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0
1
作者 廖辉 伍继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03/2015-05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4例15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1眼,试验组52例81眼。对...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03/2015-05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4例15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1眼,试验组52例81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术后3、7、30d的眼压,术中前房出血、穿透结膜瓣,术后浅前房发生、虹膜炎症、前房积血、滤道阻塞、角膜水肿以及脉络膜脱离多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平均视力为1.4±0.4,视力提高者42例64眼(79.0%),对照组平均视力0.8±0.3,视力提高者31例47眼(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27.3±4.7、20.7±3.8、16.2±4.4mmH g,对照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32.6±3.9、26.5±5.1、20.8±4.7mmH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21眼(25.9%)、术中穿透结膜瓣5眼(6.2%),对照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37眼(52.1%)、术中穿透结膜瓣16眼(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Ⅰ级浅前房14眼(17.3%)、Ⅱ级浅前房11眼(13.6%)、Ⅲ级浅前房2眼(2.5%),对照组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分别为34眼(47.9%)、18眼(25.4%)、19眼(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虹膜炎症9眼(11.1%)、前房积血10眼(12.3%)、滤道阻塞6眼(7.4%)、角膜水肿8眼(9.9%)、脉络膜脱离2眼(2.5%),对照组术后虹膜炎症21眼(29.6%)、前房积血20眼(28.2%)、滤道阻塞15眼(21.1%)、角膜水肿18眼(25.4%)、脉络膜脱离9眼(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改良青光眼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青光眼手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晓霞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623-1624,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134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改良巩膜瓣联合可松解缝线青光眼手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视...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134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改良巩膜瓣联合可松解缝线青光眼手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视力矫正、眼压、滤过泡、前房形成等情况.结果: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疗效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结论:采用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治疗青光眼具有视力恢复明显、降眼压效果好、前房更稳定、滤过泡形成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青光眼手术 小梁切除 巩膜瓣
下载PDF
改良型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傅钢 孟永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1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 目的:探讨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1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结果:改良术组远期眼压控制与传统术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是常用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较易掌握,且远期疗效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型抗青光眼手术 改良犁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与改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俞丹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206-2207,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与改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乳化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分别接受超声乳化和联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与改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乳化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分别接受超声乳化和联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眼压改善方面,两组患者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角膜散光度方面,乳化组显著优于联合组,经检验,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乳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5%,显著低于联合组,经检验,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好,眼压控制效果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于视力恢复效果和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改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 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