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碳气溶胶的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帆 刘俊文 +2 位作者 黄志炯 郑君瑜 张干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095-4106,共12页
黑碳(black carbon, BC)气溶胶源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是重要的大气和气候污染物.稳定碳同位素(13C)和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目前进行大气BC来源定量解析最为准确和客观的手段之一.本文重点概述了13C和14C溯源的基本原理和... 黑碳(black carbon, BC)气溶胶源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是重要的大气和气候污染物.稳定碳同位素(13C)和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目前进行大气BC来源定量解析最为准确和客观的手段之一.本文重点概述了13C和14C溯源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大气环境BC源解析的最新进展.从目前13C和14C的分析结果看,我国大气环境BC的最大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但生物质燃烧的贡献也可以达到20%~50%,值得进一步重视.化石源对BC的贡献表现出"夏高冬低"季节特征,突显了冬季生物质燃烧对大气环境BC的重要影响.利用14C对左旋葡聚糖的源示踪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左旋葡聚糖在夏季可以发生严重的大气降解,不宜用于定量示踪大气环境BC的排放源.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BC排放清单存在的不确定性情况,指出碳同位素技术可以在BC清单准确性提高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目前科学界对BC环境和气候效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稳定碳同位素 放射性碳同位素 源解析 排放清单
原文传递
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孙雪松 胡敏 +1 位作者 郭松 黄晓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436-4442,4531,共7页
含碳气溶胶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识别和定量细颗粒物来源贡献是制定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作为生物源示踪剂,可以有效地用于大气颗粒物来源分析,... 含碳气溶胶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识别和定量细颗粒物来源贡献是制定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作为生物源示踪剂,可以有效地用于大气颗粒物来源分析,量化生物源和化石源相对贡献。尤其近十多年来,伴随着加速器质谱灵敏度的提高,^(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来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介绍了^(14)C在大气颗粒物不同含碳组分、单体分子化合物来源分析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利用^(14)C技术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大气颗粒物 来源解析 示踪物 人为源排放
下载PDF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琳 欧阳华 +2 位作者 周才平 宋明华 田玉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1,共9页
文中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分析了在土壤有机质、土壤CO2气体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并指出土壤有机质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较长时间尺度的碳循环(十几年、几十年至更长时间尺度),而土壤CO2气体的放射性测定... 文中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分析了在土壤有机质、土壤CO2气体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并指出土壤有机质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较长时间尺度的碳循环(十几年、几十年至更长时间尺度),而土壤CO2气体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短期(季节变化和年变化)内碳的动态。放射性碳同位素用于土壤中细根周转时间的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方法也在文中分别作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未来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土壤碳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土壤循环
下载PDF
放射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雪琰 徐占杰 +4 位作者 董志超 李培森 赵晓麦 傅平青 Chandra Mouli PAVULURI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5-698,共14页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正常传播,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大气环境中的碳质气溶胶主要包含有机碳和元素碳,其中有机碳可分为水溶性有机...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正常传播,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大气环境中的碳质气溶胶主要包含有机碳和元素碳,其中有机碳可分为水溶性有机碳和非水溶性有机碳。碳质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形成转化过程是目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Δ^(14)C)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具有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量化化石源和生物源在不同类别碳质组分中贡献大小的手段。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放射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的应用原理,深入探究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在碳质组分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碳质气溶胶中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对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与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联用,以及单体分子标志物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研究进行了展望,为碳质气溶胶的来源解析和气溶胶化学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稳定碳同位素 源解析 化石源 生物源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 分子标志物 质气溶胶
下载PDF
植物根系碳输入对非根际土壤碳库贡献的全球定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成 肖浏骏 +10 位作者 林子祺 张晴 郭晓伟 Annette COWIE 张帅 王明明 陈颂超 张甘霖 史舟 孙文娟 罗忠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7-1082,共16页
