杰 王俊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 评价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CTRISI)治疗其他原发恶性肿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其他脏器肿瘤肺转移的患者50例,其中,45例(90%)CTRISI单独治疗,5例手术与CTRISI联合治疗.评价5年... 目的 评价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CTRISI)治疗其他原发恶性肿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其他脏器肿瘤肺转移的患者50例,其中,45例(90%)CTRISI单独治疗,5例手术与CTRISI联合治疗.评价5年局部控制率、5年生存率及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覆盖90%靶体积时的剂量(D90%)为(112.3±12.2)Gy,90%剂量覆盖的靶体积百分比(V90)为91.3%±8.2%,术后验证匹配周边剂量(MPD)为106.2 Gy.1、2、3、4、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8%、86.5%、56.6%、42.4%、31.1%.中位随访期为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7.1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3.4%、52.3%、38.7%、20.3%、13.7%.病灶直径≤4 cm或>4 cm是预测总生存率(x2=4.621,P<0.05)和无进展生存率(x2=7.548,P<0.05)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对其他脏器原发肿瘤肺转移且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CTRISI或联合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瘤 放射性125I粒子 外科手术切除
原文传递
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21-1及VEGF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肺癌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钟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以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评估指标,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肺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 目的以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评估指标,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肺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后进行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对照组只接受GP方案化疗。判定两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及VEGF水平,并通过统计并发症、毒性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P<0.05),且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局部控制率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6%(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EA、CA125、CYFRA21-1及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及VEGF水平下降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清VEGF与CEA、CA125、CYFRA21-1水平呈正相关(r=0.33,0.38,0.35,P<0.05)。观察组4例(9.52%)出现气胸,经保守治疗后消失或好转,未发现有粒子游走、放射性肺炎发生,观察组、对照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均较低(19.04%、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辅助化疗,观察组比对照组对降低肺鳞癌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及VEGF水平下降更为显著,提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辅助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疗效更显著,且并发症与毒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肺癌 肿瘤标志物 VEGF
下载PDF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黑秀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肝癌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CT导向... 目的探究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肝癌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大小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恶化,且肿瘤标志物甲胎球蛋白(AFP)下降趋势更显著(P<0.05)。结论临床中,对适宜行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效果相对满意,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性125I粒子 参麦注射液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影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海云 屈中玉 +3 位作者 魏光敏 王文廉 尚毓 万里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46-147,共2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5月-2016-05在我院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NSCLC患者113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 目的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5月-2016-05在我院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NSCLC患者113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原发瘤部位、TMN分期、肿瘤直径、化疗与否、KPS评分均是影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N分期、肿瘤直径和化疗与否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安全、有效,尽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必要时可联合化疗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近期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