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黑麦草联合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效果及机理
1
作者 唐鹤溪 周芙蓉 +2 位作者 鲜杨 董浩 尤青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0-558,共9页
为了解微生物—黑麦草联合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效果并揭示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高山被孢霉添加量(0、5、10、20、40 mL,菌浓度分别为0、2×10^(5)、4×10^(5)、8×10^(5)、1.6×10^(6) ... 为了解微生物—黑麦草联合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效果并揭示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高山被孢霉添加量(0、5、10、20、40 mL,菌浓度分别为0、2×10^(5)、4×10^(5)、8×10^(5)、1.6×10^(6) CFU/g)对黑麦草生长特性,黑麦草富集、转移铀、钍能力,根际土理化性质及铀、钍形态,铀、钍在黑麦草体内的分布情况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少量枯草芽孢杆菌(5 mL)显著促进黑麦草生长,明显增强黑麦草对铀、钍的富集、转移能力,显著提升土壤中可交换态铀、钍的占比.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枯草芽孢杆菌(5 mL)能促进植物中氨基、羧基、甲基的合成以及植物体内羧基与铀、钍等金属离子结合,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以及对铀、钍的吸收富集作用,这与黑麦草生长及对铀、钍的吸收、转移规律一致.透射电镜(TEM)和能谱仪(EDS)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枯草芽孢杆菌(5 mL)和一定量的黑曲霉(10 mL)时能观测到铀、钍元素且分布均匀.综上,在土壤中添加浓度为2×10^(5) 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大幅提升了黑麦草对铀、钍核素的富集能力,显著增强了土壤修复效果;本研究不添加除菌株外的其他试剂,为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成本低廉、易于大面积推广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联合修复 黑麦草 枯草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查忠勇 王定娜 +5 位作者 冯孝杰 秦冰 祁芳芳 张楠 方振东 夏传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核能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部分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各国科研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可行的办法解决土壤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发展起来许多方法来修复放射性污染的土壤。... 核能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部分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各国科研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可行的办法解决土壤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发展起来许多方法来修复放射性污染的土壤。本文就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来源、危害、处理等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了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放射性污染土壤分拣减容装置研发 被引量:3
3
作者 骆枫 李振臣 +5 位作者 曾国强 李文钰 胡波 朱鑫 顾民 万前银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8-184,共7页
放射性污染场地整治及修复工作是保障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某典型区域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处理需求,开展源项分析和分拣机理实验,确定放射性污染土壤分拣减容工艺方案及装置设计指标,设计了一种新型放射性污染土壤分拣减... 放射性污染场地整治及修复工作是保障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某典型区域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处理需求,开展源项分析和分拣机理实验,确定放射性污染土壤分拣减容工艺方案及装置设计指标,设计了一种新型放射性污染土壤分拣减容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烘干、筛分、在线检测及按处置需求分离等功能。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其对放射性污染土壤中^(137)Cs的理论检出限为20.7 Bq/kg,处理能力可达106 kg/h,满足设计指标。该装置有望在后续工程实施中实现某典型区域部分污染土壤从低放射性废物向极低放射性废物或极低放射性废物向免管废物的降级。本研究可为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理工作的工艺设计及工程验证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筛分 检测 分拣 减容
原文传递
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铯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坤 王善强 +3 位作者 李战国 齐圣 赵红杰 韩梦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5-416,共12页
核武器试验、核事故和核设施退役是环境中放射性铯污染的主要来源,铯在土壤介质中通过复杂的环境化学过程,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在详细总结土壤中黏土矿物特性的基础上,就现有放射性铯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所涉... 核武器试验、核事故和核设施退役是环境中放射性铯污染的主要来源,铯在土壤介质中通过复杂的环境化学过程,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在详细总结土壤中黏土矿物特性的基础上,就现有放射性铯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所涉及的吸附位点、位点含量、作用机制、吸附模型、表征技术手段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吸附模型和不同表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当前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现状,对今后放射性铯与土壤吸附/解吸行为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放射性 黏土矿物 吸附 解吸 环境行为
下载PDF
退役铀矿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娟 王宁 +3 位作者 黄伟 罗义 郑国锋 王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5-196,共12页
为了解退役铀矿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放射性及其伴生污染之间的关系,文章测定了退役铀矿区7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 为了解退役铀矿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放射性及其伴生污染之间的关系,文章测定了退役铀矿区7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砷、铅、镉、锌、铀的含量都高于当地背景值。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前10的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未知细菌门、泉古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未知古菌门,相对丰度80.9%~89.0%;真菌组成前10的门是被孢霉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毛霉门、壶菌门、球霉门、罗兹菌门、芽枝霉门、油壶菌门、单毛壶菌门,相对丰度82.4%~96.5%;其中有大量与重金属抗性及植物促生有关的微生物类群,不同植物根际土中有特定微生物属的富集。RDA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铬、砷和铅。矿区优势植物的生长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并与根际微生物形成了特有的共生体以适应污染。该研究表明,污染区优势植物及其招募的微生物组成的共生体在未来生物修复中具有应用潜力,为后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材料的筛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下载PDF
萃取色层-微沉淀法测量放射性污染土壤中的钚
6
作者 陈静 魏璐 +1 位作者 靳小军 韩雪梅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2期123-125,167,共4页
建立了快速分离测量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钚的方法。1.0 g土壤样品经高压消解后,以3.0 mol/L HNO_3转出,加入Al(NO_3)3掩蔽溶液中的PO_3-4及F-;通过TEVA树脂微色层柱吸附溶液中的钚,用洗脱液将钚洗脱。洗脱液中的钚(Ⅳ)用氨基磺酸亚铁还原为... 建立了快速分离测量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钚的方法。1.0 g土壤样品经高压消解后,以3.0 mol/L HNO_3转出,加入Al(NO_3)3掩蔽溶液中的PO_3-4及F-;通过TEVA树脂微色层柱吸附溶液中的钚,用洗脱液将钚洗脱。洗脱液中的钚(Ⅳ)用氨基磺酸亚铁还原为钚(Ⅲ),经氟化铈微沉淀制源,于α能谱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当样品量为1 g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重加回收率大于92%,方法的检测下限为6.4 Bq/kg,满足了核设施退役治理项目中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快速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TEVA树脂 微沉淀制源
下载PDF
Gm-柠檬酸联合植物对矿山污染土壤的修复
7
作者 卢玢宇 刘武 +5 位作者 张文龙 刘超俊 张子晴 周仲魁 李永强 陈井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92,共11页
以典型铀矿山周边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析螯合剂与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对强化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影响,揭示螯合剂和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柠檬酸(CA)与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以典型铀矿山周边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析螯合剂与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对强化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影响,揭示螯合剂和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柠檬酸(CA)与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Gm)对黑麦草-空心菜间作模式下的生长、铀富集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二者联合处理效果最明显;联合修复不仅增强了植物地下部分对放射性核素的固定,同时也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的浓度,增强了放射性核素的附着能力;根际土样、植物灰样的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图显示,接种Gm或施加CA对植物修复起到积极作用,以联合修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 植物间作 螯合剂 丛枝菌根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