植物根系碳输入(Iroot)是土壤碳的主要来源.一部分Iroot进入土壤后会通过根际微生物呼吸、淋溶和动物啃食等过程迅速离开土壤(Iloss),从而限制Iroot对土壤固碳的贡献.然而,全球尺度上鲜有针对Iroot和Iloss的定量研究.通过整合三套全球... 植物根系碳输入(Iroot)是土壤碳的主要来源.一部分Iroot进入土壤后会通过根际微生物呼吸、淋溶和动物啃食等过程迅速离开土壤(Iloss),从而限制Iroot对土壤固碳的贡献.然而,全球尺度上鲜有针对Iroot和Iloss的定量研究.通过整合三套全球观测数据集(包括土壤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植物地上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以及植物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共计2,034个站点),文章估算了Iroot和Iloss及其全球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全球0~200cm土壤中,Iroot平均为3.5Mg ha–1a–1,其中约80%为Iloss.Iroot随土层深度增加指数减少,全球0~200cm土壤中超过60%的Iroot集中在表层0~20cm;Iloss的绝对量也同样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模拟的方法,文章进一步在全球1km×1km空间分辨率上对不同土层的Iroot和Iloss进行了数字制图.这项研究在全球尺度上证明了大部分植物根系碳输入并不直接贡献于非根际土壤的长期固碳,并为促进全球土壤碳动态的准确预测提供了一系列高精度土壤碳输入数据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 根系生物量 土壤有机 土壤固 非根际土壤 放射性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液体闪烁计数法鉴别生物质基泡沫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坤明 马艳 +2 位作者 王宏晓 沈娟章 谭卫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 D6866标准,利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技术,测定不同原料来源的泡沫材料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转化为生物基含量,从而用于鉴别生物基泡沫材料。实验中,分别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样品用量及其氧化燃烧温... 基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 D6866标准,利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技术,测定不同原料来源的泡沫材料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转化为生物基含量,从而用于鉴别生物基泡沫材料。实验中,分别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样品用量及其氧化燃烧温度,样品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为液体苯,通过测定合成苯中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来区别鉴定生物质基泡沫材料和石油基泡沫材料,同时测定本底物质煤炭和标准物质糖碳中的^(14)C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糖碳标准物质的^(14)C放射性活度值与标准值一致,由生物质基泡沫材料的^(14)C放射性活度值测定结果计算得到的生物基含量结果与美国Beta实验室采用加速器质谱(AMS)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4种泡沫样品的生物基含量分别为18.77%、23.51%、5.39%和11.13%,全部为生物质基泡沫材料。说明利用该方法能够鉴别生物质基泡沫材料与石油基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泡沫 合成苯 放射性碳同位素 液体闪烁计数
下载PDF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地表水体有机碳来源示踪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续尹 杨海全 +4 位作者 余伟 殷超 吴嘉曦 徐丹 陈敬安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随着加速器质谱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A"C)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研究。地表水(河流、湖泊)有机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探究地表水环境有机碳循环,不仅能定量识别有机碳的... 随着加速器质谱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A"C)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研究。地表水(河流、湖泊)有机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探究地表水环境有机碳循环,不仅能定量识别有机碳的来源贡献率,还能提供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的信息。本文综合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原理,比较了溶解有机碳化学前处理三种方法(高温燃烧法、紫外氧化法、化学湿法氧化)的优缺点,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河流和湖泊系统有机碳循环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以及联合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与其他分析测试手段,对地表水体有机碳循环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有机 来源 地表水 原理
下载PDF
云南赤土仙人洞石笋黑碳年纹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江理渊 李苗发 +2 位作者 王芳 刘宏 蔡炳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0-311,共2页
早在1926年,Allison[1]就报道了美国宾州Bears Cave石笋的层状生长特征;1960年,Broecker等[2]报道了美国加州Moaning Cave一个覆盖了人类股骨的钙华,该样品有1206个可识别的和200个被掩盖的环状韵律层,经放射性碳同位素定年,被认为这些... 早在1926年,Allison[1]就报道了美国宾州Bears Cave石笋的层状生长特征;1960年,Broecker等[2]报道了美国加州Moaning Cave一个覆盖了人类股骨的钙华,该样品有1206个可识别的和200个被掩盖的环状韵律层,经放射性碳同位素定年,被认为这些韵律层为年层,可能反映了沉积方式的季节性变化;1993年,Baker等[3]通过微层计数与铀-钍定年,发现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首次验证了英国石笋荧光微层是年纹层,其发光强度可能与太阳黑子周期有关,并指出显微发光层可能是由上覆土壤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的激发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周期 年纹层 石笋 放射性碳同位素 钙华 韵律层 误差范围 富里酸
原文传递
基于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的黑碳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 李军 +3 位作者 姜鸿兴 莫扬之 张向云 张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黑碳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连续统一体,因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性质,涉及碳循环、全球气候、人类健康等诸多问题。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一种区分生物源和化石源的有效手段,而黑碳的分离和纯化则是制约14C示... 黑碳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连续统一体,因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性质,涉及碳循环、全球气候、人类健康等诸多问题。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一种区分生物源和化石源的有效手段,而黑碳的分离和纯化则是制约14C示踪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文章系统介绍了常用于14C分析的黑碳分离方法,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认为改良后的热光法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分离方法,具有相对误差小和可重复性高的优势。而催化加氢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稳定且不受基质限制。同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分离方法的标准化,提高方法内和方法间的可比性。特别是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真实的"14C值的标准参考物,以判别分离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分离方法
下载PDF
大气^(14)CO_(2)观测:碳排放评估的新方法
10
作者 牛振川 王鹏 +1 位作者 吴书刚 周卫健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66-1873,共8页
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面临着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任务和国际碳减排压力。因此,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对于评估“双碳”目标和国际履约非常重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推荐将二氧化碳(CO_(2))观测与大气... 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面临着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任务和国际碳减排压力。因此,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对于评估“双碳”目标和国际履约非常重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推荐将二氧化碳(CO_(2))观测与大气反演结合来“自上而下”地校验“自下而上”的碳排放清单,并指出加入大气^(14)CO_(2)观测可以更准确地校验碳排放清单。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化石源CO_(2)最准确的示踪剂,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推荐用于碳排放评估。文章基于大气^(14)CO_(2)观测的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的紧迫状况,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大气^(14)CO_(2)观测网络;开展培训,统一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尽快开展^(14)CO_(2)观测与大气反演相结合的研究。以此使我国的碳排放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并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进而服务国家的“双碳”目标和气候外交谈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化石源二氧化 排放 达峰 中和 新方法
原文传递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晓波 姜月华 汤朝阳 《地下水》 2006年第3期30-35,共6页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可以有效的用于地下水年龄测定,并作为示踪剂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地下水动态,已为水文地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十年来,14C制取测试技术和数据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给水文地质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本...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可以有效的用于地下水年龄测定,并作为示踪剂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地下水动态,已为水文地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十年来,14C制取测试技术和数据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给水文地质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本文具体介绍了14C在水文地质上测年和示踪剂的应用进展,并概述了推动其发展的测试技术分析理论,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 水文地质 地下水测年 地下水示踪
下载PDF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美训 于蒙 +1 位作者 张海龙 陶舒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共10页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分析手段,将所需的单体分子(生物标志物)从复杂的环境样品基质中分离并富集,再进行加速质谱仪(AMS)的放射性碳(14C)测定。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分析手段,将所需的单体分子(生物标志物)从复杂的环境样品基质中分离并富集,再进行加速质谱仪(AMS)的放射性碳(14C)测定。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揭示出总有机质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为解释有机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等提供了新型的手段。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已应用于计算碳在全球各储库的逗留时间并揭示和定量估算化石源有机碳的输入、指示沉积物的搬运过程、示踪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改进沉积物年代学等;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可用于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的源解析,示踪有机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等。伴随着单体分子分离技术的改进及AMS灵敏度的提高,CSRA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 ^14C 生物标志物 海洋科学 环境科学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海龙 陶舒琴 +1 位作者 于蒙 赵美训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3-1203,共11页
自Eglinton等(1996)首次将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CSRA)应用于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14C研究以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但是,自然环境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大多含量低、干扰基质复杂而... 自Eglinton等(1996)首次将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CSRA)应用于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14C研究以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但是,自然环境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大多含量低、干扰基质复杂而且难以分离。因此,如何从基质组成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富集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已经成为限制CSRA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近些年来,不断改进的色谱分离富集技术不仅提高了目标化合物分离的纯度和回收效率,同时也扩展了生物标志物的碳同位素示踪应用。综合介绍了自然环境研究中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中常见生物标志物单体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以及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制备气相色谱 制备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在岩溶地下水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
作者 卢安康 赵冠华 +3 位作者 王辉 周立坚 唐胜群 彭志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498,共12页
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是获取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探索岩溶地下水运移状态,评价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搜集已公开发表的放射性同位素^(14)C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实例,对其主要来源、循环过程、测年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在岩溶地下... 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是获取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探索岩溶地下水运移状态,评价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搜集已公开发表的放射性同位素^(14)C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实例,对其主要来源、循环过程、测年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在岩溶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系统论述。研究表明,目前放射性同位素^(14)C主要用于测定岩溶地下水年龄,通过地下水年龄分布和不同来源的同位素占比,科学识别地下水补给源、估算地下水补给速率、合理评估地下水的更新能力等,再现岩溶地下水运动过程,进而计算运移过程中同位素交换率,判断发生的岩溶作用程度,可示踪地下污染来源,揭示地下水污染质的迁移规律,可为水资源利用和环境评价提供关键性的依据。然而,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的过程中,仍存在样品采集、处理流程不规范,仪器精度有限、测试价格昂贵、检测结果波动性大等问题。^(14)C测年范围有限,作为示踪剂指示作用单一,无法测定出过于“年轻”或者“古老”的岩溶地下水年龄。此外,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中自然成因的“死碳”混入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也会造成测年结果的偏差,现有的校正模型暂时无法解决该问题,相关理论也缺乏研究,这给实际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该文指出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在未来仍需加强理论的研究,规范样品采集、处理流程,注重测试技术的开发,以解决“死碳”混入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的测年结果的偏差,多种示踪剂联合使用,提高测年精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 测年原理 应用进展 存在问题 研究展望 岩溶地下水
下载PDF
长链烯酮单体碳-14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与研究意义
15
作者 肖睿 包锐 邢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8-1271,共14页
生物标志物是研究古环境重建和物质循环理论的重要载体。针对海洋生物标志物的同位素研究是研究古海洋学与海洋元素循环理论的重要手段,应用国际先进的单体分子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碳-14)技术开展海洋环境演变和碳循环相关研究有着重要... 生物标志物是研究古环境重建和物质循环理论的重要载体。针对海洋生物标志物的同位素研究是研究古海洋学与海洋元素循环理论的重要手段,应用国际先进的单体分子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碳-14)技术开展海洋环境演变和碳循环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其中,长链烯酮单体分子碳-14年龄分析能够反映海洋搬运作用对有机质沉积过程的影响,对生物标志物重建古环境等应用提出了新认识,并为建立利用有机质进行沉积物定年的方法奠定基础,也为建立海洋环境变迁和海洋碳循环模型提供进一步的年龄约束。因此,有必要对长链烯酮单体分子碳-14年龄的测定与研究意义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综合介绍了2种关键的长链烯酮单体的分离提纯技术、1种重要的烯酮单体分离技术和长链烯酮单体分子碳-14分析及计算方法,以及长链烯酮单体分离提纯的过程空白评估方法;并总结了长链烯酮单体分子碳-14分析技术在海洋学中的指示意义:①间接地指示海洋搬运作用;②示踪海洋碳库;③具有改进沉积物年代学和古环境指标的潜力。最后,提出了应用长链烯酮单体分子碳-14解决海洋碳循环的几点核心科学问题。系统地总结长链烯酮单体分子碳-14技术特点与典型范例,对未来在中国近海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酮 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 放射性碳同位素 -14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古代字画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昭梅 李文琳 +7 位作者 孟安欣 赵振池 覃永富 蓝海会 卢慧金 陈丽莎 梁维刚 沈洪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古代字画的年代决定了字画的价格,其年代的鉴定是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和难题。本文采用GXNU-AMS(广西师范大学单极静电^(14)C专用AMS)^(14)C测年法(^(14)C-AMS)测定一幅古画的年代。结果显示,GXNU-AMS系统具备良好的测试条件;此古画纸... 古代字画的年代决定了字画的价格,其年代的鉴定是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和难题。本文采用GXNU-AMS(广西师范大学单极静电^(14)C专用AMS)^(14)C测年法(^(14)C-AMS)测定一幅古画的年代。结果显示,GXNU-AMS系统具备良好的测试条件;此古画纸质材料的^(14)C年龄为(489±20)BP,经年轮校正曲线校正后的结果显示属明代早期(1412-1444AD),与古画内容描述的年代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 加速器质谱 年代鉴定 字画
下载PDF
使用几种物质对海底沉积物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值进行比较
17
作者 池原 马建华 袁晓茂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值 浮游有孔虫 底栖有孔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